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李斌 宋锋
摘 要 在“微”概念流行的时代,微课成为新型教学资源,已进入到各个层级的学校中并被普通应用。微课的应用符合信息时代的特点及教育教学规律,亦可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微课体系化建设研究》课题组在实践教学中,探索微课建设的方法策略,特别是微课体系化建设,以提高微课的开发与设计,推进教育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使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关键词 微课 微课体系化 微课建设 策略
2012年我国著名的微课实践研究者-佛山市教育信息中心教师胡铁山生从基础教育区教育资源建设视角,对微课进行了较完整的分析。他提出了5+1的微课基本框架,五个配套资源即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1”是5~8分钟的微视频。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微课体系化的基本理念。
微课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是教育教学顺应时代发展迅速开展的新课题,微课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教师做为教学的研究者,应提高对微课内涵与功能的认识。微课的制作可以拓展教师的教学技能及设计开发能力,敦促教师改变墨守成规的教学方式及学习者被动的接受学习。微课的实践应用对教师的教和学习者的学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对教育教学有着巨大的影响。
1 微课影响教学的意义
1.1 促进了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微课的应用区别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也改变了原有的师生关系。但并不是简单地在课堂上代替教师的讲课。许多知识性的、基础性的内容都可以以微课的形成呈现给学习者。学习者根据自己元认识水平及接受能力,自主选择相关学习内容限定学习进度进行主动学习;把所学概念及疑问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反馈交流,深入探讨,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利用微课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室和课堂的主宰者,也不是学习者唯一的知识提供者,转变为学习者的促进者、指导者及帮助者;教师更多为学习者指明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掌握学习方法及信息化资源的使用等。在学习过程中体现了师生双主体之间的教学相长的关系。
1.2 创设了移动式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学校学习环境是在一种较封闭的课堂中进行的,而微课这种开放式的学习资源可以给学习者提供可自主选择性,不仅可以在校内学习也可以在校外随机学习,即微课可以在移动学习环境下进行浏览,构建了学习者全新的学习空间。微课资源的使用设计具有个性化、联结性、情境性等特点。实现了现实学习与网络学习的无缝衔接,增强了学习者学习体验的轻松愉悦感。
微课及相关的学习资源大大提高了学习者对学习的管理与评价能力,增强了学习者自律的学习习惯及自信心与认同感,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发挥学习者更大的潜能。
1.3 构建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多元智能理论之父加德纳提出要以“学生观、发展观、教育观”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微课的应用优化了学习效果,促进了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有效地把评价手段与学习空间结合起来,使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考核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微课应用过程中,丰富的学习内容,迫使学习者提高自己对时间的管理能力及对自身学习任务完成的要求,这个学习目标培养由重知识到重能力的转变过程。
一个优秀的微课不仅能够建构完善知识体系,切实解决学习者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相关问题,更带给学习者以愉悦的学习体验。
根据本课题组对我校即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所属的五大分校及八个学习中心的师生进行多次调研,一致认为一个好的微课,应具备有四个必备的核心要素,不同要素的组合和应用就形成了不同风格特点的微课。
2 微课体系化建设的要素
2.1 设计理念——创新独特
微课设计应以学习内容为核心价值取向,基于自主学习、任务驱动、基于问题的解决等理念设计,便于学习者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微课的呈现形式应符合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和能力,根据学习的知识建构过程和速度进行设计,创设的情景应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遵循真实性、能动性、创新性等特点。
微课的设计需结合新媒体新技术,经过信息化教学合理的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内容,制作在5分钟左右,微课内容涵盖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形式完美,能集中阐述一个具体问题的小课件,最终实现内容与技术融合的泛在学习模式,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
2.2 选题——准确鲜明
