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摘 要 在高等教育内涵提升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探索进程中,如何让“工匠精神”回归、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成为紧迫课题。地方高校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将“工匠精神”文化基因全面融入中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全过程,使中职本科模式培养的人才真正满足地方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工匠精神 中职 本科 人才培养
浙江部分地方高校已试点开展中职本科“3+4”分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年,要思考如何将传统工匠所具有的优良文化基因和现代改革创新精神统一起来,构建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并深度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工匠精神”的时代诉求和内涵意蕴
工匠是古代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的主体,但从近代历史发展来看,由于受“劳力者治于人,劳心者治人”、“奇技淫巧”等传统观念以及长期形成的“士农工商”地位等级影响,[1]171“工匠精神”一度被忽略,中国工业文明进程也因此落后欧美发达国家。在中国版的工业4.0计划中,我们看到时代对于高级技能型人才和复合型应用人才的渴求,呼唤“工匠精神”回归。“工匠精神”的精髓,在于专注、坚持、追求完美、淡泊名利。对于工匠,表面上的印象是机械重复劳作的匠人,他们执着严谨但缺乏灵动创新,往往把“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独立开来,这对于两个概念的理解都存在误区。古人所云“匠心”,就是指独创性的技巧构思,其实就是创新思维体现。“工匠精神”与“创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创新是“工匠精神”的一种延伸,两者的融合才能迸发生命力。新时代的“工匠精神”,至少要从三个层面理解。一是职业素养:强调专注、专业、敬业、坚持、追求完美等;二是创新精神:强调融入时代元素与时俱进,注重创造发明和成果转化;三是人文修养:强调个人修养、职业道德和文化内涵。
2 “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意义
(1)主动对接现代职业教育改革进程,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新常态。国家在有关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中远期规划中,对于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意义、目标要求等都做了详细表述,很多地方应用型大学也将“工匠精神”培育作为职业教育的灵魂。在中国经济社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发展方式正在转变,实体经济亟待振兴,故“工匠精神”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强调。在2017年全国“两会”中,多位代表提案认为,在实现中国版的工业4.0进程中,振兴实体经济,让“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回归必要而紧迫。
(2)突显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解决当前中本教育部分实际问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分层分类发展必将成为趋势,地方高校应着眼于“一流本科”建设,发挥培养人才的首要基础功能,强化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助推人才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积极作用。当前地方高校中职本科生还只在部分专业试点,生源主体仍是普高生,如果缺乏针对性的系统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会导致两个不适应:一是中职生对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课程不适应;二是教师缺乏工程经验,对于技术的应用和实践教学的要求不适应。另外,如果理论教育多于实践教育,学生高技能人才特质明显不足,培养的人才不够“接地气”,必然导致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聘技术人员难的“双难”问题。[2]
3 “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路径
(1)评价体系“多元化”,加强顶层设计。要改革中职本科生的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一是改革评价主体,引入第三方评价主体或成立第三方评价机构,比如专业(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企业、行业、研究所、高校权威人士构成。要通过制度机制建立,给予评价机构权威性,突出行业、企业评价的主导作用,[1]175定期对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质量、资格认定等进行独立评估。二是改革评价体系。目前高校对于本科生的考核评价,一般是以课程学分为基本元素的定量评价,而课程又以基础理论课、专业课占比最大。如果将中职本科生定义为“准职业人”,那么以“工匠精神”的三要素“职业素养、创新精神、人文修养”为出发点设计评价体系更为科学合理,尤其是创新精神,科学家钱学森甚至认为,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中国缺乏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机制。[3]就中职本科生培养而言,要探索产教融合的培养方式,并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科研项目、创新创业、实践实训所取得的成果纳入评价体系,折算成创新实践学分,增加所取得成果在学分中的评价比重并从制度上给予鼓励支持。
