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形成性评价对组织学与胚胎学考核成绩的影响

时间:2024-05-18

李双容 罗文奇 袁衡 刘冠兰

摘 要 形成性评价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动态评价和及时反馈,该评价可促进教师和学生自查,指导教师优化教学方法,发现学生潜在优点,正确指导和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效果;此外,形成性评价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促使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缺点,培养自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值得在医学教育中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形成性评价 组织学与胚胎学 考核成绩

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8.032

Abstract Formative assessment is the dynamic evaluation and timely feedback to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is assessment method can promote self-examin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which is conducive to optimiz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finding students' latent merits for teachers. It is able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students' learning by correct guidance from teachers. Moreover, formative assessment can also stimulate the learning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and help students to discover their disadvantages,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by themselves,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Hence, it is worthwhile for further application in the med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formative assessment;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courses examination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在逐步提高,迫切需要高校转变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目前评价学生能力的高低,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来体现,而学业成绩大部分采用终结性考核方法进行评定;该考核方法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能力,不能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指导和反馈,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与提高,导致毕业后难以胜任相应的临床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采用新的评价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及时评估和调整,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①

近年来,形成性评价模式正在我国高校教育中逐步推广和应用。②该评价模式与终结性考核方法不同,它通过“反馈信息—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等阶段,将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进而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案或学生的学习方式,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2014 级临床医学专业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考核中进行了形成性评价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形成性评价的推广和运用提供了依据,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本校2014级临床本科专业130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有学生65人,男学生31人,女学生34人,学生年龄17~23岁;对照组65人,男学生30人,女学生35人,学生年龄16~22岁;两组学生的性别与年龄构成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见表1)。此外,两组学生理论教学老师一样,授课学时、教学环境等均相同。

1.2 实验考核评价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组织学实验教学,教学过程首先由带教老师讲解实验切片内容,然后学生自己观察切片,教师巡回辅导,实验报告当场完成,期末实验成绩评分包括2项:实验报告和期末切片考核,每一项目分A、A-、B、B-、C 五个等级,级差为5分,共100分。项目评分如下:(1)绘图、描述、填表等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共6次30分,要求当堂完成;(2)对本学期系统进行期末切片考核,共10道题70分(器官7个、结构3个,7分/个)。期末切片考试采用多媒体方法进行,即随机抽取10张切片组成多媒体试卷,要求学生在10分钟内完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带教老师为同一人,授课方法相同,但评分标准包括8 项:③考勤、劳纪、课堂检验、开放性问题、显微镜操作、实验报告、期中切片考核、期末切片考核,同样每一项目分A、A-、B、B-、C 五个等级,但级差降为0.5分,共100分。项目评分如下:(1)学生实验课出勤率,每学期每人查到3次,共2分;(2)对学生劳纪抽查,例如实验室卫生、门窗水电关闭情况等,学生每人1~2次/学期,共2分;(3)课堂上对学生实验知识随机提问进行课堂检验,每人1~2 次/学期,共3分;(4)临下课前提出5~6个开放性问题,由学生任选一个,课后查阅资料进行作答,每学期2次,共10分;(5)绘图、描述、填表等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共6次30分,要求当堂完成;(6)教师随机抽取切片,让学生自己找到并指出所要求的细胞、组织、结构或器官,对显微镜操作技能与维护方法进行检测,共3分;(7)对学生阅片技能及总论部分进行期中切片考核,共10道题20分(细胞2个、组织6个、结构2个,2分/个);(8)对本学期系统进行期末切片考核,共10道题40分(器官7个、结构3个,4分/个)。与对照组一样,随机抽取10张切片组成多媒体试卷,进行期中、期末切片考试。

1.3 理论考核

学期末对两个班级进行理论知识测试,二者均使用同一张试卷,内容包括组织学80分,胚胎学20分,总计100分;组织学与胚胎学总成绩=理论成绩?0%+实验成绩?0%。

1.4 学生满意度调查

期末考试结束时,我们对这两个班级13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设置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以了解学生对传统式评估方法与形成性评价的满意度。

1.5 统计分析

分别对两个班的学生基本信息、实验考试成绩和总成绩以及对考核方法满意度进行对比统计,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检验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北曜疾睿??)表示;对计数资料采用%p2检验,数据以百分率表示(%);均选用双向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一般情况对比

比较两组学生一般情况,两组学生的年龄及性别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2.2 两组学生组织学与胚胎学总成绩和实验成绩比较

比较两组学生的总成绩和实验成绩,实验组学生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1,P = 0.021),详见表2。

2.3 两组学生对考核方法满意度比较

比较两组学生分别对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的满意度,结果显示实验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3.85% vs 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6),详见表3。

3 讨论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实验课教学所占比重相对偏大,可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直接影响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效果。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加之采用终结性考核评价方法,导致学生考试仅靠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忽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检验,呈现“高分低能”现象。因此,传统的考评模式已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跟不上当前医学教育发展的步伐,针对考核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笔者遂对2014级临床本科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实验考核中纳入形成性评价模式,并研究该方法对组织学与胚胎学成绩的影响,以及学生对该考核模式的接受程度,为形成性评价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实验依据。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评价,该评价有别于传统式终结性评价,它是一个动态的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首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并把评价后的信息反馈给学生和教师,明确教与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从而采取相应的修正措施,使教学称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实验成绩和理论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教学效果,与张黎等研究结果一致。④分析原因可能如下:(1)形成性评价的课堂检验及开放性问题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汲取,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课堂上的随机提问,使学生可以查缺补漏,强化学生对理论课知识点的熟悉和掌握;(3)随机抽查切片的掌握情况,是学生能力的真实再现,杜绝终结性考核的“高分低能”,激励和鞭策学生学习;(4)教师能够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自查”,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93.85%的学生对形成性评价是满意的,而高达23.08%的对照组学生对终结性考核方法不满意,反映出学生对形成性评价的接受程度较高,利于该方法的广泛应用和推广。实验组学生普遍认为,形成性评价首先确保考核的公平和公正原则,避免了互相抄袭,真正实现了成绩与能力的挂钩;其次,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再者,它锻炼了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学生为解答开放性问题,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分工,然后查阅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然后共同解决问题,增进了同学间的协作能力;最后,它促进师生交流与反馈,使学生和教师及时察觉自身存在的缺点,从而促使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指导学生的学习,以及提高学生自行处理问题的能力。然而,仍存在极少部分学生对形成性评价不认可,可能由于以下几点:(1)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批判意识薄弱,不能客观地自我评价,导致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存在较大差异;(2)形成性评价目前缺乏统一的标准,认为该评价过程,较为繁琐,耗时长,相应压缩了实验课时间;(3)形成性评价主要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反映学生的需要和进步,对成绩差的学生具有较好的激励作用,降低了成绩偏好的学生的学习热情。

综上所述,形成性评价在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实验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可弥补终结性评价的不足,丰富和完善了医学教育的评价体系,提高了教师授课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值得在医学教育过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不过笔者认为,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新的课程评价体系,尚处于摸索阶段,当前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只有正视这些问题,科学地制定适合自身的评价体系,才能发挥其优点,增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注释

① 丁晓慧,吴敏范,江敏等.形成性考核评定方法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2):33-35.

② 乔宇琪,郑青,陈芳源,等.浅析中外医学教育评价模式[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2.5(11):454-456.

③ 刘冠兰,张晓东,赵品等.形成性评价在组织学实验考核中的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5.245:51-52.

④ 张黎,杨光耀,亓来华.武汉市某三甲医院临床医学八年制课程形成性评价考核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5.28(4):96-9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