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雷洪 霍冀川
摘 要 “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权威统一评价体系亟待建立。本文从创新力的基本定义出发,分析了创新力的特点,并在总结分析目前创新力评价现状的基础上,将创新力与物理力进行了比较。受物理力评价的启发,提出了一种针对创新力评价的思路。
关键词 创新力 创新力评价 模糊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10.084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an authoritative and unified evaluation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needs to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basic definition of innov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and analyz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innovation evaluation, the analogy between the innovative ability and the force in the field of physics are made. Inspired by the evaluation of physical force, a new idea for the evaluation of innovation is proposed.
Keywords innovation; innovative ability evaluation; fuzzy evaluation metho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创新是国家发展和进步的动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国家强盛的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数次强调“创新”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谁排斥变革,谁拒绝创新,谁就会落后于时代,谁就会被历史淘汰。”2019年2月20日,***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其中,创新决定未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是一片坦途,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
大学生是祖国伟大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摇篮和基地,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历来都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中兴事件”和“华为事件”已向我们敲响了自主创新的警钟。人们已经意识到,一方面我们在很多领域还缺乏原创性成果,缺少能够产出原创性成果的人才和团队;另一方面,当前各高校虽然都抱有使科研导向朝着真正创新务实的方向引领的美好愿望,但在具体科研评价、奖励体制方面它们仍然痛苦于论文的数量、分区、引用率、影响因子等一时无法找到更好替代指标的传统评价项目上。什么样的成果算是创新型成果?什么样的成果值得重奖?这些困扰和阻碍“创新导向”这一美好愿望落实的现实问题,成了当前高校正在面对却又一时难以解决的痛点。高校在自身的科研创新和评价方面尚且迷茫于此,作为创新人才的摇篮和基地,其对自己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是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样的问题更是难以给出让人信服的答案了。如何去评价它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是所谓的“创新型人才”,又由谁来评价呢?这样的问题若不被探讨和回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将很难落到实处,容易有头而无尾。在进一步思考这一问題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再次审视和回顾“创新力”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再来探讨创新力能不能被评价、由谁来评价和如何评价等一系列问题。
1 什么是创新力?
辞海解释,“创新力”即是创新的能力。“创新”即创造,推陈出新。进一步查证,“推陈出新”之意为除去老旧的,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方法。而“创造”是指发明或制造前所未有的事物。由此可见,创新力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能够产生前所未有的事物(即“新”事物)。此处的“事物”,可以是一个具体可触见的产品,也可以是方法或原理之类的抽象之物。从辩证的角度讲,“前所未有”或“新”应具有时空特性,也就是一定的区域和时间有效性。在此处为“新”的东西,在彼处可能已“旧”;在此时为“新”的东西,随时间的流逝也必将变成“旧”物。
从如上定义的分析不难看出,创新力是有产出的。这一产出的事物在其产出的一定时空范围内是前所未有的,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还应当强调的是,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会受时空的局限。这一所产出的新事物应能够得到那个界定的时空范围内的人们的伦理和价值认同。历史上典型的例子有很多,哥白尼的“日心说”在他所处的时代不被认可即是其中一例。
2 创新力能不能被评价?由谁来评价?
物理上评价一个力的作用的最直接办法就是去分析这个力的作用过程,然后判断这个力产生的效果。笔者认为,将这种自然科学的评价思维移植到创新力这一看似抽象的力的评价上是科学且合理的。因为创新力作为一种可以产生效果的能力,在哲学本质上与物理力没有区别。既然物理力是可以评价的,创新力的合理评价应当也是有迹可循的。
那么某一主体的创新力该由谁来评价呢?这里的“主体”与物理问题上的“研究对象”类似,而该主体所在的“体系”则与物理问题上的“环境”相近。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应当是:谁关心这个主体以及这个主体所在的体系,且其评价结论能够得到这个体系其他主体的共同认可,那就由谁来评价。例如,一个高校如果想知道自己在国内同行业的创新力情况,那其所选定的空间范围就是国内同行业。如果该高校希望自己创新力的评价结果获得行业内其他主体的认可,那么评价人就应该是这个行业内公认的权威机构。
目前知名度较高的提供过创新力排名的机构或研究团队有路透社、彭博新闻社以及国内的武书连课题组等。路透社的评价指标是基于专有数据,包括专利申请和研究论文引文在内的众多指标的分析;彭博新闻社的彭博创新指数则以包括研发支出、制造业附加值、生产率、高科技密度、高等教育率、研发人员密集度和专利活动在内的7个标准对各国家的创新能力打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主持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则主要通过论文、专利、奖项三大科研指标评价大学创新能力。总体来看,目前针对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和研究尚处于创新主体的自评阶段,缺乏具有公信力的评价机制和评价体系,还没有类似于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等权威机构的高校创新力评价机构。
3 创新力如何评价?
