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对位视角解读《印度之行》中菲尔丁形象的殖民思想

时间:2024-05-18

于丹

摘 要 爱·摩·福斯特是二十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印度之行》自发表以来,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菲尔丁是小说文本中典型的人物形象,运用萨义德的对位阅读批评理论,可从另一角度观察到福斯特的帝国主义情节,因此,从对位视角重新解读这部经典著作很有研究意义,不仅探讨文学与帝国主义的共谋关系,也呼吁文化的全球发展。

关键词 对位阅读 印度之行 菲尔丁 殖民思想

Abstract Ai Mo Foster is one of the greatest novelist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His masterpiece, "the trip to India," has received extensive attention from the critics since its publication. Fielding is the image of the text of the novel typical characters by Edward said reading criticism on the theory, observed Forster's imperialist plot, from another point of view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ara re interpretation of this classic work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not only to see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the imperialist, also called for global development of culture.

Keywords contrapuntal reading; India Trip; Fielding; Colonial ideology

二十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爱·摩·福斯特颇负盛名的代表作《印度之行》自问世以来,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印度之行》被很多评论家颂扬为反殖民的小说,肯定其在印度独立中所起的政治作用。二十世纪初期,福斯特就能够同情殖民地人民的苦难,试图联结他们,这与随后蓬勃兴起的后殖民理论不约而合,自然使我们读者大赞他的人文主义胸怀及远见卓识。然而,福斯特本人却极力回避这部小说的政治意图,声称“不是关于政治……,而是关于人类对一个更为持久家园的追求”。

这部作品十分复杂,涉及很多主题,且带有神秘色彩。福斯特表面上跨越种族矛盾,探索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实则是,我们若把文本放在当时的整个历史背景下去分析,作者是无法完全摆脱他的帝国情节和殖民身份的,长久以来的欧洲中心主义思想对西方人的优越意识的影响根深蒂固。倡导民主的福斯特也不例外,他在小说中想要坚持的反殖民思想,可能在他毫无意识地状态下,就会有意无意地排挤并镇压反殖民的他者声音,流露出殖民思想。重读经典,深入领会字里行间的隐匿话语,小说其中的政治内涵彰明较著,处处暴露出文学与帝国主义的共谋关系。

1 福斯特与《印度之行》

爱·摩·福斯特(1879-1970)是英国二十世纪著名的小说家,在现代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美国文学批评家莱昂内尔·特里林在其《爱·摩·福斯特》一书中谈到,“对我而言,福斯特是唯一一位其作品被我反复阅读而又健在的小说家,每次读完他的作品,都赋予我一种又学到一些东西的感觉,这是其他作家所做不到的”。这一评论毫不夸张,福斯特的作品就是这样值得我们反复深入地探究,他能够敏锐地察觉到当时社会的巨大变化,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清晰可见他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个人解读。

《印度之行》是他最为重要的一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福斯特通过对不同地域、人物和宗教的描写,密切关注印度本土人民与英国殖民官员之间种族不和的焦点,试图探析不同文化共存局面中所固有的矛盾冲突及最终的失败结局。

福斯特始终探究人际关系和人文价值,他一生的文学主题都是在寻找人与人之间、人与自身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融洽。福斯特认为,西方现代文明的根本问题是他们发育不良的心,这让他们丧失了人类的本性和真实的价值观,他的作品风格就是嘲讽、批判在海外殖民地的英国官员,殖民者粗鲁傲慢的行为在《印度之行》中历历可数。

2 萨义德的对位阅读批评理论

爱德华·萨义德被公认为是当代文学理论的先驱者,也是后殖民批评理论的开创者,他敏锐地洞察到音乐与文学评论之间的蛛丝马迹,创造性地提出了重读经典名著的对位阅读批评理论,并尖锐地剖析了文化与帝国之间的隐秘关系。萨义德指出,“大多数人主要意识到的是一种文化、一个背景、一个家,流亡者至少意识到两个,这个多重视野产生一种具有同时维度的意识,借用音乐的一个词,即‘对位法”。对位阅读法,是把文本与当时的文化历史背景、现在的评论语境以及相关的地理空间相结合,以展示不同文化之间平等对话、历史交叠的关系。

