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周烈荣 唐玏
摘 要 “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军军事变革的行动指南,也是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必由之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内涵,对我军现代化进程和社会经济建设有着不同的历史意义。了解“军民融合”式发展产生及发展的历史由来,深刻把握“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与时俱进特色,加强“军民融合”创新与实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军民融合 与时俱进 军民两用
军民融合式发展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之中;既要坚持勤俭建军,走投入少、效益高的发展路子,又要协调发展,使经济社会建设与国防建设相互兼容,相互促进,以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从历史进程看,“军民融合”式发展的与时俱进大致体现在以下五个阶段。
1 “军民融合”思想的萌芽
“军民融合”思想的萌芽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毛泽东提出的 “军民两用”思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综合历史条件和国际形势,我国国防建设和战略思想,主要是应对战争威胁。针对此情况,毛泽东结合国家发展形势和军队建设需求,提出了“军民两用”思想。军民两用制造模式不但可以研制军用品满足军事需求,也可研制民用品满足社会需求,或直接研制军民两用的产品。但是由于时值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直到后来的文革十年动乱,这一思想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国防工业和社会经济建设当中。虽然国家重点建设了一批国防重点工程,经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基本上都处于各自建设,甚至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国防工业仍处于军民分割状态。“军民两用”与“军转民”两个概念有着不同的背景和内涵。在美国,冷战时期是“军转民”,冷战后期改革为“军民两用”,其实是在国防军队建设和经济建设中把重心转向了前者,军事的地位更为特殊,所以从那时候起,其军事领域的发展就站上了靠前的起跑线。
2 对“军民融合”思想的进一步探索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和军事力量也在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为适应世界发展形势,实现国家发展,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构想和发展理念。由于当时国情,国防工业产品单一、效益不高,过分依赖国防财政,邓小平在继承“军民两用”的基础进行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创新实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幅提高,国防工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此形势下,江泽民进一步拓展了“军民结合”的范围,将军队后勤保障、人才培养、国防教育等实行社会化,这是军民融合迈出的又一步伐。后来提出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改革方向,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在相互竞争的基础上以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为大局,资源共享、克服短板,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步。在军工企业领域,积极把用于军队科研机构的高新技术引用到民用产品开发,激发了市场经济内动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民用企业领域,充分发挥市场特点优势,增强了军用产品危机感,为提高军用品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3 新时期对“军民融合”思想的考验
新时期,结合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和经济发展需求,在当时现代高新技术战争条件下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军队后勤保障提出了“军民兼容”改革思路。军民兼容是指在社会主义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注意兼顾民用和军用两个方面,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它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国防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军费开支不能突破国民经济负担界限;另一方面,国防建设不能只是消费金钱的“利剑”,而应同时成为促进经济、科技发展的“助推器”,也就是在国防建设中开发新技术,然后再转向民用,变“消耗型”国防为“增殖型”国防,达到既加强国防又促进经济、科技发展,从总体上增强国力的目的。军民兼容有多种形式:一是产品的兼容,比如交通工具,通信设备等,既是军品。二是生产能力的兼容,充分发挥军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既生产军品,又生产民品。三是工程建设的兼容,新建工程项目,只要条件许可,就实行平战结合,既立足于发展经济需要,又要兼顾到战时便于“藏走打”。四是科学技术的兼容,国防科技不仅要直接服务于国防现代化建设,而且要不断向民用转移,带动民用技术发展,求得技术上以民养军,以军助民。当然还有人才、智力等方面的兼容,军民兼容思想的发展,是当时条件下,党和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进步,是国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4 “军民融合”思想的成熟定型
胡主席提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这是军民融合发展思想的又一次突破和创新,拓宽了军民融合的运用范围,为更好地实现军民融合发民展指引了方向,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虽然我军开展军民结合、军民联合的思想较早,但是军民融合的概念还是在国外提出。西方一些国家把这种国防采办扩大利用到民用科技和工业基础的做法,叫做军民融合或军民一体化。实践表明:军民融合既是国防建设改革的推动,又是国防建设改革的产物。军民融合和军民一体化是立足于现实的国情和军情,充分考虑生产效益最高化、资源利用合理化、产品效能最大化,把军、地双方优势资源通过有效机制统筹起来,协调发展的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总体模式。目的都是在经济实力增长的同时,兼顾好国防实力的同步提升,进而让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同时让经济建设更好地为国防建设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撑。
5 “军民融合”思想的创新实践
***主席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以及部队战斗力的提升,提出了一系列强军治军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他站在历史高度明确提出:“要把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作为重要途径,把军政、军民团结作为重要政治保障,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现状以及国际安全压力警示我们,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不仅是我军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当前乃至今后我军军事变革的重要创新方向;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不仅是当今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时代潮流,而且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重要保障。既有利于國家多元化的经济建设,又有利于军队现代化的国防建设,更有利于实战化条件下的战斗力生成。习主席首次把军民融合式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为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全面深化军队改革和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指出:“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综上所述,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中,军民融合式发展势在必行,既是战略工程,又是创新工程,既要有战略思维,又要有创新思维和法治思维。如今,“军民融合”仿佛已经由一颗萌芽的种子成长为一棵枝叶繁茂的参天大树,为富国强军保驾护航。随着未来战争样式向混合战争演进,军民融合显得更为重要。深度融合是在强军目标牵引下的必由之路,要高度重视军民融合发展的全面性和实效性,军民两个领域要有大棋局观念,要本着为国家战略、国防事业负责的姿态既要各司其职又要相互配合以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富民梦。以***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道阔步前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步伐坚实,势不可挡。
参考文献
[1] 王士彬,杜献洲.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努力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N].解放军报,2015-03-13.
[2] ***主持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解放军报,2016-03-26.
[3] 专家解读军民融合发展“四个强化”.姜鲁鸣访谈.央广军事,2015-4-21.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