目前对创新能力的测评方法基本有四种:[1]一是等级法,这种评价方法简单粗暴,其结果不能真实反映被测评人员的实际创新水平。二是二项评判法,该方法通过设计问卷,根据回答“是”与“否”的个数,对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这一方法未考虑创新能力各构成因素对创新能力影响力的不同,难以客观综合地反映被测评人员的创新水平。三是模糊综合评价法,此方法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处理数据,进行综合评价。四是层次分析法(简称AHP),该方法是将决策问题的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一种决策方法。此外,杨燕等人[2]还尝试了将TRIZ方法应用到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整体来看,国内对创新力的评价更多的倾向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中的一种或者二者的结合。[3-7]
在已報道的评价方案中,绝大多数评价流程是:首先设定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向学生、老师或专家发出问卷进行调查,最后分析调查数据,得出评价结果。评价指标体的设置仁者见仁,常见的有:学生能力、师资能力、文化氛围、创新团队、创新教育基础平台、创新活动参与、科技创新成果、科技竞赛获奖、科技项目立项、创新教育效益、创新学习能力、创新知识基础、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技能、专业理论知识、思维判断能力、现实创新能力、未来创新能力、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创新知识能力、网络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创新创业品质、学科交叉贯通能力等。这些指标有的指标距离核心评价目标太远,有的彼此存在交集。而绝大多数评价研究是从这些评价指标的集合中选取部分指标作为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这些指标体系既有相似的地方,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这在一方面反映了大家对“创新力”的理解在大方向上的一致性,但同时也暗示了目前对创新力的评价在着眼点上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对“创新力评价”理解上的人为差异导致了不同评价结果之间很难进行横向比较。这使得目前的很多评价结果成了局部范围内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欣赏。
笔者认为,将创新力这种较为抽象的力的评价与哲学效果上等同的物理力的评价进行比较,对创新力的合理科学评价是有益的。受物理力评价的启示,创新力的评价可从两大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创新力的作用过程,二是创新力的作用效果。作用过程可包括的因素有:力的大小(创新的意愿和能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实现创新的逻辑方向与目标方向的吻合程度)、力的作用点(所采用的(创新)方法在实现(创新)目标上所表现出的有效性)、力的持续时长(创新过程的完成度,即能否持之以恒实现量变到质变)等。作用效果可包括:产出是否为一定时空上的“新”东西,是否能在一定时空上获得伦理和价值认同以及认同的程度,还有这一时空的边界等。
目前各研究的调查数据主要来源于针对学生、老师或专家的问卷调查,评价方式为自评或他评。然而从经典力学到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可知,对受评对象的创新力评价不应引入可导致原有力效果明显改变的外力,否则会改变原有力的作用效果,使原有力的作用得不到真实的反映。从这点上看,目前被广泛采用的自评或他评都不可避免地会引入外力,影响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受试者对自己的评价容易受到自身情绪或心理作用的影响,而他评则可能会受到所选评价人员(老师、专家等)对“创新力”的认知差异、评价标准差异、个人偏好等诸多未知因素的影响。这样的“外力”在对具象且可量化的指标的评价中影响较小(例如对科技获奖、专利、论文、项目、产品等创新力作用效果的评价),但是在对创新意愿、创新能力等创新力作用过程的抽象指标评价中,这些“外力”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对于此类指标项目的测评,笔者认为在受试者无察觉状态下进行心理测试是比较可取的方式。事实上,1966年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托兰斯编制的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TCT)可为此类指标项目的测评提供很好的参考。TTCT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创造力测验,适用于从幼儿园到研究生水平的个体。上世纪60年代以来,托兰斯测试经历了数次修订,被业界认为是对发散性思维的可靠检测。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正如前面与物理力的评价比较所述,对创新力的评价不仅应包括对创新力作用过程的评价,还应包括对其作用效果的评价。因此,笔者认为TTCT仅仅完成了前半段的部分评价,或者说更多的是对受试者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评价。对于受试者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获得创造性成果的产出情况也应纳入其创新力的评价范畴,且应另设指标体系或采用其他评价手段进行评价。对这方面内容的评价,当前广泛采用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是适用的。
