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程巍
摘 要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对社会生活品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各行业急需专业性的环境设计相关人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难以有效地满足人才教学需求。本文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概述入手,结合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校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工作室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4.029
0 前言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作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工作室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转换为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办公模式,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对实践应用进行直接教学。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对专业的环境设计高素质人才需求量逐渐扩大,对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概述
工作室教学模式起源于1919年德国魏玛建立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在课程设置上致力于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设置。①工作室教学模式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教学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与实践融为一体,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使学生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工作室教学模式极为注重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以及教学情境性。工作室教学模式下的师生不再是传统性质的师生关系,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需要兼顾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造出合理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工作室的实践教学平台上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题研究过程中,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工作室教学模式在我国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发展为现代化艺术设计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
2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2.1 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现象
环境设计作为综合性专业,其教学理论涵盖了艺术学、建筑学以及园林学三个学科体系,同时随着设计理念的不断革新,环境设计教学内容的涉及范围不断拓宽,知识结构不断进行优化。②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不断进行革新,教学课程设置难以与学科体系的更新相匹配,有的高校课程设置得不合理导致学科教学科目难以反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情况。
2.2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与西方发达国家趋于成熟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不同,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起步较晚,虽然在较短的发展期内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国家教育资金的大力支持,但依然存在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问题。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担负着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使命,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教学质量。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往往要担任多门课程的教学活动,难以对教学课程进行深入钻研,导致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2.3 缺乏实践性教学活动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艺术性专业,需要赋予教学活动较强的自由度,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学模式存在模式化、程序化问题,理论教学难以有效地同市场实践结合起来。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本质是以美术教学为基础,通过与社会、市场的联系满足社会实践需求的教学活动,需要设置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辅助教学。由于现阶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缺乏实践性教学活动,导致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难以有效地适应社会,与市场存在脱节现象。
3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3.1 构建健全的校企合作平台,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
为了提升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合理化地构建工作室教学模式,应当加强高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与沟通,构建健全的校企合作平台,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性优化。工作室教学模式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产物,同时也是校企合作成果的直观性体现。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由学校提供设施设备与场地,由合作企业提供实践课程、实践技术以及实践项目,通过合理化地协作与分工,可以有效地提升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在构建校企合作平台的过程中,还应当通过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实践平台,确保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贴合实际市场需要,为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与市场活动搭建沟通的桥梁。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下的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可以将艺术设计实践课堂设置在相关企业中,不但可以为企业节省科研成本,而且可以有效地节约学校的办学成本,使教学资源得以优化。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开展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市场需求统一起来,使学生的技术能力得到合理的磨练,从而赋予工作室教学模式一定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④
3.2 构建工作室化的课程体系
以工作室为载体的高校环境艺术教学体系不仅包括在学校范围内的学习活动,而且包括在合作企业的学习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需求与市场需求,对环境艺术课程体系进行合理化重构。对工作室教学模式下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整体素质为目标,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进行系统化设计。为了构建工作室教学模式,加强同社会层面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的沟通与协作,并在此基础上由设计行业协会、高校相关教师与企业专业人员组成课程开发小组,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化开发。由于工作室教学模式以实践项目为教学载体,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单单以学校的教学标准制定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以企业的技术标准制定特色课程体系。在实践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通常以案例式、开放式、模块式教学方式作为主要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专业性,通过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意设计水平。
3.3 以就业为导向,推行项目化教学方法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合理化教学实现学生的就业,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熟练度。工作室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需要保证工作任务与实际岗位需求相协调,保证项目设计的合理化与市场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制定健全科学的工作室管理制度,保证工作室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在对重点难以进行教学时,应当及时地导入市场竞争中的相关案例,使学生直观地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市场性进行了解,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在选用工作室的指导教师时可以拓宽录用途径,除了任用高校相关专业的指导教师外,还可以广泛吸纳社会上从事设计、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从教学活动入手提升学生实践操作的规范性。⑤
3.4 加强工作室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高校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应当加强工作室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师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由于工作室的工作与教学属于团队性质的作业形式,因此应当培养教师的团队分工协作精神,明确教师的权责分工,对学生的任务分配也应当遵循明确性原则,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加强彼此的协作,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与整合。⑥与此同时,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应当不断培养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对教师实践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工作室进行教学的教师不但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一定的在企业实践的经验,可以有效地承担校企合作的工作室项目。为了有效地提升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还应当定期安排教师进行考察,对市场需求进行准确把握与了解,高校可以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相应公司与科研机构兼职,通过接触项目对业务水平进行有效锻炼。除此之外,还应当对工作室教师的师德师风与创新思维进行培养,保证在工作室的教学活动中相关教师可以根据设计理念的革新,及时对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同时现阶段我国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师资队伍不仅包括现有的专业教师,而且包括作为外聘教师等活跃在行业一线的设计师。为了有效提高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高校可以聘请社会上的专家学者到校就职,实现社会资源共享。⑦
3.5 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提高高校环境艺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应当对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合理改革与优化。在教学考核过程中应当采用过程考核的方式,对项目从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两方面进行综合评判。由于工作室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应当本着客观性、综合性的原则,以实践教学质量作为评价标准,对学生学习状况以及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进行合理评价。在教学评价考核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对教学现状进行客观反省,并深入分析学生接触事物的层次性不同,从全面角度合理地制定评价内容。⑧同时应当对传统的评价途径进行改良,将传统单一性的教师评价学生拓展为以教师评价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互评、师生互评多样化评价方式工作存在的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绩效考核、工资薪酬相挂钩,从而有效地提升相关教师的积极性。
4 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近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教学阶段,艺术设计教学得到了普及,为了提升高校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教学质量,工作室教学模式得到了普及。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校企合作,突破传统课堂的限制,着重培养学生在艺术设计方面的实践技能,从而提高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