微课的选题即主题立意必须具有针对性,要突出四个点——重点、难点、热点及疑点;教學目的明确,选题是学习内容知识核心的提炼。题目的准确与鲜明要考虑到符合学习者心理认知特点,要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力及兴趣,同时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
2.3 内容——实用有趣
短时间内的微课自主学习要求微课的形式必须具备趣味性、微课的内容科学而实用,更要展现职业及课程特色,才能激发学习者兴趣,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以视频动态的画面呈现要清晰干净美观,文字简短凝练,教师的讲解要语音标准,语速均匀,自然流畅,情感到位,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选择加入适当的音乐。
2.4 信息技术——科学合理
微课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展示和传播的,因此信息技术的选择和使用对于微课来说非常重要,恰当和充分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是一个成功微课的重要基础。
微课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样性的,使用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的特性,展示教学内容,因此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建议利用最经济简单的方法、合理恰当的媒体技术以获得最高效的学习结果,可满足网络传播及在线学习。
微课体系化建设在基于上述四个基本要素下,学习者对微课的适应也极为重要,微课的应用必须符合开放、移动、共享的学习特点,与网络课程、视频课程等资源相比无时间限制并且使用灵活,使学习者能够在5分钟左右的时间内掌握学习内容,形成有效学习。
3 微课体系化建设的策略
3.1 建立微课建设机制
微课建设必须以学习者为本,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微课建设中。学校主体应给出微课建设的经费、标准、数量要求、时长等要素指标,注重微课建设的实践与应用,深化教师对微课学习模式的理解。各层级学校需建立目标明确、内容完整且表现形式多样的微课建设机制。将微课的建设纳入到课程建设体系中去,创设适合微课应用的教学条件,营造翻转课堂等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引导教师科学合理地建设微课,以服务学习者为目的;以学习者需求为中心选取学习内容,以教师教学特性为思路,结合学习内容灵活设置微课时长,通过PPT、动画、音频、录屏、剪辑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微课并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
3.2 加强微课技术培训
微课制作需要一定的技术及条件,因此各层级学校对教师参与微课建设需要有一个全面的规划和设计。因此,各层级的学校应加强对教师进行微课建设的培训,即有针对性的微课制作培训。
微课培训团队的组建应由各级各类学校的行政部门及具有稳定技术的信息人员组成,对教师进行有计划和针对性的统一管理与指导;开展的相关培养可以让教师们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制作微课的方法及技能;并能深入领悟微课的制作理念、模式、技术、学习环境等一系列条目的学习与了解;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媒体技术、实践应用及评价研究等。
各层级学校可根据实际自身学校的规模配备进行微课建设工作,鼓励每个教师参与微课的建设,利用统合的教学资源,统筹设计制作微课,并将微课体系建设作为完善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
3.3 规范微课制作流程及设计
微课制作需要明确基本流程及结构:醒目的主题引入;课中的讲解流程、语言准确;重难点突出富有趣味性,巧妙合理安排考试方法及评价;微课收尾处注意对核心概念的总结。前后内容衔接,呈现风格独特新颖。配有相关资料的设计,包括所讲解的知识的背景、学习目标、课程说明、课后练习及教学反思等辅助资源。统一规范有利于微课的广泛应用。
3.4 提升微课使用率
制作微课目的是为了学习者随时随地的泛在学习,并提升教學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只有真正应用到教学中去才能得以实现这个目的。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只具备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已无法满足教学现状,教师不但要有具备改变课堂、改变教学方法锐意改革的胆识,还要有对微课传播应用的共识;引导学习者利用微课等进行辅助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富有内涵。
微课体系化的建设顺应是时代发展,丰富了教学理念。因此要深入领会微课的内涵与作用,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加强信息化教学设计,提高设计开发微课的能力,加大微课教学的应用。
总之,微课体系建设需要制定相关机制,注重教师信息技能培训,将微课设计、制作、推广应用逐步融入到日常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
[2] 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祝智庭.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
[3] 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
[4] 李长吉.知识教学的使命:转识成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
[5] 周贤波.基于学习者角度的微课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
[6] 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