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何莉
摘要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分析“电工学概论”课堂教学的现状;探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探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现方法。
关键词 信息化 电工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7.041
随着社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学教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大学教学模式也正在完成从以教师为中心的重“教”型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重“学”型模式的转变。但是,目前的高校课堂普遍存在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吃零食等现象,师生上课情绪低落,教学质量堪忧。“电工学概论”课程作为高等教育工科院校非电专业普遍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选修课程,因其涉及专业面广,面向学生层次不一的特点,其课堂教学所遇到的问题更甚。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信息化技术发展,顺应大学教学模式的转变,在电工学概论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更需要改变教学理念,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自觉自主性,以此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大学人才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1电工学概论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1.1课程教学任务重,内容多,时间短
“电工学概论”课程是高校工科非电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是研究电的基本规律及电磁现象在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上应用的科学。一般学时设计只有40个学时,但是其内容涉及用电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一般常用的电子器件、机电器件及其基本电路。很多非电类工科专业如化工、生物、工业工程、材料、知识产权等非电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都会选择这门课程作为学生了解认识电类相关知识的一门入门选修课程,旨在希望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电类知识及电子技术信息化发展趋势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结合自身专业发展需要,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或拓宽知识领域打下一定的电学知识基础。
1.2授课对象专业差异大,学习兴趣不一致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电工学课程时的理解能力和學习兴趣差异比较大。一般来说,学理科的同学鉴于以前的物理知识好,在学习时比较容易接受,并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比较好的理科学生能够慢慢接受并逐步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但是其他同学觉得课程和专业关联不大,将来就业方向也不是电类行业,尤其有些知识产权、工业工程、材料学科的同学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学生对授课内容的不理解不满意甚至厌课情绪,也影响了教师的授课动力和热情。长此以往,最终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1.3教学理念落后,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今社会信息的多元化,新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同时学生的学习期望也在发生着改变。而电工学概论课程学时有限内容多,任课教师在理论授课上仍然是以PPT课件、教师“教”电路计算为主的授课方式。这种高校课堂上一贯的电工学教材,一贯的课堂教师授课模式,一贯的课程考核方式,造成学生觉得上课没有意义,没有学习兴趣。甚至有的同学说:“网上做几套题,考试就能过关。”“PPT讲的都是书上的,自己考试前看看就行了。”简单统一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即使一个很有经验的教师把控很好的授课内容和进度,也会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忽略了学习能力的培养。
2信息技术背景下电工学概论课堂教学的改变
2.1改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技能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技术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这势必对高校授课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授课技能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工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繁杂与技术发展紧密相连,而该课程多为非电理科专业学生选修考查课程,与其专业的直接联系不大,这在“教师授课为主~技术理论分析为主”的专业技术课程电工学课程教学上,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学习效果也不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利用信息化技术更好地优化教学环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首先,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在终身教育学习理念下,授课教师可抛弃以前的“满堂灌”“力求理论分析讲解深刻细致掌握”“教材为主”的教学理念,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热点、学习期望进行调查了解,再结合学生本身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利用互联网、媒体等等多种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紧跟时代技术发展~与生活本身及个性发展密切相关”的教学氛围。其次,在信息化时代,教师的主要职能不再是主要信息的传授者、呈现者,而是知识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在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的学习热点,采用问题引入、自主讨论、师生互动、专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对学习热点产生兴趣提出疑问;进而阅读学习解决问题,最后进一步扩展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材不再是唯一的学习载体授课载体,图书馆、互联网、媒体、博览会等都可以作为学习载体授课载体。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信息化技术素质也得以提升。教师的授课经验和信息化技能相结合,更好地推动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2.2结合信息化技术,整合教学资源
电工学课程本身的技术性与专业性使得其理论性较强,理论分析推到枯燥;兼之授课对象为偏理科管理性质的工科专业,这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和保证教学质量上,授课教师面临的问题远大于面对偏工程技术的工科性质专业学生的时候。如何两者兼得齐头并进,终身学习理念是必要的。不再把授课看做是讲解一本书,提倡把授课视为引领学生读一本书,倡导学生读好这本书不为考试不为专业,仅是人生路上的一道风景。倡导读书学习是终身必修的课程。
教师利用网络媒体等多途径搜索教学素材,结合课程教学任务和目的,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期望学习需求等进行教学素材重组,丰富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信息化技能,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可以发动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外学习,加强师生互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电工学课程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性基础课程,抛开一些枯燥的理论分析推导演算,它更多地与实验、实践紧密相连。但是由于学时限制,课程并没有开设相关的实验教学,计算机仿真软件可作为课堂教学辅助的首选。在课堂教学内容组织上,尽可能地增加生活生产中的实际电路实际器件设备的应用介绍,同时借助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虚拟实验教学,增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再辅以课外阅读指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觉自主学习。
2.3改变考核方式,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
以往的电工学概论课程无论是考试课程还是考查课程,都是以“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讲解、“习题分析练习”为主要教学目标,期末以平时作业考勤+期末考试成绩为总评成绩。考核方式单一,注重结果。基于电工学概论课程现有的学习状况,结合新的教与学模式,改革考核方式,不搞考试一刀切,重在学习过程中的要求和考核。提倡平时课堂提问,师生互动,研讨式教学;提倡学生凭借个人兴趣自学诸如Multsim的仿真软件,将课堂内容在计算机上仿真实验验证,并进一步自己设计电路;鼓励学生课外动手制作,参与各级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倡导学生课外阅读学习一本书并与大家交流分享。
3信息化技术下电工学概论课堂教学模式新思考
3.1以教师为主导
课堂教学依然是大学教学的主要形式。好的课堂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感受到課堂具有吸引力,能让学生在海量信息和书本教材之上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并能突出重点难点,能让学生感受到较之自己看书、网络视频跟学等可以更好更快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在信息化技术背景下,深度融合课堂教学教育,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教师凭借其知识的广度深度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学施教,能很好地帮助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潜能。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教学进度、教学方法上的主导作用,生动丰富地展现课堂教学。
3.2以学生为主体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是为了学。课堂教学的主导人是教师,主体确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都应该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前言绪论中了解课程学习的目标方法,产生兴趣;继而通过问题式、讨论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教师为学生构建课程学习的一系列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独立收集整理知识信息的能力。
3.3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电工学概论课堂教学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教师的信息化技能也需要不断提升。但是,课堂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教学规律和时限性,教学资源的整合成型也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盲目地追求新技术新信息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上是不可取的,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课堂教学尤其是大学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和目标。
综上所述,在技术信息化背景下,电工学概论课堂教学必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整合教学资源,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改革,实现课堂教学的信息优化设置,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切实保障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