时间:2024-05-18
苗丽瑶 乔丹秋 战 盈
(火箭军工程大学基础部外语教研室 陕西·西安 710025)
“社会同质”“族群一体”和“文化疆界”是传统文化概念的三大特征,构成了多元文化主义和跨文化认同理论的基础。当今世界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口的迁移、不同生活方式和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要求全球化时代的人类个体打破传统的同质化和地域化,超越原生文化的文化框架限制,发挥个体创造性,整合不同文化,建立文化间的良性互动,获取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超文化能力成为个体适应全球发展,开展成功交际,获得长远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本文将以任裕海教授提出的超文化能力多位建构为理论基础,尝试构建外语教学中超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模式。
超文化(Trans-culture)视角不同于多元文化和跨文化视角。后两种文化要求参与者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而超文化视角指“为已有的文化及其建立的符号系统提供符号选择的开放系统”。超文化并不是要废弃个体的原生文化,也不是对其他文化的简单否定,而是要消解文化疆域,将个体从其出生以来习惯了的符号依赖、思维倾向和偏见中解放出来,在交流互动中,寻求保存每种文化中最有意义和价值的部分,整合诸多文化和符号系统,创设理想化的交际场域。
超文化过程是要个体超越两种文化疆界,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和共享性的“第三文化”。个体所具有的这种克服一切文化与种族偏见,接受文化相似性与差异性,整合诸多文化元素,构建互惠互利互动环境的能力即为超文化能力。任裕海指出超文化能力是一个包含不同维度的综合系统。涉及超文化认知能力,超文化交际能力,超文化伦理能力,超文化创造能力等。由此可见,个体超文化能力的培养需要以上各个能力获得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因此构建各维度超文化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超文化认知包括超文化感知和超文化觉知两个阶段,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自己的感知开始的,如果个体没有自我感知活动,就无法产生认知。正如林奈尔﹒戴维斯所言:“进入一种陌生的文化常常意味着进入一个陌生的感知世界。” 当跨文化交际者进入一个新的文化中时,来自衣食住行的各种差异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的感知体验,传统观念、评价标准、生活习惯等的不同都会引起个体的感知障碍。当出现感知障碍时,后续的交际互动必然无法顺利进行。超文化感知即为 “个体超越一种或多种文化感知的局限,适度自如地进行感知调控,通过拓展感知领域而丰富感知经验,并与文化他者实现感知互动的能力。”
觉知是个体一种有意识的、积极主动的认知方式,个体会怀着开放包容的态度,对新文化环境时刻保持敏感性,并自觉探寻所处新文化与自己原生文化不同的方面,继而对认知过程进行调控。相对应的,如果个体过度依赖原生文化并排斥新鲜事物,他就不太可能拥有觉知能力。通过感知和觉知,交际个体发挥主体能动性和文化自觉性,经历批判性反思,实现超文化认知。超文化认知能力是我们进行超文化交际、超文化创造等活动的基础。
参考任裕海有关超文化认知能力的分析论述和张德禄对超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探索,本文尝试构建了外语教学中超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模式。该能力的培养将为交际者发展全球化多文化背景下的超文化能力奠定基础,分为基础知识讲授、课堂实践、分析思辨、创新实践四个主要阶段。
通过知识讲授,培养交际者的感知开放能力、感知洞察能力和感知容受能力。感知开放能力指交际个体“能够自觉地控制和克服由于文化偏见和定型观念而造成的感知闭锁及障碍”;感知洞察能力指交际个体“能够敏锐地感受和觉察不同文化信息和感知方式的异同”;感知容受能力指交际个体“能够接受和包容不同文化感知对象和方式的差异”。
为培养交际者超文化认知能力,前期阶段需讲授的知识总体可分为四大类:(1)原生文化知识;(2)交际对方文化知识;(3)世界共性文化知识;(4)超文化认知过程中应具备的开放包容的心态、容忍度、普世认同的全球道德观等。每一类知识由无数个分枝知识点构成,内容体系庞大,教师讲授前需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但最重要的是知识传授者本身首先应具备合理的感知期待和强大的感知容受能力,不会对异文化存在偏见;其次要熟悉本族文化和所交际文化,了解它们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向;最后知识传授者要意识到文化并非固定静止的实体,而是可以不断生成转化成新的模态,因此要不断更新自身文化知识储备,提升超文化认知能力。
