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吕明磊 管亚军
摘 要 大学生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高校作为创新创业青年人才输送和培养的组织,在履行传统四大职能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因势利导、纵横有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可以规模化、系统化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助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 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8.083
The Research of Building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by Universities
LV Minglei, GUAN Yajun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
Abstract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the fresh troop of promoting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four functions, universities can also assist student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on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systematically and on a large scale by constructing a comprehensive and flexible education system. Universities boost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through supplying youth talents as results.
Keywords Universitie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he education system
李克强总理在我国首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时曾指出:“学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也要投身创新创业、提高实践能力。”近年来,针对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学生,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诸如税收优惠、贴息免息贷款、免除事业性收费、享受弹性学制等。然而在诸多优惠政策的激励下,作为创业大潮中“初生牛犊”——大学生,在创业人群比例和创业成功比例方面的提升却并不显著。作为学生与社会纽带和教学改革探索者的高校,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积累和实践技能培养的义务,帮助应对大学生在创业中面临的障碍,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根在高校的土壤。
1 大学生在创业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党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支持,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在创业道路中上仍面临着现实困难,阻碍着大学生创业激情的挥洒。
1.1 缺乏完善的創新创业教育和培训
高校教育是大学生创业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来源。如美国的创业教育贯穿从小学、初中直至研究生的整个正规教育过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以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开端。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基地,当前国内各高校虽然也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但由于受办学理念和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将创业教育上升到应有的高度。在教育对象上,很多高校只是将创业教育列入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部分,主要面向毕业生,而没有将其融入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在教育师资方面,高校教师大多是学术出身,普遍缺乏创业亲身经历和实践能力;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创业教育课程所占的比重低、课时少,有的甚至没有列入培养计划;在教育方式上,偏重于理论教育,如向大学生灌输创业的意义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等,缺乏对大学生创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地方政府开展的创业培训活动层次总体上还比较低,培训内容对大学生的针对性也不强,而且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难以收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1.2 缺乏良好的创业文化土壤
我国传统儒家文化强调安稳、守旧。虽然有很多案例通过自身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了创业成功,但全社会的创业氛围仍然不够浓厚。依然有不少家长及学生本人认为毕业后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才是端上了“铁饭碗”,只有找不到好工作的人才去创业;非应届毕业生更应该以完成学业为主要任务,休学创业是“不务正业”等等。同时,“以成败论英雄”的社会评价指标使大学生在放弃传统工作选择去创业时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担心一旦创业失败会被家人、同学嘲笑。
1.3 缺乏创业经验和技巧,市场嗅觉不足
大学生创业的知识储备主要来源于课堂教学,缺乏实践经历。当面临创业中一系列决策时,往往是纸上谈兵。在创业项目的选择、选址、运作方式等方面经验缺乏,盲目跟风,人云亦云。面对风起云涌的市场变幻,大学生的判断和抉择常常稚嫩和迟缓,书本的知识不足以支撑他们现实的能力需要。在人际交往中,大学生创业者常常还带有学生气和义气,缺乏变通和人际交往礼仪和技巧。
此外,我国当前社会整体的诚实信用意识还比较淡薄,各类违法违规、商业欺诈行为并不鲜见,一些人不以失信为耻反以为荣,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这对涉世未深、缺乏商场历练的大学生创业者带来了很大阻碍。
2 高校构建因势利导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方式
2.1 机制先导,方向精神指引