创新力最终的落脚点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对此,笔者建议在相关测试题目的设置上可以考虑设置问题解决式的题目。例如,在某一指标的测试中设置对某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测试,提出的可行解决方案越多,该项指标的得分越高。这样测试的好处是,在解决方案中,被测试集合内绝大多数受试者提出的解决方案代表了该测试集合的基本水平,某些个体提出的更多的方案则代表了其在这一集合内的创新能力。但这样的测试方式需要对当前人们已经习惯了的设置上限分值(即满分)的评价方式进行改进。在设置上限分值的评价中,得分越接近上限分值,评价结果越好。然而,如果我们考虑到创新力所涉及的时空维度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当评价时空向外拓展时,上限分值的设置会造成评价上的麻烦。仍以上述问题解决式测试评价为例,若某一时段对A、B两地进行分别评价,然后希望利用A、B两地的各自评价结果对两地的创新力进行横向比较。若采用上限分值,则同样的得分可能代表的创新力并不相同。另外,即使是同一地区,随着时间的演进和集合内受试者信息和能力的整体积累,采用上限分值情况下,同样的得分在不同时间尺度上代表的创新力也是不同的。因此,上限分值的设置也不利于同一样本集合在时间上的纵向比较。创新是没有上限的,用有限的分值来评价无限的可能也是不合适的。相比而言,分值累加(如一种解决方案得一分,得分越多,评价效果越好)更有利于在时空变化下灵活动态地跟踪和评价创新力。
“新工科”和“工程教育认证”是近年来教育界的两大热门词汇,代表着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和趋势。它们虽然主要针对工程学科,但其思想和运作模式也适用于其他学科的改革。在这一大背景下,对大学生创新力的评价需求显得愈发重要。“新工科”建设是主动应对新一轮以互聯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的全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8]它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9]旨在培养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的创新型工科人才。[10]目前新工科的建设尚在探索中前行,尽管再次强调了新型人才的培养,但仍未对创新能力这一重要的体现新型人才主要特征的能力提供具体统一的评价指导。而工程教育认证是在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三大基本理念指导下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的专门性认证,旨在为相关工程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工程教育认证的过程中,要求接受认证的专业对照认证标准和补充标准进行“说”、“做”、“证”。目前国内的工程教育认证还处在从形似向神似转变的阶段,且在工程认证的评价体系里还没有对创新能力评价的明确要求。因此创新力的权威统一评价体系亟待建立,否则教学改革的效果无法得到有效验证,容易有头无尾或偏离初衷,且不能对后续改革提供有效参考。
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2016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6xn0001)
参考文献
[1] 曹颖颐.大学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2] 杨燕,邵云飞.TRIZ方法在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11(3):1-4.
[3] 吴婷,曾一帆,曾立基.基于AHP的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25(6):21-24.
[4] 孔素然,于景华,张振荣.基于AHP和模糊综合评判的农科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评价[J].高等农业教育,2010(9):78-80.
[5] 符贞.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创新型外语人才的模糊评价模型[J].科技信息,2008(27):349,394.
[6] 姚层林,李成龙.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的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5(11):266-267.
[7] 郑晓燕,李玉霞.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综合评价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5(4):73-75.
[8] 梁快,胡顺仁,李双,郑大青,刘伟.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6):110-111.
[9] 邵德福,李春江,马晓君.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7(19):62-64.
[10] 屠良平,胡煜寒.论地方高校新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基于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的视角[J].信息系统工程,2018(1):171-17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