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动力

时间:2024-05-18

黎明

摘 要 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关键期,动力和阻力也随之而来。国家层面对教师教育综合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地方师范院校应充分借助于外部动力、内部动力,推动教师教育转型发展,凸显教师教育特色,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转型发展 外部动力 内部动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0.029

On the Motive For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Local Normal Colleges

LI Ming

(Faculty of Education,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Qujing, Yunnan 655011)

Abstract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eacher education has entered the deep water area, the key period, power and resistance also followed. The national level of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reform of teachers of top-level design, local teachers college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external power, internal power,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highligh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 educa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 training.

Keywords teachers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external power; internal power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第一次把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写在五年规划之中,足见党和政府对高校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①这是我们党站在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为“十三五”时期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转型指明了发展思路和主攻方向。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转型以创新发展的理念,进行深度的探索与实践,持续推动地方师范院教师教育的转型发展。

云南目前仅有三所保留地方师范院校的高校:即曲靖师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楚雄师范学院。原来主要是师范类专科学校升本后而把“师范”两个字去掉,改为综合院校的有6所,如红河学院等,“虽然已变为综合学院,但其‘师范性仍然非常显著。”②我们来分析三所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索发展的动力。

1 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面临的问题

1.1 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每年有60多万名师范生毕业,但基础教育领域对师资的需求却只有25万,仅30%的师范院校毕业生进入基础教育领域从教。”③我们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2014年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情况的通知》和《2014年云南教育事业统计摘要》提供的资料,统计得到:

由表1看到,三所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进入基础教育领域从教人数的比例为47.47%。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同时也看到,52%以上的师范专业毕业生不能进入基础教育领域从教,供过于求的局面已经存在。东部地区许多中小学更喜欢招收综合大学的毕业生,认为他们研究能力和拓展能力都比师范院校毕业生更强。面对即将开始的教师资格考试,综合大学与师范院校的学生都可以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毕业生的优势在哪里?教师教育由招生规模量扩张的目标已经实现,但其人才培养质量,仍存在不少质疑。

1.2 基础教育教师学历的问题

资料来源:云南省高等学校2014年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云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制。

由表2可知,云南基础教育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只有0.66%,普通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为3.29%,这与发达地区相比具有较大差距。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教师长期以来要求硕士以上学历的入职条件差距较大。过去的教师教育主要是为了满足基础教育对中小学教师数量上的要求,现在则转向了对高学历、高素质教师需求。基础教育对高学历教师的需求给没有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地方师范院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3 学校内设机构的问题

尹继东等认为:“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就是要求现代教师教育机构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改革传统的培养方向,由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转向对专业态度、专业技能、专业价值、专业精神等各方面的综合训练。”④三所地方师范院校都成立了教育学院,其专业设置共同的就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其他学科(如数学、语文、英语)的教师培养仍在各专业学院。由表3,三所师范院校通过教育学院机构的设立,对加强教师教育学科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各专业学院对学科教师培养仍然关注不够,由于缺乏课题、缺乏经费、缺乏教师教育学科群的支撑。于是我们看到,教师培养的专业教育一定要有教师教育的专业学院来承担,需要机制的创新,教学制度的创新和教师教育文化的熏陶。

1.4 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缺乏的问题

三所地方师范院校正高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为9.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硕博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为48.8%,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云岭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基本都不是教师教育学科方面的带头人,由于没有教师教育学科和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地方师范院校难于聚集人才,缺乏教师教育类的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和领军人物。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确定战略目标,建立新的体制机制,集中教师教育资源,建立更高质量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育教学制度创新能力,建立新的动力机制,是深入研究思考的新课题。

2 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动力

我们从外部动力、内部动力来研究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外部动力来源于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幼儿园。内部动力来源于地方师范院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

2.1 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外部动力

面对云南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显著提高,义务教育双高双普及,教育公平问题明显改善,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的新趋势,对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如何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推进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制度更加优化。国务院、教育部从2012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教师教育改革政策,《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相继颁布,从创新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加强学科建设,完善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健全质量保障制度,从顶层对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设计,为教师教育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目标。教师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二是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有利于教师教育转型。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滇中城市经济圈等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家将继续实施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一系列扶持政策。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事业,作为民生之首,在城市建设发展、民生保障和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对教师教育转型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发挥教育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这就要求立足长远,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好教育的转型发展,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打造一批优质教育品牌。

四是省级政府进一步加大了统筹权,根据区域教育整体布局,制定《云南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案》,加强教育、资源的统筹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积极稳妥推进教师教育转型发展工作。要求地方师范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教师,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对现有教师要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教学水平和教育能力。显然,地方政府期望通过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转型发展为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引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2.2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的内部动力

“如果把大学看成是领导人、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等相关人员的集合,那么要建立大学发展的动力机制,前提条件就在于激活大学内部相关利益者的内生需求。”⑤如何激活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转型发展领导人、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内生需求,把这种内生需求转化为一种愿望、一种精神、一种发展的能力、一种导向,从而推动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转型发展。

一是“十三五”我国教师教育将进入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坚持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教育创新为各方面创新提供知识、技术和人才支撑,根本是教师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是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一要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师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⑥二要抓住课程改革这个关键环节,营造人才培养教育生态环境,将创新型人才“润”出来;三要把课堂教学作为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改革教学方法、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挖掘每一门课程中所蕴藏的精神内涵和文化要素,营造创新教育文化,使创新教育真正落地。四要补足实践教学这一短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实践教学平台的共建共享。五要改革考试评价方法,建立学业考核全程化的评价新体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教育问题、研究教育问题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六要创造条件激发教师的内生需求和原创动机,建立激发内生需求的激励机制,通过反思、对话、体验等途径,让教师以独(下转第92页)(上接第60页)特的视觉研究教育问题,解决教育问题,推动教师的自我发展,群体发展,体现教师职业的尊严与生命价值。

三是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把分属于各院系的教师教育研究力量集聚起来,迫切需要学科管理方式与机制的创新,通过建立柔性管理机制来破解这一矛盾。根据教师教育学科群的建设需要,在学校内部建立跨学科的研究所、研究中心,把研究机构与承担教学任务的专业、学系分离,把从事相近学科的教师集聚,设置不同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组成研究小组,促进相关学科教学人员、研究人员的合理配置与流动。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科的综合效应、交叉效应和横向效应,优化学科结构,拓展学科领域。”⑦

四是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协同创新是破解学校现实发展难题的战略选择,是教师教育质量提升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点,地方高师院校必须建立协同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与地方教研部门、中小学、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努力实现校地优势互补,以教学管理创新、教学制度创新、学科创新带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创新,推进教师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基金项目:2014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教师教育专项课题“云南省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育转型与发展”研究 [GJZ 1409;2013年曲靖师范学院教育科研创新团队“教师教育研究创新团队” [2103JKC02]

注释

① 瞿振元.提高高校教学水平[N].光明日报,2015-11-17:13.

② 张应强,蒋华林.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4(6):7-8.

③ 王烨捷.师范类教育面临“控量提质”[N].中国青年报,2015-10-14:4.

④ 尹继东,刘六生.现代教师教育观念的内涵与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63-66.

⑤ 董云川,罗志敏.尊重“内生需求”,方能提升大学品质[J].现代大学教育,2014(6):14-18.

⑥ 房建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2.

⑦ 孙广耀.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群建设路径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6:96.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