创业机制不仅仅指硬件层面上创业机构的建立,同样包含制度上的创业驱动机制、创业决策机制、创业管理机制和创业者评价激励机制等的构建。高校在原有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基础上,应逐步设立大学生创业创新指导中心,行使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引领、咨询、培训、服务、教学和管理等职能,负责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育的教学、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与考核、各类技能竞赛活动的组织实施、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平台的创建、以及校企合作的洽谈与审核等工作。此外,高校应当出台完善相应的创业管理政策,进一步改革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能,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对有创业创新意向的学生,从政策上给予平台、信息、决策、学制等方面的优惠措施,对于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管理、评价、激励、培训、指导、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高校从精神层面上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还要打破传统儒家文化中求稳守旧、不利于创业的思想上约束。创业思维包含三个方面:心理学层面的创业意志和创业个性,是创业的心理基础;哲学层面的创业观念和创业设想,是对于创业的理性思维结果;行为学层次的创业品性和创业风格,是创业的行为模式。高校应围绕创业精神的核心“以有限的资源追求无限的理想”多层次开展工作,培育学生哲学、心理学、行为学层面上的创业精神。
创业精神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高校要大力弘扬创业成功案例,用身边的例子来鼓舞、通过联系民间商会、行业协会、各种服务性社会中介组织等组织,为创业提供多种服务;要培育、完善创业者的创业人格,形成积极、健康的创业心理素质。个性特征对于创业者来说非常重要。严谨自信、不屈不挠等进取型的创业精神特质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2.2 教学主导,知识结构完善
课堂教学是大规模培养高校学生创业知识的最高效方式。当前尽管众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创新创业类的相关课程,但课程体系建立的并不完备和规范,对于创新创业的内涵领悟得并不精准,专业教育与实际脱节。高校要开设贯穿大一至大四的创业通识课程,让学生早早确立职业规划,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在创业指导类课程之外,高校也要重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选修通识课。创新意识并不是无源之水,它需要物理、化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为来源,需要法律、社会、政治等方面知识作为支撑。专业知识是学生创业灵感的重要来源。高校可修订灵活自主的培养方案,设立创业类课程模块。在专业课程上,可以设置相关的选修课与必修课,破除学院、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以案例、实践、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授课。在课程设置上,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应当相结合,课时合理分布。选拔有创业意向及相关特长的学生参加“挑战杯”、“创青春”等创业创新竞赛。
2.3 专题辅导,技能技巧培育
对于在创业通识教育基础上涌现出的创业意向强、有突出条件或已有创业萌芽的优秀大学生,高校可以整合资源其进行专题辅导,集中力量助推他们完成从“创业潜在力量”到“优秀创业者”的转变。传统的“导师学徒制”指导方式可以被借鉴。高校可以聘任政府机关、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知名校友来担任创业大学生的导师。相较于高校教师、社会中创业成功的优秀人物对于学生更有说服力,来自现实的成功案例更有引导性和启发性。同时,这些社会人士具备丰富的创业经验、更能从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资源管理、创业风险应对、团队建设和激励等专题上提供指导和帮助,分享心得。相较于高校教师知识层面上的传授,创业导师的专题辅导更有现实性和针对性,更能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过渡,极大地提升創业的实战技能,降低学生初入社会进行创业过程中的不适感。
2.4 实践引导,能力素养提升
高校在培养具有创业精神的人才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在讲授创新创业必备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多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是创业创新活动的主体,高校要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师单方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水平的唯一标准。营造、创立学生进行综合动手试验的外部氛围,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以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对社会竞争的适应能力。通过设计适当的创业实践内容,培养学生对机会的洞察力、对风险的容忍力和对失败的适应力;通过相应的互动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交礼仪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合,培养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以平常心看待创业过程中的得失。在学分认定上,高校亦可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如可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成果、发明专利、各类竞赛奖项、创新创业类论文等抵扣培养计划里相应课程的学分,鼓励广大学生将更多的学习重心转向创新创业活动。
在创新创业的大潮中,高校和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要认真贯彻、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育融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大力培养高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树苗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土壤,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符周利,陈烨.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建设中高校主体职能的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120-121.
[2] 梅伟惠,徐小洲.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难题与策略[J].教育研究,2009(4):67-72.
[3] 王静.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1(1):27-32.
[4] 叶宗波.基于胜任特征有效开发的大学生党员就业创业帮扶机制建构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1(1):145-148.
[5] 徐小洲,梅伟惠,倪好.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5(1):45-48.
[6] 苏益南.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结构维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17-121.
[7] 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41-4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