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律己敬人:幼儿礼仪之中华射艺

时间:2024-05-18

陈胜 肖蕊 冯莉 唐纪平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中华射艺中的射箭礼仪与礼节和幼儿个人礼仪的习得进行了辩证与探讨。发现了当前幼儿园礼仪教学课程设置缺乏深度与广度,家庭礼仪教育的忽略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造成幼儿个人礼仪素养体系不健全。建议通过中华射艺文化课程在校园的实施,以训练法、正向评价法、榜样法、言教法与游戏法等实现幼儿个人良好礼仪的自然习得,律己敬人,传承中华优秀的礼仪文化。

关键词 律己敬人 射艺 幼儿礼仪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10.078

Abstract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expert interviews, this paper makes a dialectical study of archery etiquette and etiquette in Chinese archery and the acquisition of infant's personal etiquette. It is found that the current curriculum of etiquette teaching in kindergartens lacks depth and breadth, the neglect of family etiquette educ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resulting in the imperfect personal etiquette literacy system of young childre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hinese shooting culture curriculum in the campus, the natural acquisition of good personal etiquette for young children can be realized through training, positive evaluation, example, teaching and play, so as to discipline oneself and respect others and inherit the excellent Chinese etiquette culture.

Keywords self-discipline and respect others; shooting; infant etiquette

禮仪,是表达律己敬人的一种手段和过程,“律人”是其最显著特征。[1]礼仪其实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尊重对方的过程和手段,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2]礼仪的根本内容是“约束自己,尊重他人”;礼仪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轻松愉快地交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礼仪的精髓。

个人礼仪从无到有,他的形成需要从小教导。外有蒙台梭利曾指出“个人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即为 2.5~6 岁的幼儿期”,[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也曾写到“开一个好头对于做任何事情都是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尚处于年青和稚嫩阶段的事物,因为这时正是个性形成的时候,此时留下的印象也是最深刻……”[4]内有《三字经》开篇即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成语故事“孔融让梨”,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等,无不表明幼儿的教育与成长备受着古今中外教育者的关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认为: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的培养,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5]

中华射艺“由术至道”,是中国古代培养君子人格的六艺之一。坚持射艺中射礼的学习与实践,就是在情境中通过周而复始的练习,帮助习练者自然掌握射艺礼仪,进而实现个人良好品格的形成。

1 目的与价值

(1)律己之规,敬人之道,规范幼儿礼仪。律己之规,敬人之道,是中国礼仪的基本内涵之一,也是“东方礼仪之邦”美誉的具体体现。射箭的功能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由狩猎到战争,由战争再到君子六艺,中国将民族文化和礼仪赋予到了射箭活动中,完成了射箭到射艺的飞跃。“习箭勿论”“赛中无言”“箭不指人”“弦不空放”等都要求了练箭者在射箭练习中首先做到严于律己, 尊重自己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对手、不干扰对手,形成良好的射箭礼仪规范。

(2)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射箭实践过程中,要求习练者参照特定的规则,并逐一完成练习,如在同一起射线上平行站立,先敬礼后起射,射毕时统一拔矢与拾矢以及执弦、挟失、正筈、审固、举弓、引彀、发失和敛弓的“文射八法”等。一方面是为了预防射箭活动中意外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是促使习箭者养成良好的射箭秩序。

(3)促进幼儿独立性和自信心。中华民族文化和礼仪文化贯穿于射箭活动始末,使中华射艺与其他运动的项目特点差异明显。首先,射箭是一个以单人独立完成且未与他人直接合作或对抗的运动项目, 即使是团体比赛也亦然。其次,相对操类运动来说,射箭成绩考核更加客观和清晰;相对球类运动来说,射箭运动中身体肌肉与关节运动幅度范围小、身体素质门槛不高、运动强度和身体对抗小等,对成绩的公平公正,对缺乏运动锻炼的孩子来说,完成每一次射箭和击中目标,均有助于幼儿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塑造,特别是在“全纳教育”概念下对特殊儿童的自信心培养和锻炼,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4)建设中华射艺课程礼仪教材体系,保障礼仪教育可持续发展。幼儿是“他律阶段”向“自律阶段”形成的关键时期,礼仪的培养与养成必须长期坚持、循序渐进,才有可能取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幼儿礼仪教育應与生活相互交织、常态化,礼仪教材体系建设正是实现和保障幼儿礼仪教育常态化的基础。

