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工学研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及质量评价

时间:2024-05-18

毛林 王永红 成维莉 程涛

摘 要 高职教育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转型、产业调整,推进内涵式发展,增强高职教育服务发展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及其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高职专业导师制是高职人才培养的创新形式,符合了这一新常态化要求。分析了高职专业导师制的关键环节与核心问题,探索和实践了高职工学研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及质量评价,并对高职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导师制 人才培养机制 质量评估与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0.020

Training and Quality Evaluation of Engineering Research Professional

Tutorial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MAO Lin, WANG Yonghong, CHENG Weili, CHENG Tao

(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 Taizhou, Jiangsu225300)

Abstrac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must "take the market as the guidance, take the quality as the center”,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dapt to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promote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enhance the ability to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innovation 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normalization. The key link of higher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tutorial system and the core problem,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eacher evalua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tutorial system problems and summary.

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utorial system;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quality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高职教育历经多年规模扩张,进入内涵建设时期,经多年探索实践,形成了工程教育、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为典型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十二五”期间与即将到来的“十三五”,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将持续下去。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质量为中心”实施内涵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服务于经济与行业发展的需求成为常态化。专业导师制采用专业指导式与技术传授式相结合的专业导师制培养形式和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职专业导师制以应用型大学导师制度为标本,引入其典型成功经验,探索实践出一条院校发展、企业发展、人才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多方共赢的人才培养机制。高职专业导师制的实践取得初步成效,并起到了示范效应。

1 高职专业导师制的关键环节

专业导师制为人才培养系统工程,高职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的推行依赖于校企联盟的重视与决策,依托于决策管理部门给予的政策支持,并通过行政部门明确职责、分工协作、通力配合,制定一系列配套制度,构建服务保障体系,形成高职专业导师制机制。包括:顶层制度设计、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实训基地、教学模式、教学平台、技能培训等相衔接的诸多环节,在各环节实施一系列改革举措,形成自上而下、环环相扣、互动牵制的链条,链条上各环节紧密联系、措施配套,使其产生良好的运行效果。

顶层制度是支撑专业导师制的基础条件,通过顶层制度设计形成一系列配套制度,作为专业导师制实施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性框架。包括专业导师资格认定、导师工作机制与教学评价、学生综合能力与就业质量标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重大制度政策。行政管理部门以制度框架为指导,提出导师制实施的配套制度和办法,教学、科研单位制定导师制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涵盖导师制培养方案、师资团队组建、课程建设规划、实训基地与导师工作站(室)建设、教学资源平台开发、教学与技能培训等实施细则。下属教学单位需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特点、师生比例、教学平台等综合因素,来决定高职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实施的力度和范围。

2 高职专业导师制的核心问题

导师制与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同为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不同的是,与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的通才培养的普适性、大众化特征相比,导师制注重个性化定制培养,主要面向行业企业一线技术能手、骨干力量和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对象一般是一定条件范围内的受教育者,比如特长生、优秀生和拔尖学生。与导师制特征相适应,专业导师制的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专业导师制的配套制度、实施要求、实施途径及培养质量评价等环节中。

(1)政策制度的宽口径。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是承担专业导师制教学实践的主体,学生是接受导师制培养的客体,由于不同专业的师资力量不同,学生个性存在差异,行政部门的制度应是宽口径的,尽可能给予教学、科研单位更大的自主权,方便灵活地安排专业导师制实施计划。

(2)基础设施的配套和完善。以行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规划校内导师制工作站(室)、企业导师工作站、校内外实训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新企业加入校企联盟,巩固强化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共建、共管机制,建立和改善导师制培养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开展导师制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和环境。

(3)组织与实施的灵活性和自主性。遵循导师资格认定原则选择专业导师,实施激励政策措施,鼓励教师争取教科研项目机会,激励更多教师承担专业导师。专业导师在选择培养对象上,拥有更强的针对性、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掌握师生比。安排导师制学习、实践、工作及研究任务,在开发导师制课程与教学资源等方面给予更多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4)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多元化。针对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双方共建评价机制与信息反馈两大机制。建立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多方主体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机制,研究硬性评价指标和内涵评价指标相结合,设定系统化、动态化评价综合指标。研究科学化、系统化评价方法,使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分析研究评价内容与反馈信息,诊断评价内容的合理性,发现评价中的偏差,针对性地对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监督和指导,健全高职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3 工学研专业导师制培养机制运行

3.1 构建制度体系

我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与近40家合作企业成立校企联盟,通过顶层设计、配套制度、实施细则,共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工学研导师制人才培养机制。管理部门制定宽口径的导师制配套制度和办法,落实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持、专业导师资格认定、师生双向选择、导师工作制度、导师培训、绩效考核与奖励、导师能力评价等制度与办法。

