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刘欣
摘 要 道德人格是人格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格教育则以道德人格为理论基础。在现今社会,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互联网的负面效应,致使部分大学生道德人格方面出现自主意识缺乏,重利轻义以及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等消极现象。因而,如何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道德人格成为摆在道德教育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培养大学生道德人格的机制入手,探索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人格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道德人格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8.003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 Personality
LIU Xin
(Pass College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520)
Abstract Moral personality is the core content of personality education, and personality education is based on moral personality. In modern society, because of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ocial environment, family environment and the Internet, resulting in some aspects of moral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lack of self-awareness, materialistic and moral cognition and moral behavior is not a negative phenomenon. Therefore, how to cultivate the positive and healthy moral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 practical problem in the face of moral education.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mechanism of cultivating moral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xplores ways and means to cultivate good moral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moral personality; training strategy
在構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理想道德人格的培养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与此同时,社会的飞速发展给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现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人格的方式方法,突出其重要意义。
1 道德人格的概念
关于道德人格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伦理学研究的人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道德人格指每个个体在社会道德关系中建立起来的合乎道德规范的规定性,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应该具有的,同时也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受到他人的尊重的一种特殊规定性。狭义上的道德人格则指的是个人的品格,是个人的价值和品质的综合。
2 大学生道德人格存在的问题
2.1 自主意识缺乏,道德依赖性强
现在部分大学生的自主意识较为缺乏,且依赖他人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教师监督的依赖。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不是增强自身的学术能力,而是为了应付考试。二是过于依赖他人和集体。做事情不是出于自己想做,而是因为大家都这样做,怕自己“落单”而盲目跟风。种种情况都说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并非出于自身的道德自觉,具有依赖性。
2.2 自我意识强烈,重利轻义现象时有发生
部分大学生在“义”、“利”关系的理解和践行上存在问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过分追求物质享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传统美德在大学生中渐显“落伍”,取而代之的是铺张浪费和贪图享乐等不良作风。不少大学生在生活中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特备注重个人利益,逃避甚至拒绝参加集体活动,有人即使勉强参加也要考虑自己能获得什么利益。有少数人更是被物质欲望所蒙蔽,使用不正当甚至违法手段谋取钱财,最终走上犯罪道路,这些现象都令人震惊。
2.3 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脱节,言行不一
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是令人满意的,但是也存在着言行不一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都停留在“是什么”这一层面,却在“为什么”“怎么做”等方面缺乏认识;在人生观方面,部分大学生认同坚持不懈、顽强拼搏、努力奋斗的积极人生观,同时,他们又缺乏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行动表现;在道德品质修养方面,他们认同应当把道德作为行动指南,但在实际行动中却缺乏相应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在处理与他人关系的问题上,大多数学生认同“舍己为人”的理念,反对“损人利己”,而在实际交往中却更注重个人利益得失,甚至存在不惜牺牲他人利益的行为,这些现象都令人担忧。
3 影响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因素
3.1 社会环境
环境对人格的养成具有塑造功能。现如今,我国社会正处在深化改革的特定时期,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着重大变革,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日益显现。市场经济这把“双刃剑”,一方面冲击了旧制度和旧观念,为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塑造奠定了基础。但另一方面,它的负面效应也是显而易见的,个人主义趋势日益明显。是非不分,善恶不明的德行四处扩散;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不正之风日益滋长;从严治党以来,权利寻租、贪污腐败等现象得到很大程度的遏制,但是种种不良社会现象依然对大学生人格发展产生着负面作用。endprint
3.2 外来文化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多元文化的冲击与碰撞,很多大学生容易陷入复杂的文化环境以及价值取向的困扰中。随着“弗洛伊德热”、“尼采热”等文化热潮的冲击,西方价值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这其中不乏西方人重视个人奋斗、富有探索精神等进步的价值取向,也有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的价值观,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识别、正确把握外来文化的影响,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3.3 互联网的负面效应
在现代社会,互联网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部分大学生出现沉溺于网络无法自拔的行为,虚拟环境给大学生造成的认知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这个完全开放的信息载体给大学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学生可借助互联网获取有用信息,当然也可能会接触各类垃圾信息。与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相比,社会网络道德建设较为滞后,这一系列因素使得互联网的负面效应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
4 大学生良好道德人格的培养策略
4.1 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社会道德环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进行了24字的具体阐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它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标志着我国思想道德建设意识的觉醒,以及国人对社会规范和价值指引的重要性有了共识。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离不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理解和生活实践。作为一种规范性要求和精神塑造,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具有塑造、指引、规范和强制作用。同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全社会各阶层不断内化和吸收,这是一个不断贯彻的过程,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践行才能完成。正如***主席所说: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①
4.2 重视学校引领作用,加强校园道德文化建设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加强学生的理论教育,以此作为加强大学生道德人格建设的行动指南,引导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我国中华民族几千年发展中造就了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代表的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重视爱国精神和团体精神、重视国家兴亡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因此,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中国传统道德人格理论中的精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大学生良好道德人格的塑造起着导向、规范和激励作用。学校可通过校园的宣传画廊、板报墙报、自办报刊、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网等多种载体,构建优美、文明、健康、有序的校园环境,营造积极进取、弘扬正气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并以此来感染、熏陶大学生,从而使学生的道德人格得以升华,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人格的养成。
4.3 加强大学生的道德实践,增强自身的道德自律意识
道德人格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不可一蹴而就。要想成为道德上不断完善的人,就需要经历长期的培育,其实质是道德主体自身弃恶扬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反思,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大学生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发现缺陷,克服不足,成为一个道德上不断努力、完善的人。同时,要积极培养学生慎独自律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并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良好的道德人格并非与生俱来,也不是单纯依靠理论知识就可养成,而是需要在主体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形成。因此,学校教育应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道德实践活动对个体道德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课内理论探讨活动与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举办报告会、讨论会、文艺汇演、知识竞赛等活动,既从大的文化环境上进行宣传,也从具体的思想内涵上进行内化。二是组织集体活动和鼓励个人独立活动相结合,帮助学生养成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处理好学习和生活的关系。三是注重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產生合力,在寒暑假期间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国情、省情和民情,引导学生总结经验,理性认识社会,加强自律,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
注释
① 徐京跃,霍小光.***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光明日报,2014.
参考文献
[1] 欧阳霞.论柔性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0.
[2] 杨业华,符俊.十八大以来***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探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