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两种正念主流思想的综述

时间:2024-05-18

李亚丽

摘 要 关于正念的文献一直是由两种思想流派所主导:一个是兰格,另一个是卡巴金。这两种思想已经平行同存了30年以上,本文旨在系统地对比这两类思想及其研究。

关键词 正念 干预 冥想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8.076

A Summary of the Two Main Thoughts of Mindfulness

LI Yali

(School of Edu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1)

Abstract The literature on mindfulness has been dominated by two schools of thought: one is langer and the other is Kabakin. These two ideas have been stored in parallel for over 30 year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ystematically compare these two kinds of ideas and their research.

Keywords mindfulness; intervene; meditation

1 正念的历史和定义

兰格和她的同事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将正念视为一种心理模式,评估其在认知功能,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方面的作用。她也将正念视为一种积极主动有意识的努力方式,特点是“高度参与和觉醒”,此时个体关注当下和展开的进程。兰格还认为,正念需要 “开放性”或“新奇”。因此,兰格的定义表明正念包括:(1)个人注意力的自我调节部分;(2)引导个人的意识指向外部刺激;(3)认知上以创造性的方式参与。

卡巴金和他的同事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正念是治疗的方向,并把正念冥想作为一种缓解心理和生理变化的主要干预措施。卡巴金将正念定义为“以一个特定的方式关注:目的,当下,不做评判”,“通过不断关注和洞察,培养对当下的感激和与它的亲密关系。” 卡巴金的定义表明,正念包括:(1)个人意识的自我调节;(2)引导个体关注内外部刺激;(3)对个人思维过程的反思与元认知意识;(4)采用不评判的态度。

2 正念的测量

广泛使用的正念问卷有:正念关注意识量表(MAAS),弗莱堡正念量表(FMI),肯塔基正念技能量表(KIMS),修订的认知和情感正念量表(CAMS-R), 费城正念量表(PHLMS),南安普敦正念问卷(SMQ),多伦多正念量表——特质版(TMST),五因素正念问卷(FFMQ),和兰格的非正念量表(LMS)及简短版LMS14。

在这些特质正念问卷中,有两个是兰格和卡巴金的研究团队最常使用的。

兰格的非正念量表 (LMS)和最近的兰格社会认知正念量表(LMS14) 是兰格(2005)正念模型的操作程序。调查问卷包括四个分量表:寻求新奇(NS),参与(E),产生新奇(NP),灵活性(F)。原来的量表包括21个项目,而新量表有14个项目(虽然有些项目措辞有所不同,但是大部分来自长量表)。

五因素正念问卷(FFMQ)是从现有的五种正念测量项目发展而来:MAAS, FMI, KIMS,CAMS,和 the SMQ。调查问卷有39项,包括五个分量表:(1)观察:注意内外部刺激的倾向(情绪、思想、情境、气味或声音)。(2)描述:口头记忆的能力。(3)有意识的行动:关注当下事件,与自动导频模式形成对比。(4)不评判内心体验:对思想与情感不评判的能力。(5)对内部体验不做反应:让思想或感情出现和发展,不为所困的能力。

LMS、LMS14和FFMQ的比较表明FFMQ比LMS /LMS14更全面。虽然它们有一些联系紧密的项目,LMS和LMS14似乎主要集中在开放性特征上,这也包含在FFMQ观察和行动的意识因素中。这表明,兰格的正念构建,是卡巴金多层正念模型的一个子结构。

3 正念干预

在这一部分,将综述两种干预措施:兰格和其他几位研究者探索的简短正念干预措施,和卡巴金创建的MBSR。

3.1 简短正念干预

许多研究已经用“简短正念干预”做了研究(Keng et al., 2011)。这些研究试图扰乱非正念、自动化、习惯性的认知状态,通过各种各样的刺激诱发意识的正念状态,调用有意关注的自我调节。

在大多数研究中,兰格和她的同事通过指令促使参与者更专注和用心参与任务诱发正念状态。其他研究中使用了类似的干预措施,大多数发生在实验室(控制或非控制)中,使用非臨床人群。

在这些研究中,兰格和她的同事发现正念的思维方式能改善特质正念,认知表现(Anglin et al., 2008),学习技能——注意,记忆,专心,和问题解决,并能预防社会刻板印象。

兰格的模型还有力地指出,正念与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关。在几项研究中,作者发现正念能提高自我接纳,改善关系和提高满意度,减少倦怠,并减轻压力。

