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优化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05-18

关宏宇 葛春华 张向东

摘 要 文章探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培养方案优化与本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关系。通过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培养方案优化,带动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形成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结合,使学科专业建设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 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方案 创新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4.031

化学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都很强的理科专业。如何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意识,培养不但具有牢固基础理论知识,还具有强实践能力和较高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当前国内各高校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的最重要来源,其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训练应成为当前高校专业教育的关键内容和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要求高等教育,要提高教育质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部高教司2007年1号文件精神指出:“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施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激发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将大学生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考虑,构建一种多层次、多方位的培养模式体系,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学院依据本校本专业学生入学时高考分数、填报专业志愿兴趣、地区差异等实际状况,致力于探索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的构建,努力建立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相应的运行机制。从2008年以来,不断对现行的化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进行修订。目前,已初步形成“平台+模块”的课程培养体系。通过多模块、层次化的课程构建体系,以基础课程、科研训练课程等理论课程为培养方案主体骨架,配合构建相应地各种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并使之贯穿整个本科学生学习过程,通过多层次、多方位来不断强化地实验、实践能力培养和科研能力训练,将创新创造能力培养与基础课程学习相互融合,并推动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建设水平,从而在创新教育的氛围中,使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进入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持续发展的阶段。

1 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是关键根本。拥有一支能够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与企业联系紧密,能解决企业发展关键问题的师资队伍,既是学科专业建设水平的体现,也是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人才的基础保障。因此,师资队伍的层次与规模决定着专业建设的水平和发展,合理的师资梯队也决定着专业发展的后劲。

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基本标志。学院在不断更新的培养方案中,持续地提高学科通选课和学科核心课所占课时比例。教学上,提倡教师通过实例的方式,转变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方法,加强理论课教学,奠定知识基础。为此,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培育一支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师队伍,引导教师将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努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鼓励教师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多元性学习评价。通过教师将教学的理论知识内容与现实发生相结合,将科学前沿和生产实际问题的引入课堂,从教师自己的创新实践中总结创新能力形成发展的规律,并为课堂教学提供最直接、最深刻的体验。教师根据课程特点、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如课堂讨论、学生演讲、专题论文、卷面考试、调研报告等形式,取代传统的单一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通过考试方法改革,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过程,推动改变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过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功能和作用,还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注重贯彻研究性教学理念,要自觉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相结合,通过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研究性,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创新潜能。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将人才资源作为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增强创新能力的最大保障。通过创新拔尖人才培养与创新团队建设相结合来聚集人才队伍,推进科学研究与专业建设水平。把科学研究作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形成科学研究与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相互结合、互相促进的机制氛围。

2 加强基础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创新精神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一直受到以追求标准答案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培养,绝大部分学生重视理论课程学习,忽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因此,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将学科基础实验课的学时,从由原来的320学时增加到428学时,增加了33.75%,增加综合设计实验的比例,让学生更多的去自己设计实验,探索自然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结合专业发展和学生状况,编写了适合相当一部分学生使用的实验课课程教材,对实验教学的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积极探索以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创新意识,以及行动能力为总目标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改变以往实验教学“照方抓药”的模式,帮助学生树立创新观念,消除传统实验教学中常发生的学生“等、靠、要”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依赖教师指导,以及实验室显性条件提供等学习习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形成自己的判断力,不畏权威,不迷信老师和书本知识,对有疑问的论断敢于质疑,决不盲从,培养有利于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的人格特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严谨、科学的研究氛围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 设立独立的科研训练课程,强化学生自主实践能力

目前,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大致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在课程体系上缺少必要环节;二是培养模式有局限。近年来,尽管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自主创新工作,广泛开展“挑战杯”等一系列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但是各类活动中偏重竞技、重视典型,而各高校为了获奖,往往在人员选拔、项目筛选上使本应具有活跃思维的创新性教学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在教学资源投入和使用上也往往集中于某些项目,使得具有一般性、基础性或者普遍教育意义上的训练科目少,造成受益学生人数受限,常常会形成对“项目”进行短期集中培训,而缺少长期规划,当“项目”完成后,相应的组织就解散了,没有一个稳定的平台和经常性的交流思想的渠道,更没有长久的制度来保证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培养。

学院在最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力求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探索培养本科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模式,结合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和要求,以科研训练为目标导向,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前沿讲座性课程,在大学二年级开设60学时的科研训练课程。通过讲座和科研训练课程,辅以实验课程教学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形成以科学技术前沿讲座为引导,科研训练为支撑,实验教学为两翼的创新课程体系。教学中,改革理论教学模式,对授课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将科研训练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做到寓教于创新,真正将教师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充分融合,形成学生自主选择和导师引领相结合的科研训练体系,使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得到训练。并使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激发大学生自主创新的动力,使之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明晰学科发展动态,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探索和创新能力。

4 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

在本科学生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面,通过本科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和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了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学院以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为依托,整合了实验教学资源,不断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所占比例,充分利用科研项目、师资力量、实施导师制,积极引导本科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构建了学科基础实验课、科研训练课、综合实验课、实习和毕业实践等分层次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以专业理论课为骨架,将科研训练与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等本科学生实践环节整体考虑,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学生通过基础实验,进行基本技能训练;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进行自主实验设计;通过开展科研训练,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索性实验研究。使实验课教学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按照“问题-理论-实践-理论-综合实践”的过程进行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熟练运用已经学过的多种实验技术,将自己的设想付诸毕业论文的实践中。逐步了形成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并通过改革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开放实验室,培养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经过近几年的调整,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本科培养方案,在专业培养和课程设置方面,基本形成了夯实基础、拓宽口径、突出实践教学的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在学生培养方面,突显专业实践能力、专业研究特色和创新能力,将实践技能培养与创新能力训练贯穿始终,达成了“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冯亚青.化学化工理工复合型人才培养之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6):11-13.

[2] 王丽敏,何丹凤,刘洪胜,孙欣,张秀华.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浅论[J].化工时刊,2013.27(8):57-5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