(2)教育理念“学徒化”,改革教学方法。关于传统学徒制,若用简洁通俗的词来注解就是“师傅带徒弟”、“言传身教”等,这是古代培养工匠艺人的主要方式,传统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际情况,但其中包含的理念和方法,仍然值得借鉴,可以消化吸收之后构建现代意义上的学徒制。一是育人主体要改变。由于教育对象具有“准员工”和“学生”双重身份,要将单一的学校主体,变成由企业和学校为共同主体的育人模式,[4]学生应该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企业工作实习,由企业配备“师傅”做指导老师,负责学生的管理考核和评价。 二是要探索小众化个性化教学模式。如实行小班化教育教学,或根据特长爱好分成不同的方向团队,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三是要鼓励学生通过众创空间、虚拟工作室、创业实训班等载体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这些载体既承担创业实践场所功能,也承担理论学习场所功能,有利于将教学和市场、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市场意识提前进入课堂,这是能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的理想教学模式。[5]学生立足众创空间或虚拟工作室,可以参加创业、科研,竞赛、毕业设计项目等,其成果可以通过校企共建的相关平台孵化推广,在此过程中,逐渐实现学生从准职场人向职场人的过度。
(3)培养方案“个性化”,完善育人体系。要使中职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个性化”,构建具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育人体系。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做好“乘法”,构建全方面立体化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要吸纳企业行業人士参与,要做大量人才供求和人才素质结构要求的基础性调研。[6]要以学科平台为基础,结合企业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设置相关课程,[7]坚持课内与课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现代“工匠精神”与创新实践能力。要着重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深化产教融合。二是课程体系构建做好“加减法”。中职生源和普高生源的本科生在“3+4”两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上差异较大,前者对专业课程有所涉猎或进行过系统学习,后者基础性理论学习相对扎实。因此本科阶段专业课设置要避免重叠,对中职生高等数学基础薄弱的现象,要针对性做好课程内容删减,做好专题辅导。要增加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专业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使研究能力得到加强;要根据“工匠精神”的评价要素做加法。比如要开发关于职业素养的课程,或聘请企业的专家做专题讲座,也要求专业老师在课堂和实践中注重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培育,要求学生以准职场人的标准约束自己。
(4)授课教师“工程化”,优化队伍结构。本科高校的师资队伍,一般是重科研成果和学历层次,轻工程实践背景,针对具有“工匠精神”的中职本科生培养要求,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做政策调整,优化中职本科相关专业的师资结构。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师资存量,做好培训培养等再塑造工程,加强其工程实践经验或企业工作经验,如开展多种形式增加教师工程背景的学习培训,鼓励教师联系企业进行科研和教学对接服务,鼓励教师担任地方块状经济专家组成员、咨询智库成员、企业科技指导员等。对于新引进博士必须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半年到一年以增强新教师的工程技术能力。二是要引进“双师型”教师,聘请一批企业的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导师。学校要进一步思考完善校企人才流动的通道,在“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教师到企业兼职资格认定及相关激励机制方面继续完善。三是要完善教学团队建设,团队由学院学科带头人和企业负责人牵头,成员里既有研发能力强技术职称高的教师,也有技术主管、工程师、企业经理等,还有以优秀毕业生为主的助理团为补充,形成研发能力强、职业技能强的人才梯队。[5]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高校和企业有共同的责任通过培育和传承创新,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民族信仰,形成一种社会文化。地方高校要摒弃浮躁,脚踏实地,追求卓越,将“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深度融入中职本科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 张旭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战略诉求与创新转换[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71-175.
[2] 周晓玲.中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
[3] 吴数畅.我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初探[J].创新,2011(3):115-117.
[4] 范文军,杜广朝.用生产育人理念指导工学结合的探索[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61-63.
[5] 童卫军,王志梅,叶志远.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设计工匠”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6(17):28-31.
[6] 张代宇,戴淑娇.现代职业教育视域下中本“3+4”分段培养模式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4):159.
[7] 奚柏君,张代宇.探索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J].纺织服装教育,2013(2):101-10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