运用实践阶段,基于上一阶段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感知整合能力,使其超越原生文化的感知组织方式,对来自于异文化的感知信息的形式、结构和类型进行重新整合;帮助学生习得感知阐释能力,通过比较感知方式的文化异同,超越原生文化感知框架的局限,摈弃非此即彼的绝对判断,以“第三者”的立场对感知信息的意义进行重新评价和解释;提高学生的感知互通能力,通过学习他文化相关信息、共感和移情等活动实现与文化他者的感知互通,拓展感知经验,达到超文化认知境域。以上三种能力的培养可通过真实课堂教学模式和第二课堂教学实现。
培养超文化认知能力的真实课堂教学包括以下步骤:(1)课前布置学习任务。将学生分成小组,学生按照组别要求自主学习老师指定的相关文化(两种以上)。要求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所学文化信息进行系统化分析整合,并以小组合作形式撰写课堂演讲稿,准备PPT 辅助演讲。(2)课中各小组演讲展示。全班共同讨论文化差异的根源,教师布置议题,学生讨论。讨论过程中 “学生通常以自己的文化模型为出发点来看待异文化,提出自己感到惊奇或特别的问题”。(3)课后学生独立完成一篇表达意见的作文。要求综合课堂演讲和议题讨论过程中获得的文化信息,以“第三者”的视角对课堂上的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第二课堂主要以模拟联合国为主要活动内容。学生被分成代表不同国家的小组,各个代表要对自己所代表的国家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学生在感知意义的阐释和结果的评价上会采取适当的心理换位,不同观点的碰撞和多重思维的交织使学生获得与异文化的感知互通,学生超越原生文化感知模式的局限,不断丰富感知经历,并拓展超文化认知场域,超文化认知能力不断提高。
分析思辨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和一系列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反思、批评和评价,不断发展完善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觉知能力得到提高,意识到自己对特定文化的认知在感知、分类、归因等方面与他人存在不同,随后会采用更广泛的视角,调整对该文化的认知,以期获得更深层次的文化领悟。
分析思辨阶段的教学模式具体为:(1)线上讨论。依托互联网技术,利用微信群、微博、邮箱等通信手段开展师-生和生-生交流,一起对个体或小组所收集的文化信息是否完整、可信、公正,议题讨论阶段的各种观点是否正确、评判标准是否科学合理等问题展开讨论和论辩。整个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所有参与者可以不断查询和搜集新的文化信息,对已有认知图式进行调整修改,不断超越自身的文化限制,对异文化形成更深刻的理解。讨论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给予评价或对线上的讨论进行总结评价。(2)线下提交书面报告。要求学生在报告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对议题提出自己的结论并进行分析与评价。
本阶段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语境下的超文化场域,发挥认知主体的能动性和文化自觉性,调动他们的感知及觉知能力,超越文化疆域界限,整合原生文化与异文化文化符号,以一种更具包容性和共享性的方式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创新实践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新语境信息。新的语境包括以下三种形态的变化:第一,交际者的变化;第二,交际领域的变化;第三,交际方式的变化。(2)构建具有包容性和创新性的认知模式。搜集整理并整合交际对方文化信息,打破原生文化和异文化二元对立的划分,构建超越既有认知框架的“第三文化”。(3)分析思辨。学生以小组讨论形式,分析、反思和评价个体或小组对新语境中的信息分类、判断和评价是否具有包容性和灵活性,解决文化间问题矛盾的方法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4)总结评价。学生对新语境信息和议题讨论过程中采用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最终的结论进行总结评价,为未来多语境下的超文化交际打好前期基础。
通过学习实践,超文化认知主体学会发挥自身的自觉能动性和调控能力,突破文化疆域限制,克服由于文化濡化而形成的定型观念或偏见,以包容的态度正确认识和理解异文化信息,并对感知信息进行重新整合,形成正确的认知模式,构建具有包容性和共享性的“第三文化”,为后续的超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超文化认知能力的培养模式是笔者理论探索与构建的初期成果,未来将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对其进行持续的验证、优化和完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