萨义德这样界定社会意识形态与文学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文化成为了一个舞台,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他不仅关注宗主国的历史,也非常关注被压迫民族的历史,反抗的话题始终出现在萨义德的批评话语中。他认为,殖民反抗一直伴随着帝国主义扩张,他把被忽视的、边缘的历史重新带入文本,建立文本与社会的紧密联系,以揭示隐藏在文本中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萨义德的文学评论即是文化反抗的一种形式。

传统的文学评论把被殖民地看作是背景,用来衬托主题,是落后、处于从属地位、毫无发言权的他者。对位阅读法则是把地理、经验和社会空间三者有机地与叙述结合在一起,把他者反抗的声音反映得淋漓尽致,倡导不同文化间的平等对话。萨义德认为,文学评论分析应该是对人类历史的详细阐述,要为之负责,对位阅读理论不仅告诉读者怎么读,更告诉读者读什么。“我们的讨论必须包括互相重叠的土地、男人與女人、白人与非白人、宗主国与边缘地带的居民所共有的历史、现在和将来。这些土地与历史只能从整个人类世俗历史的角度来看待”。

3 从对位视角解读菲尔丁

福斯特在对待生活和人际关系方面,始终坚持自由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观点,他坚信人类和人类行为的至高无上,以及其道德意义。“唯有联结”是福斯特信奉的箴言,他要求个人内心与外部世界的联结,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联结,身体与精神的联结,他还要求人与社会应该是合而一体的。这也正是福斯特为什么在《印度之行》中锲而不舍地追求在印度与英国之间建立纯洁友谊的原因。为了让读者更够深入读到文本背后的内容,倾听真正的他者声音,本文选择菲尔丁,一个正面的西方人形象,也是在小说所有的人物当中,最能代表福斯特本人个性的一个人物形象,作为分析对象,解读福斯特隐匿在文本中的殖民思想。

菲尔丁是福斯特的代言人,他把世界看成是可以通过互相尊敬、礼让和智慧串联起来的一群个体,是作者眼中完美理想的西方人形象。他摈弃所有的偏见与歧视,与其他英国人的态度背道而驰:他尊重所有殖民者鄙视的印度知识分子——哥德博尔教授;他团结曾经学习西方医学的阿齐兹医生;他还在鹊桥会上安慰印度朋友们……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福斯特把宽容和富有同情心看作是事关紧要的关键问题,他理想的人类特点就是真实坦率和善良友好,由此,福斯特精心刻画了菲尔丁这一人物形象,近于完美,但实际上,他不过是采用更加隐蔽的描写手段而已。

菲尔丁,虽然表面上尊重印度,与其他殖民官员的表现大相径庭,但仔细分析他的言谈举止,会发现许多自相矛盾之处。他评价阿齐兹是个愤世嫉俗、毫无能力的家伙,经常由于胆小懦弱而嚎啕大哭;他认为聚集在一起营救阿齐兹的印度各教派人士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他把印度人民正义的游行示威看作是荒谬混乱的;甚至是哥德博尔教授也只是一个贪吃鬼……

马拉巴山洞事件之后,菲尔丁是公开站在阿齐兹一边,帮他洗刷冤情,但同时,他“懊悔支持了他们。他想悄然离开印度,不留踪迹……他担心被称为‘反英分子与‘煽动叛变的家伙,这些称号不仅会给他带来烦恼,而且会大大影响他的功利”。由审讯阿齐兹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让菲尔丁不再对印度痴狂,他选择暂时离开印度。在回英国的途中,他倍感清爽,有重新振作的欲望,他彻底意识到:在印度的日子里,整个世界都是混杂无序的,只有在欧洲,才存在有条不紊的理性。菲尔丁“对自己过去的英雄行为已经开始感到震惊,如在今天,他还会为了一个偶然遇到的印度人的利益而公然蔑视所有自己的同胞吗”?这时,菲尔丁彻底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英国人,他属于自己的民族,他来印度的目的就是为了拯救这个落后、不开化的民族。三年之后,当菲尔丁和阿齐兹再次相遇的时候,两位昔日好友再也回不到从前了,因为他们始终跨越不了殖民主义这道障碍。阿齐兹认为“印度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任何外国人都应该赶出去”!但菲尔丁不能理解他的这位好朋友。在小说的结尾,二人各奔东西的场景表明他们友谊的结束。