一方面积极组织和整理中华射艺的原始礼仪素材,从古至今,根据不同时代分别整理出不同时间段内中华射艺礼仪的异同,汇编成中华射艺礼仪全集,丰富当代礼仪教育资源库。另一方面,构建中华射艺幼儿校本课程建设体系,即每所学校根据不同的学生构成,在中华射艺礼仪全集基础下,建设适合于自己学校的中华射艺课程体系,如特殊学校与普通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时应具有显著区别。

(5)创建幼儿礼仪教育环境,积极营造和谐优美的园本礼仪文化。陈鹤琴先生认为:“只有让小孩子深入环境之中,用身体去直接体验和感受,才会让他们感受到刺激。”潜移默化的渗透既是环境的教育功能,环境中礼仪情感—认知—实践是心理学研究有关幼儿良好礼仪习惯形成的三个必经环节。[6]中华射艺曾是中华国粹,通过在幼儿园内建立中华射艺园本课程,帮助启蒙阶段的孩子们近距离了解和感知其项目文化精髓,在习练环节中润物细无声地去强化、实践和提升幼儿礼仪,培养幼儿尊师重道、礼让他人、乐于交流的良好个人礼仪习惯。

2 现状

2.1 幼儿礼仪课程标准现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课程中礼仪的培养和重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幼儿园也相应在交往礼仪、就餐礼仪、仪容仪表礼仪等中进行了培养,但是幼儿园真正开设以礼仪命名的课程学校数量少,且课程标准各异。随着媒体有关某某幼儿园教师因管理幼儿个人无礼貌行为而被家长质问,进而导致该教师被迫公开向学生道歉或辞职的报导,将幼儿教育质量的要求推向了新的高度,引起了全国范围内对幼儿行为规范教育和家长教育引导的重视和关注,对是否加重幼儿礼仪培养课程在全课程的比重提出了新的观点,对是否制定新的“幼儿园基本礼仪培养规范”提出了有力的呼声。随着社会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老龄化比例加重等,都要求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必须具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2.2 国家政策与组织引导情况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加大了对幼儿教育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投入。2016 年施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及2018 年发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幼儿园管理条例全文》(下文简称《条例》)强调幼儿教育工作任务应兼顾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身心和谐发展,以培养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体育运动兴趣爱好,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为主要工作目标。其中《条例》第三十一条,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当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中华射艺将礼仪贯穿于射箭活动的整个过程,通过在习射实际操作中练习礼仪,实现了幼儿教育工作潜移默化的效果。中华射艺融入幼儿课堂,也符合 2017 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关于将中华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

3 问题

3.1 幼儿自身:缺乏礼仪基本素养

心理学将幼儿期界定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发展时期。因独生子女、隔代教育、留守儿童及忙碌的父母等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或疏于悉心教育,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自我为中心明显,文明用语使用少或理解不清,个人文明行为不规范,学习礼仪的兴趣不高,缺乏谦让与合作的精神,缺乏良好的道德礼仪习惯,个人礼仪基本素养体系不健全。

专家A和D举例说“现在的家庭,孩子的礼仪教育重视度不够,如在餐桌礼仪中,丢掉了中国的传统美德,很少会看见或听见有孩子主动说‘爸爸正在回家的路上,妈妈我们一起等等爸爸吧,或者当有客人到家用餐时,主人或客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鼓励幼儿的用餐陋习,如孩子的餐具直接夹取食物或喜欢的食物尽归孩子食用等”。孩子是家庭、社会及国家的未来,优先考虑孩子的需求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但是培养一名具有良好基本礼仪素养的社会主义新青年亦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3.2 家庭教育:快乐第一,做人第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是《弟子规》中有关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智慧的结晶。现实生活中的家庭教育现状则是“孩子呼,父母应;孩子求,父母准;孩子闹,父母顺”。

专家A和B举例说“现在的孩子,看到别人孩子在玩耍玩具时,要么直接去拿过来使用,要么让父母购买,即使家中已有同款,然则很少看到孩子用礼貌的方式以获得与对方共同娱乐的机会。更有甚者,只要家长稍微不同意,孩子立马大喊大闹,最终以绝大部分家庭向孩子妥协的形式结束。”家中的父母或长辈们总以孩子还小,应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只要孩子喜欢或开心就行,反而忽略了个人良好行为习惯成长的关键期即为幼儿期。做人的基本准则、礼仪规范等也是在这个时期中潜移默化的慢慢培养而成。

3.3 学校礼仪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师教学

幼儿园礼仪教育课程内容设置十分含糊,缺乏针对性,礼仪习得系统建设不足,礼仪教材资源不能满足幼儿的礼仪学习需要。专家B和C说“现阶段中国幼儿教育跟风严重,特别是照搬国外幼儿教育经验、培养模式及直译课本教材突出,缺乏与本国或本区域的民族风俗和礼仪文化相结合,自我开发能力欠缺等”。

