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试论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意义及策略

时间:2024-05-18

聂沉香 杨维

摘 要 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公民素质,使公民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本文界定了公民素质和公民素质教育的概念,分析了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三大意义,提出了我国公民素质教育的三大途径。

关键词 公民素质教育 意义 对策

中图分类号:B82-0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2.064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our citizens quality education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itizens, to enable citizens to develop a comprehensive and harmonious. This article defines the concept of citizenship and civic qualities of quality educa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three major significance of quality education of our citizens, proposed three ways to quality education of our citizens.

Key words citizens' quality education; significance; countermeasure

公民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公民素质水平为目的,促进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的教育。作为发展国家,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与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公民素质教育越来越得到社会和国家的重视。

1 公民素质教育

我国公民素质教育最早是由康有为、梁启超从西方引进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公民素质教育一面吸取西方国家的先进教育经验,一面是结合本国国情,经过艰难而曲折的发展,公民素质教育的理论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因此,我国公民的素质教育开始全面、充分、快速地发展起来。

公民素质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方面的公民素质教育指:全体公民终身接受教育,围绕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点,以培养公民的学习、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支撑点,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公民素质教育全面和谐发展。狭义方面的公民素质教育指:由国家出面,通过各种途径和活动对全体公民进行的素质教育培训,公民适应社会生活的必需素养。也可以这样理解公民素质教育:培养公民与其生活相匹配的素质教育。

2 公民素质教育的意义

公民素质教育关系到一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公民素质教育的意义。

2.1 公民素质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条件下,通过实践认识到自我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身心都得到完全的发展。”公民素质教育培养的根本是人的“全面性”发展,其内在是人主观能动性的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并使公民自身的各项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我国的公民素质教育培养公民拥有正确的公民意识,具备适应现代经济、政治发展的基本能力,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经验,使公民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不断提升,充分发掘自身的潜能,成为一个见闻广博,与时俱进,有积极进取心的现代公民。所以,加强公民素质教育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2.2 公民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依赖于公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我国的公民素质教育首先肯定道德教育,以其为核心,培养具有科学的公民意识的公民为目标的教育,让公民具有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政治心理素养。公民素质教育能提高公民的理论、实践水平,加强对世界先进社会规律的了解和吸收,掌握世界先进的科技、文化成果,提高和巩固我国的公民素质。总之,加强公民素质教育,从心理、态度和行为上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法制的完善和先进文化的丰富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更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3 公民素质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纵观人类历史,人们一直追求和平民主、平等文明、安定舒适的生活,向往和谐的社会氛围。这种人人向往的美好社会的实现离不开所有人团结、友爱、民主、平等、诚实、守信、健康、文明等良好的公民意识和行为习惯,而公民的这些良好意识和高素质正是公民素质教育所要培养的。 公民素质教育使公民懂得自己不仅能享有权利,而且能履行义务,要主动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关心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对国家、社会、家庭负责。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以培养公民意识为取向的公民教育,来提升全体国民的民主、平等意识,提高其参与政治生活积极性。

3 公民素质教育的途径

公民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搭建这三者相互联系的立体通道,形成三股教育力量的合力,对促进公民素质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1 家庭教育

家庭是教育的起点,公民自出生起,其价值观念和各种认知等都是从家庭中首先获得的,所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应该排在第一位。

(1)重视启蒙教育。家庭是公民素质教育的启蒙之地,父母是公民素质教育的启蒙之人。家庭、父母是公民素质教育的基础,所以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首先应做事先做人,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教育中以道德为中心,提高孩子的思想道德水平。如:家长在子女的生活方面不应该铺张浪费,要养成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家长要重视对子女学习的引导,养成子女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可以让孩子做家务活,从简单到复杂,养成他们爱劳动的思想,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家长要学会给孩子成才的空间,不要大包大揽,让孩子自己掌握独立生活、思考、处事的技能,家长可以指导,为其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2)构建民主、尊重、和谐的家庭氛围。构建民主、尊重、和谐的家庭氛围至关重要,它为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家庭中,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于“独裁”,使得孩子懦弱胆小,个性和创新能力缺失;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溺爱,使得孩子独立性很差。因此,民主尊重、和谐的家庭氛围的建立很重要。家长不要受以前家长掌控观念的影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品。对于家庭的事物和活动,父母也要听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改变自己专制的局面。父母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跟上社会的发展,善于和孩子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民主、主体意识,让孩子在良好的家庭关系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使民主、尊重、和谐家庭氛围的形成。

(3)发挥父母言传身教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价值观、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的方式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因此家长要努力加强自身素养,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的成长。家长要发挥榜样作用,因为孩子最喜欢模仿大人,家长在无意中充当了被模仿者,家长做事的态度和准则对孩子影响很大,极具权威性,因为父母也是孩子最直接、最持久的榜样。所以家长要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学识和提升自己品德素养,具备基本的公民认知、树立正确的公民态度和践行自觉的公民行为,在生活中要遵守的社会道德规范,注意文明礼貌,通过言传和身教给孩子更好的指导,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优良的公民素质。