菲尔丁是一位大学校长,是一位教育者,实际上,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代表大英帝国的文化使者,只是被福斯特刻意掩盖、美化打造过而已。他在印度各地开办学校,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帝国主义的统治意识形态。他推行一系列完整的教育体系,是为了悄无声息地巩固大英帝国的侵略统治。直至今日,英语仍然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可见文化侵袭的影响和力量之大。包括菲尔丁在内的英国殖民者,不仅对印度实施殖民统治,采取经济剥削,而且开办学校,压制印度传统文化。接受了西方教育的印度当地人在两种文化之间游荡,不知所措。他们被洗脑,甚至被西化,他们逐渐崇尚西方,认同自己的卑微身份。总之,殖民统治给印度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作为一名生活在殖民扩张年代的英国作家,福斯特是不会超越其西方文化的民族优越感,去正视印度和印度人民的。他欣赏东方文化的神秘,但又留恋西方文明的理性;他对反抗英国压迫的印度人民表示同情,但又对大英帝国的卓越辉煌展露渴望。从福斯特对小说主要人物的选择就能看出,以菲尔丁为首的英国人,始终凌驾于印度人之上,无论是在形象上,还是语言上,都巧用对比手法衬托二者的显著差异。作为殖民帝国的人文主义者,福斯特根本不可能彻底分析出造成英国殖民主义者与印度人民之间的矛盾所在,只能依赖于人性和道德的改善。 菲尔丁,一位来自英国的教育学者,虽被刻意打造成追求平等正义、跨越种族隔阂的正面形象,但始终是西方的话语,是殖民者的权利意识。他与阿齐兹友谊的破裂充分表明:在殖民背景下,英印两国人民不可能平等对话,更不可能成为朋友,因此,通往印度之行的途中是不会存在一条真正的路的。

4 结语

我们运用对位阅读批评理论,重新解读《印度之行》,通过对菲尔丁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显然看到了福斯特的帝国主义意識。若重读同时期其他经典著作,也会毫无例外地发现:我们一向仰仗的西方主流作家们,都沉醉于对各自帝国情感的抒发之中。他们不了解甚至没有去过东方国家,随心所欲地丑化东方他者,唯一可以对殖民地进行描写的,就是落后野蛮的形象,这正是招致西方帝国镇压和控制东方的理由。他们也从不呼吁放弃殖民地,因为地理的侵占是帝国的终极目标。如此循环,这些小说家们肆意编造关于对东方的描写,有关殖民地及被殖民者的恶意丑化,已经被读者普遍接受和(下转第170页)(上接第165页)认可。他们在创作中反复重复殖民主义、帝国霸权的谎言,力图证明西方统治东方的合理性。

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盲目地崇拜小说家和表面地解读文学作品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应该“创造一种新的全球文化,这种文化必须既不是西方的,也不是过去的……只有创造一种既普遍又特殊的新文化,才能克服文化主义霸权”。 运用对位阅读批评理论,客观历史地重新解读经典作品,剖析文化与帝国主义之间的隐秘关系,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文化任务,我们要彻底颠覆帝国的文化霸权,建立真正百花齐放的全球文化。

€L芸翁庀钅浚罕疚奈?016年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对位视角下爱·摩·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的殖民思想及现实意义研究》(项目编号:J16WC2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Colmer J,E.M.Forster:The Personal Voice[M].London:Routlegde & Kegan Paul Ltd, 1975:156.

[2] Lionel,T. E. M. Forster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3.

[3] Edward,W.S. Reflections on Exile and Other Essays [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186.

[4] (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前言4、82.

[5] 张伯香.英国文学教程(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362.

[6] (英)福斯特.印度之行[M].杨自检,邵翠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94,364,368.

[7] (美)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M].王宁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前言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