教师是学校课程的执行者和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专家 A和C说“学校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礼仪教育的培训少且缺乏系统,教师对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模式知之甚少,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因幼儿园课程小学化,部分教师只关注幼儿学习书本知识和智力开发,轻视兴趣爱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因教师自身礼仪教育概念的模糊,个人难以做到以身作则,欠缺为幼儿树立良好礼仪教育榜样的意识,导致幼儿礼仪学习的盲目性。

4 展望

(1)训练法:中华射艺助力幼儿礼仪基本素养潜移默化的养成。当前学校射艺文化课程主要集中在文射八法、武射阵型演練、投壶、手射、新射、比赛队伍规定距离练习等内容,习箭中行射前礼(执弦礼)、射毕礼(藏弓礼)和礼侯礼(藏弓礼或鞠躬礼)是射艺文化课程的突出特点。通过在射艺课程中的礼仪练习,让幼儿在运动中以不断重复礼仪的形式帮助他们逐步养成“事与礼”相辅相成的习惯,明确礼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俗话说“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将礼仪贯穿于射艺的始终,避免了单一枯燥的礼仪习得模式,降低接受新事物的自然抵触情感, 促进幼儿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自然习得。

(2)正向评价法:“侯、鹄、正、的”,引导幼儿个人良好礼仪行为的形成。正向评价即幼儿教育应以鼓励教育为主,通过客观及时的表扬与鼓励,增加孩子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促进孩子养成乐观积极的心态意识。“侯、鹄、正、的”是中华射艺的计分标准,与现代射箭 1-10 分计分不同的是中华射艺中“正”与“的”均记为 5 分(等于现代射箭的 10 分),“鹄”为 3 分,“侯”记为 1 分。5分计分方法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思想“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的完美体现,也符合“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现代竞技口号。不以一箭定江山的解决方法去引导幼儿,有利于幼儿个人礼仪的养成。

(3)榜样法:家校共建,培养敬长辈的接班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难点或疑点,首先想到能解决问题的人一定是教师,因为教师总能在第一时间给予解决,并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久而久之向教师学习或以追赶教师为目标的学生群体慢慢凸显,更有胜者喜欢的老师则该科目成绩一般较理想,反之则不容乐观。一定程度上,学校教育的成功离不开教师榜样的力量。学校礼仪教育课程的执行应充分发挥家庭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中华射艺文化体验、射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射艺公益性活动等,帮助家长在孩子的心中树立榜样。习练射艺简单、易学,尤其是在投壶、手射、短距离射箭等项目上,基本功与成绩的好坏没有太大直接关系,尤其是幼儿练习的项目上,成人具有绝对的优势。家长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与孩子在活动中相互学习,一方面给予孩子在家长前表现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孩子以父母为榜样,向父母学习,培养愿意听从父母与教师教诲的乖孩子。

(4)言教法与游戏法:中华射艺丰富幼儿礼仪课程体系。具有厚重历史文化感的中华射艺走进幼儿课堂是时代的要求,符合《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幼儿中华射艺课程建设,应以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为己任,结合幼儿的成长特点,在礼仪不丢失的前提下,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大力着手射艺幼儿化课程体系的研发,如成系列的射艺连环画、射艺儿歌、经典成语及寓言故事、射艺历史纪录片(动画)、情境表演,吸盘箭、泡沫箭、打猎物等课程开发。通过中华射艺幼儿体育课程建设的教育改革,助力于幼儿礼仪课程体系的发展及完善。

基金项目:全国幼儿体育发展研究中心2018年度项目 “中华射艺文化教学对幼儿礼仪培养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YETYF2YJB06);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深度国际化传播研究”(SC18B004);四川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2018年度计划项目“休闲体育视角下高校中华射艺推广的策略研究”(XXTYCY2018C10)

参考文献

[1] 贾文振,李海霞.浅论礼仪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礼仪素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01):249-250.

[2] 张慧英.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实施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0(10):61-63.

[3] 邵丹.初探幼儿礼仪教育的意义[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20):143-143.

[4] 陈亚芬.幼儿道德礼仪养成教育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8):164.

[5] 邱红燕.基于游戏的幼儿礼仪教育实践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0(05):93-94.

[6] 冯江涛,冉立军.幼儿实际生活中礼仪教育的全面渗透框架思路构建[J].人文之友,2018(20):28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