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

时间:2024-05-18

张明 马国杰 赵颖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密切相关。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将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教育本身带有的功利主义,影响着学生们的价值观;过度强调学以致用,能力带来就业,忽视了核心价值观教育,偏重职业价值观教育;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的观念对主流意识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构建针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培育的机制。构建长效机制是“培育”的保障,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培育计划、行为践履、测评奖惩等机制。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长效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8.042

Study on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Cultivating and Practic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Ming, MA Guojie, ZHAO Y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reat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 are faced with thre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education mechanism: education itself with utilitarianism, affect students' values; excessive emphasis on application, ability to bring employment, ignoring the core values of education, emphasis on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of value; the network is a double-edged sword, the concept of network also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mainstream consciousness.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ideas of Marx thought and construct a mechanism for the cultivation of values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long-term mechanism is the guarantee of "cultivation",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relevant training plan, practice evaluation, rewards and punishment mechanism of behavior.

Keyword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ong-term mechanis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黨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重要位置。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社会思潮,他们的价值观念以及价值水平决定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主要基地,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机制,促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1 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我们党结合全党和全社会价值共识而总结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及践行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研究无论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上,还是在大学生个人健康成长道路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时任教育部思政司冯刚司长认为:“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高校是重要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条红线,融人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贯穿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各方面,体现到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各环节,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光荣使命,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人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去,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因此,高校应努力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十八大以来,各级部门单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认知、践行、传播、引领等步骤着手,取得了有效的成绩。然而还需要意识到,世界文化多元多样化形势下价值观交融呈现新的局面,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极易受到不良思想影响,形成错误的判断,因此,抓好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养成的任务十分艰巨而紧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是应对复杂意识形态的必然选择。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面临的时代特征

十八大以来,各高校掀起了学习十八大精神的热潮,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如何建设长效机制,需要分析我们所面临的时代特征及其问题。首先,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浪潮使得我们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由改革开放前单一的社会文化和单纯的意识形态,转变为全球文化网络之下,各国文化互相交流融合,多元文化背景下各种思潮涌现,文化多元不可避免导致社会意识形态的彼此冲突,进而导致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局面。这是我们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其次,社会与文化环境的多样化与复杂化使得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出现许多不稳定因素,一些大学生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会出现困惑、彷徨,甚至出现消极的价值观取向。再次,教育本身带有的功利主义,影响着学生们合理价值观的形成。过度强调学以致用,能力带来就业,把前途单纯理解成钱途,忽视了核心价值观教育,偏重职业价值观教育,这是高校教育不可忽略且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最后,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是把双刃剑,其不利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一面也是我们必须看到的。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的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信息鉴别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网络上,各类负面信息容易诱导当代大学生形成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侵蚀和损害优秀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传承,容易导致大学生三观的偏移和对现实社会主流观念认可的动摇,在思想上出现迷茫,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endprint

3 如何在高校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长效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其政治思想指导,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融合建国以来历代中国国家领导人思想,是中国现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必然选择。要在高校长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成长效机制,让学生在世界多元文化、多种思潮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定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思想指导上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此项工作展开一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其政治思想指导;二是实践过程中务必要做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思想内涵应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具有现代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也应该与时俱进;三是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大学生价值愿望和利益需求,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以上几个原则的指导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长效机制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

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用制度去规范和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学习。所谓制度措施就是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强有力保障。高校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统领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用以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正确性。要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应不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制度化。建立学习制度,要做好长期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指定合适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大学生要定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建立奖惩机制和激励制度,可以在高校设置一系列奖惩措施和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逐渐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变为学生价值的主流观念。建立监督制度,监督学习计划的实施情况,切实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系列教育活动落实到位。

3.2 把握课堂教学主阵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的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进一步完善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精神境界,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努力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常态化并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把学生思维意识、理论知识以及价值理念的培育互相结合,最终在学生思想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把握课堂主阵地要改革教学方式,一方面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另一方面要遵照大学生价值观自我发展的规律,并且需要加深了解现实社会,不可脱离学生实际。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地位,不断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3.3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教育

高校學生的教育过程中,要清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外延及其发展历程,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定及其思想来源要确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要求即是社会主义的社会意识,它指的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利益格局调整、政治体制变动、思想观念复杂化以及文化价值多元多样化的现状而提出的思想理论。在这里首先要把“三个倡导”的基本内容讲清楚,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心和自豪感,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应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指导地位和统领作用,坚持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大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髓,鉴定自身的政治立场,坚决抵制各种错误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入侵。

3.4 应注重结合当前形势,顺势而为,应时而动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在高校教育中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的现实情况,深入探索当代大学生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观念认同程度。在深入考察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培育计划并逐步形成长效机制,从整体上把握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问题,从而找出有效应对方法。在解决理想与现实、整体与个体、继承与创新等方面矛盾的基础上,实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并寻求新进展,加大力度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期而有效的实施。

3.5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宣传教育

以现代网络为依托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网络资源兼具自由性、及时性、开放性的特征。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之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过程当中,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积极营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围,大力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与此同时,网络环境下有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给高校大学生带来的影响也是具有多样不确定性的。例如西方政治取向受其民主政策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网络依赖的影响,大学生道德观念容易受到网络虚拟性的影响等。因此,在利用网络资源时,一是要注意传统教育资源与现代网络资源相融合,其次要注意现代网络的两面性,消除它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保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期切实可行。

4 结语

面对价值观形成规律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下转第113页)(上接第88页)复杂形势,我们应积极的探寻培育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我们可以在明确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及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坚守课堂教学主渠道,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当前形势和正确合理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等具体措施,切实有效地建立培育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本文系“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任务研究项目立项计划”(项目编号2015-sz-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张慧欣,马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研究[J].文教资料,2015(5).

[2] 冯刚.着力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高校理论战线,2012(9).

[3] 吴小林.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机制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13(2).

[4]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10-26:001.

[5] 杨泽宇,李维昌.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社会主义论坛,2014(4).

[6] 王莹先.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J].理论研究,2013(25).

[7] 黎庶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问题的哲学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6).

[8] 邬昆如.文化哲学讲录台北[M].东大图书有限公司,民国68[1979].

[9] 宋志明.中国传统哲学通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08-01.

[10] 方旭光.认同的价值与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11] 张学森.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演进与当代构建[M].人民出版社,2014.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