Muraven &Baumeister (2000)认为自制力同样可以操纵肌肉,自我调节“练习”可以增强肌肉的自我调节,从而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并降低个体对自我枯竭的易感性。

3.2 基于正念的减压程序

MBSR是一个干预程序,适用于有很多身体和心理状况的患者。这个程序设计是一个八到十周的课程,一周一次。课程包括:冥想练习,瑜伽练习,小组讨论和练习,以及个体支持。此外,参与者被要求在家练习冥想(每天40到60分钟)。大多数程序都包括密集的正念冥想(一天到几天)。endprint

該程序最初是作为一个慢性疼痛患者的附加治疗。在过去的几年里,它已经测试了各种疾病,目前给有风险或被诊断为癌症,心脏病,慢性疾病或疼痛的患者,和纤维肌痛、肠胃病、高血压、哮喘、皮肤病的人提供预防性治疗。它还适用于各种心理症状,如压力,抑郁、焦虑、恐慌、睡眠障碍或疲劳的患者。

许多临床试验已经显示出MBSR能改善疾病,增加幸福感。一些研究开始调查是否MBSR能提升正念。结果表明,确实导致特质正念的增加。

4 讨论和结论

本文认为有三个方面的概念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趋同:定义,干预中自我调节机制的集中性,以及它们对健康和幸福的影响。然而,它们之间的比较表明,这两个学派的思想有所不同:

借鉴的哲学:卡巴金吸收了佛教思想,而兰格的观点被认为是西方科学观。

正念成分:兰格的模型基于创新的认知属性,而卡巴金多层次构建似乎强调元认知过程和调节。

目标:兰格的干预措施旨在提高认知表现和健康,卡巴金的干预是治疗取向,目的是减少躯体疾病症状和心理困扰。

正念意识的目标:在操作性定义中,兰格强调外部刺激的意识,而卡巴金解决内部和外部刺激。

理论范围:卡巴金的结构比兰格的范围广。分析纳入卡巴金模型的正念特质,发现它包括12种,其中有一个(开放性)似乎与兰格模型重叠。虽然兰格确实已经扩展了她的构建,但也可以说,兰格的构建是卡巴金多层模型的一个子结构。

概念关键词:卡巴金的模型把正念认知特点与冥想结合。相比之下,兰格的概念没有整合这个特点。

测量工具:虽然这两个研究团队都测量特质正念,卡巴金的同事经常使用FFMQ,其比兰格的LMS和LMS14范围更大、更全面,因为LMS和LMS14把重点放在FFMQ两个特殊的子结构上。

受众目标:卡巴金的工作主要是对临床患者进行操作,兰格的目标群主要是健康的孩子或日常生活中的成年人。

诱发正念的干预措施:卡巴金的正念减压冥想作为一种治疗方案,需要长期的日常练习。兰格的简短干预是指导性的,短暂的,不涉及持续地练习。

干预的机制:两种正念干预的认知机制比较表明,注意的自我调节是这两种正念干预类型的核心机制,然而,MBSR涉及额外协作的元认知机制。

干预的结果:卡巴金的冥想是为了提高正念倾向,兰格的指导干预是为了引发正念状态。

如上所见,两种思想在几个关键方面有所不同。相比兰格,卡巴金的模型呈现更多的细节和广度。尽管有这些差异,正念和正念的定义,测量和干预都是清晰的,它可以提升心理方面的健康和改善健康人的机能,以及缓解临床患者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障碍。更重要的是,研究结果表明,自我调节过程是两种干预类型的核心,并中介了正念干预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Baer,R.A.,Smith,G.T.,Lykins,E.,Button,D.,Krietemeyer,J.,Sauer, S.,Walsh E.,Duggan,D.,& Williams,J.M. (2008).Construct validity of the 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 in meditating and nonmeditating samples. Assessment,15,329-342.

[2] Beckmann,J.,& Kellmann,M.(2004).Self-regulation and recovery: Approaching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of recovery from stress. Psychological Reports,95, 1135-1153.

[3] Bohlmeijer, E., Prenger, R., Taal, E., & Cuijpers, P. (2010). The effects of MBSR therapy on mental health of adults with a chronic medical disease: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68,539-544.

[4] Brown,K.W.,& Ryan,R.M.(2003).The benefits of being present: Mindfulness and its role i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84,822-848.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