(1)专业导师资格认定。择优选用有敬业精神、科研水平强、创新能力强的教师,纳入到专业导师资源库。(2)师生双向选择。以重点专业、优先发展学科为核心,选拔特长生、优秀生和专业积极分子为培养对象,培养拔尖人才,配备优秀专业导师,确定师生配比,师生之间双向选择,引导优秀生、特长生学习,促进提升专业特长与个性发展。(3)导师工作机制。制定专业导师制“工、学、研” 各阶段任务,组织专题讲座、小组专题讨论、技能竞赛、专业实训、课题研究、项目开发。(4)专业导师培训制度。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深化行校企合作,进行业务知识、专业技能培训和交流,提升导师业务水平。(5)绩效考核与奖励。形成集学生专业学习与指导、专业实践、技能竞赛、科研项目、社会服务、实习与就业等成果为依据的导师绩效奖励体系。(6)导师能力评价。量化考核专业导师工作指标,实施专业导师评价、信息反馈,评定导师业务能力,作为衡量续聘专业导师依据。

3.2 搭建基础环境

校企联盟组织机构下的管理、教学、科研单位协作完成师资团队组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建设规划与导师工作站(基地)建设,搭建工学研专业导师制培养的基础设施平台。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完成重点专业、品牌专业、优先发展专业的导师导师制培养基础环境的建设任务。

3.3 工学研专业导师制实施

在校方政策、制度、资金支持下,以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研融合为平台,规划形成了一套面向培养行业企业拔尖人才、各具特色的工学研专业导师制教学实践的实施路径。人才培养划分为专业入门、学习与实践、职业拓展阶段三个教育阶段,专业导师针对特长生、优秀生、拔尖生个性特征,保持师生双向互动与交流,为其安排不同阶段的个性化学习、实践、工作、研究任务。

4 工学研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4.1 人才质量评价指标

为衡量和评价培养质量,学校成立人才质量评估评价领导小组,分析论证行业企业外部需求与校方的内部需求,确定其人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进行工学研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4.2 人才质量评价方法

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方法通过主动获取明确提出的人才质量需求,并挖掘不明确的、潜在的需求,尽可能最大化地为行业企业提供“积极”的人才质量。采用QFD方法建立人才质量评价框架。通过三轮纵横两相规划(其中每个质量屋表示一轮规划),对外部需求与内部需求之间关联的程度和重要性进行需求分析,评价内部各度量指标贡献值,并考虑各项指标之间存在相互包含或矛盾选择关键性指标,来最终明确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见表1~表3。

4.3 评价结论

本校信息类专业2014届与2015届两届学生参与工学研专业导师制培养216人,占比37%。通过专业导师制培养,进行了系统的专业技能与实践创新训练,参与了技术开发、培训及服务。经对参与工学研专业导师制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工作一年内(2014届)及工作半年内(2015届)各项质量指标进行评分和统计。结果表明,参与专业导师制培养的学生,已成为企业用得上、信得过、留得住的高度接受及认可的合格人才。

5 高职专业导师制实施的若干思考

高职教育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培养和输送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来服务国家经济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创新驱动发展,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近三年我院工学研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实践进行系统地总结和梳理,按照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等高职教育发展要求,就新常态趋势下高职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校企深度合作是实施高职专业导师制的根本和立足点。以校企合作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促进校企对接,细化工作职责,明确分工任务,制定落实高职专业导师制政策制度,形成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有效衔接校企双方教学及其管理环节,增进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满足高职生成功成才的迫切要求,是高职专业导师制得以有效开展的根本。

(2)校企合作创新发展是高职专业导师制推进的驱动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成功的基石,创新校企合作发展机制,将大大推进校企一体化的深度和广度。通过研究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路径、校企文化融合等方面,结成稳固的校企利益共同体。同时,高职院校借力“以质量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的内涵式建设和发展,紧贴产业发展、校企深度合作、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实施骨干专业(群)、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的建设,吸引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企业加入校企合作联盟,提升企业主动参与高职专业导师制的热情,有效推进高职专业导师制的实施。

(3)强化管理、监督和指导是高职专业导师制实施成效的关健。完善师资队伍与创新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中心任务,是高职专业导师制顺利实施的坚实保障。完善人事制度,激励企业兼职教师主动承担或牵头教学研究、组织教学改革、教学实施及教学管理,企业教师教学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创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形式和手段,构建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开放课程,培训并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与水平。通过加强师资队伍管理、优化师资结构,以及增强对教学的监督和指导,提升教学质量,使高职专业导师制的实施获得显著成效。

(4)质量评价工程是高职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的指挥棒。在校企深度融合不断深入的形势下,质量评估与评价成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是高职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的指挥棒。质量评价内容涵盖硬指标和内涵指标,从硬指标的显性增长转向关注软实力提升。通过完善与优化质量评价机制,将校内评价、行业企业评价及社会评价有机结合,联合校企合作企业用人单位(尤其是影响力大的企业)和社会来组织开展教学诊改、人才评价,以企业标准为依据,通过结果评价、结论排名、建议反馈等评价内容,使教学状态监控常态化,推进高职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职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内涵及培养策略研究”(编号:2013SJD880014);江苏省教育厅2015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一聚一散两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 (课题编号:2015JSJG341,主持人:王永红),(苏教高〔2015〕13号)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s7055/ 201109/t20110929_171561.html, 2011-09-29.

[2] 吕忆松,李莹莹,尚建辉.国内外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教育教学论坛,2013(8):186-187.

[3] 杨润贤,张新科,王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视野下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11(6):11-14.

[4] 杨润贤,王斌,张宏彬.关于高职“专业导师制1+1+1”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1(26):62-64.

[5] 陈述.高职院校导师制的特点与运行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6):40-4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