3.2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主渠道,是公民素质教育实现的关键环节,并且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抓好学校课堂教育。学校课堂教育是公民教育最基本的渠道。现代社会,绝大多数的人都要进入学校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和训练,而在学校教育内容中最基础的就是公民素质教育。学生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阶段来进行,具有系统性、计划性。这是社会其它教育组织无法比拟。学生多为未成年人,开放性和可塑性强,所以学校课堂教育更能在灌注知识时潜移默化地进行关于公民知识、、公民权利意识、公民责任意识的公民素质教育,也更利于学生接受,并收到好的效果。学校具有很好的学习氛围,把公民教育纳入到学校之中,能收到好的效果。

(2)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丰富的实践活动是对学校理论知识教育的有益补充,它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中提高自己的公民素质。因此,学校要多多举办丰富、健康的活动,像时事政治辩论会、大型文艺晚会、学校运动会、歌唱比赛,专业歌曲创作比赛、模拟法庭和模拟联合国等,使学生的爱校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让学生的公民意识在实践中加强。学校还要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校外的实践活动。如:可以通过参加暑期实习、科技三下乡、义务咨询、募捐救灾、照顾孤寡老人、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部队、社会福利院、清扫街区以及一些法规常识的宣传等活动,加深对社会的全面了解,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自身的公民素质,从而使自己拥有适应社会的能力。

(3)强化公民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首先,学校要不断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要认真学习先进的党的理论,时刻关注国内外政治动态,树立崇高的理想,保持政治觉悟性。同时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要认真负责,关心学生,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其次,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对其他的知识也能有所了解,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此外,教育部门、学校要加大对教师队伍的资金投入,为培养良好的教师队伍给予经费保障。相关职能部门、学校还要积极引进教师人才,不断壮大和充实教师队伍。

3.3 社会教育

公民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点,社会与公民素质教育密不可分,它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公民素质教育要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在公民素质教育上发挥着主导作用,对公民素质教育的发展进行宏观的指导与调控,给其指明发展的方向。当前,我国公民素质教育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政府要加大力度发展公民素质教育。首先,政府要积极整合好社会各界的资源,使其优化配置,合理地为公民素质教育提供服务。其次,政府就公民素质教育的层次、结构、规模等方面的要求给予学校公民素质教育意见和建议,使其发展能够符合教育的规律。最后,政府要加大公民素质教育的物质支持力度,尤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政府除了正常的财政拨款外,要利用自身优势,在社会上寻找引资渠道,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捐款、筹集资金发展公民素质教育。

(2)注重大众传媒的宣传与引导。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媒体在公民素质教育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公民素质教育要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职能和优势,大力引导公民素质教育,宣传其意义、内容和目的等,让人们认识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关注和支持公民素质教育。大众传媒对公民的人身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内容要有正确的引导,营造出明辨是非、惩恶扬善的社会氛围,对社会主义、爱国主义要大力弘扬,对于那些损害国家集体利益的行为,要坚决抨击,从而巩固公民意识,培养公民正确的行为规范,形成与他人共同的情感。

(3)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法治建设过程是公民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路径。法律制定和修改过程中,作为公民可以通过合理的途径提出自己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想法和建议。这是我们公民管理国家,参与国家活动的表现形式,是我们公民权利的有效体现,也是对公民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法治建设,除了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法治教育,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普法教育,普法教育是对所有公民进行的普遍性法律教育,它告诉我们如何遵守和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提升了公民的法律素质,从法制层面实现公素质教育的功能,是公民素质教育不可多得的形式和途径。

4 结语

公民素质教育和我国公民整体素质息息相关,对我国加强社会思想道德建设、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中国意义重大深远。因此,公民的素质教育及体系机制建设也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提升期。社会是公民个人组成的,公民在社会中既有独立性,又是社会共体性,公民素质是公民个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公民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社会整体。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公民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等。公民素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社会工程,引导公民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完善和推动社会长效机制的建设。通过严格科学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公民的素质,培养文明行为,抵制消极现象,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促进我省政治、经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

基金项目:2015年佛山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佛山城市升值进程中公民素质的提升研究,项目编号:2015-ZD08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类项目:城人之美——公民素质协同培育中心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KJX048

参考文献

[1] 秦树理.国外公民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240.

[2] 聂沉香,杨维.城市化进程中公民素质的缺位与提升[J].科教导刊,2014(11).

[3] 诸惠芳.中小学公民素质教育的国际比较评介[J].比较教育研究,2003(4):88.

[4] 李芳.当前我国高校公民素质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23.

[5] 檀传宝.当前公民教育应当关切的三个重要命题[J].人民教育,2007.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