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李瑾
摘 要 针对当前非电类工科专业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根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及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从教学内容和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 电子技术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7.058
0 引言
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于2011年9月被列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电子技术”课程是该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中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它分模电和数电两大部分,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其應用也越来越广泛。据统计,非电类工科本科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遇到的有关电子电路的问题已超过其总工作量的1/3。[1]很多毕业生工作后都感觉到在学校所学的电子技术内容较少,动手能力不强,不能进行简单的电子线路设计。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目标,对能源与动力工程这样一个非电类工科专业的“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1 优化教学内容和体系
对于电类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门课程的总授课学时数超过120,并且在开课之前学生已学过了电路基础课程。而对于能动专业,模电和数电两门课程被合并成为电子技术课程,总学时数仅有56,常常被认为是副课。由于能动专业电子技术课程课时少内容多,因此我们删减了一些理论上偏深的较抽象内容和陈旧知识,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电子工程性思维方式,[2]即抓主要矛盾,让学生掌握“估算法”、“小信号简化模型”和“非线性电路线性化”等分析方法。
1.1 注意各知识模块之间的联系与渗透
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各知识模块的讲解都不应是孤立的、相互割裂开来的,而应让学生搞清楚新知识跟原来所学的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使其对所学知识有更深更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另外,“电子技术”课程在授课安排上也是先模电后数电分开讲授。随着新电路、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不仅在同一电路系统中常常同时有模电与数电两种技术的应用,甚至在一个功能器件中也能体现出模电与数电技术的相互渗透与融合。[3]
1.2 增加新技术、新电路的介绍
由于学时有限,以前“电子技术”课程中新器件、新技术等内容往往介绍很少,而这部分内容恰恰是与实际结合最紧密和实际中应用最多的,所以有必要在教学中强化这部分内容,补充一些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新型的集成芯片的知识等。
2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
“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多且难度大,为了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知识,切实提高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根据课程各部分内容的特点和难易程度,灵活运用教师主导教学模式、学生主讲教学模式和探究式教学模式,既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1 教师主导教学模式
教师主导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师主讲课,教师要对教学环节精心设计:(1)在教师主导下,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发现和创新。(2)既教书又育人,重视素质教育,努力实现情感方面的教学目标。注重自主探究的过程而不是探究的结论,在引导学生体验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2 学生主讲教学模式
具体做法是先将全班同学分成5~8个小组,教师选取一段比较简单的内容,要求每个同学提前预习该部分内容并收集资料,然后每个小组由组内同学合作,共同制作完成一个多媒体课件。课堂上指定一个小组,由该小组派一名同学针对该部分教学内容使用做好的课件来给全班同学上课,欠缺的地方由其他同学补充。之后教师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进行指导,对学生的讲课作简短点评并给出自己的课件以供同学们比较、学习并加以完善。课后教师还对每组制作的课件进行评分并计入平时成绩。下次就指定另一个小组,如此轮流进行。
该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课前学生进行了预习,课堂占用的时间少,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该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协作能力。
2.3 探究式教学模式
“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多、应用性强,教师可选择一些能够体现学科前沿和跟电子技术应用有关的小专题作为探究学习的内容,这些内容也是没时间在课堂上讲解但又要求学生了解的知识。教师规定好探究学习的时间,由学生自学,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查阅并整理有关资料,互相交流讨论并总结,之后每个同学上交一篇跟该学习内容有关的小论文,由教师对论文进行评阅并对同学们的探究学习进行总结,将论文分数计入平时成绩。
这种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也为后面的毕业设计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由于“电子技术”课程学时少、内容多、难度大,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主导教学为主,而将学生主讲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作为教师主导教学模式的必要补充,而且这三种教学形式应该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本课程所用教材为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由寇戈和蒋立平编著的《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根据课程各部分内容的特点和难易程度,“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见表1(以第3章:放大电路基础为例)。表1中,(1)表示教师主导教学模式,(2)表示学生主讲教学模式,(3)表示探究式教学模式。
另外,在课堂讲授中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内容可结合习题讲解,组织学生自学并对有疑问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实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另外当堂布置一定量的习题及思考题,给出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法。[4]
3 结语
本文针对基于卓越计划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探讨了“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今后我们将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在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以更好地实现应用型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谢守勇.非电类工科专业“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4):288-290.
[2] 王志军.非电类理科专业“电子技术”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9.6:115-117.
[3] 曹庆年,强琳.非电专业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究[J].石油教育,2000.8:18-19.
[4] 葛微,刘云荣,蔡立娟,詹伟达.非电专业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教导刊,2013.6:180-181.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