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行为层面来改善儿童的进食状态

时间:2024-05-18

文/魏佳 徐雯 朱大倩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心理科) 编辑/暖阳

● 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但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进食,还能为父母提高喂养效率,让吃饭变得轻松愉悦,更有助于建立进食生物钟。大部分孩子随着大脑成熟就能自然形成一定的进食规律,但有一些孩子却必须要经过家长刻意地培养。对于这一类比较难养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进食习惯呢?首先记住3个原则:进食习惯培养越早越好,促发孩子内在欲望和动力,确定最终目标分小步达到。

1.培养良好饮食习惯前的准备

进食行为是一个节律性的活动,它的节律性取决于孩子整体生活规律性的建立。因此在培养孩子进食规律前,要先把孩子活动和睡眠的规律性先建立好。

2.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新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3周左右。对于较小的孩子,可以安排2~3小时的间隔不进食;对于上幼儿园和更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安排3~4小时的间隔不进食。可以引导孩子去感受“小肚子空了”和“小肚子吃饱了”。

3.营造好的进食氛围

在排除了营养不良和躯体疾病等情况后,尽量避免在孩子不想吃的时候强迫进食。必要时可以指导或示范应该怎么做,但避免用“好”或“不好”来评价孩子的进食行为。

4.降低干扰

避免在正餐前吃零食、水果或含糖饮料,设置好进食时的周围环境,避免电子产品、宠物、玩具、书籍等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 如何从注意力入手改善儿童进食行为

注意力会影响孩子的进食,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吃饭时通常不太专心,食欲低下,速度慢。由注意力入手进行调整可以改善孩子的营养,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

注意力可以分为被动和主动两类:被动注意与环境特点和情绪有关;主动注意与行为人的目的、计划和控制相关。

1.抓住孩子的被动注意力

家长可以把饭菜做成色彩鲜艳可爱的样子,使用有孩子喜欢的颜色和卡通图案的餐具,甚至可以将当天吃的饭菜编一些短小有趣的故事,这些孩子喜欢的事物有助于提高孩子对吃饭的兴趣。吃饭前3~4小时不进食,也可以促进孩子感受内在的饥饿信号,从而让他们更愿意把注意力投注到吃饭这件事上。吃饭期间积极的关注,温馨的亲子互动,这些良性的人际互动也能够增强孩子的被动注意。去除环境中的干扰物,进食时不进行其他会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活动,如玩具、电视机、手机、游戏机等。

2.鼓励孩子使用主动注意力

在吃饭前和孩子一起设立清晰明确的目标,可以是时间、种类或进食量,鼓励他们达成目标。对大龄的儿童还可以引入“时间侦探”的游戏,让孩子自己估计吃完这些食物大概要花多少时间,时间估得越准,则奖励越多。这样可以让孩子更主动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吃饭这件事上。

● 儿童挑食,家长该怎么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饮食偏好,儿童也一样,但是当儿童进食的食物种类的局限性已经影响到其生长发育或者让家人们感到非常担心时,有几个简单的法则,供家长们参考。

1.熟悉法则

一部分儿童对食物的“不喜欢”可能是一种担心,因为不熟悉、不亲切,所以不愿意尝试。因此家长们在让儿童尝试食物前,可以先给食物“自我介绍”一下,描述一下它的来历、口感、做法等。

或者从儿童过去能够接受,现在不愿意接受的食物中选择,从儿童更加可能愿意尝试的食物开始。

在未来一个月的饭桌上,可以频繁出现这种食物,直至儿童已经非常熟悉这个食物了。

2.中性法则

对食物的态度保持中性主要表现在言语上,既不迎合儿童说“你是不是不太喜欢它”,也不和儿童争论“它很好吃,你为什么不喜欢”,或者夸大这个食物的地位“它对身体很好,如果不吃这个的话,你会生病的”。

对儿童的态度保持中性主要是指,不因为儿童不吃这个食物,就评价儿童不乖;也不为了让儿童吃一口食物,就口头应允额外条件。

3.坚持法则

上述所指的熟悉法则是建立在坚持法则的基础上的,旨在给儿童提供同一种食物方面一直坚持尝试;此外,坚持法则还体现在作为家长始终鼓励、支持儿童。

在你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和儿童说“你要不要试一试这个”,可能都是被儿童拒绝的,但仍然会在第四次、甚至第十次的时候和儿童说“你要不要试一试这个”。

当儿童愿意尝试时,即便只是一小口,也鼓励了儿童的“勇气”,让儿童知道自己是可以尝试这些食物的。

4.吸引法则

对于好看、造型可爱的食物,儿童相对更加愿意尝试。因此家长还可以把少量“不喜欢”的食物和儿童喜欢的食物共同烹饪,制作成一些可手拿、一口吞大小的食物,让儿童更加愿意尝试。当然,这个方法对家长的厨艺有一些要求,如果觉得时间、精力不够,家长可以偶尔尝试一次。

在和其他食物共同制作时,我们不建议家长隐瞒儿童食物里面有他不喜欢的食物,可以告知儿童这里面由哪些东西组成,继续鼓励儿童“你要不要试一试”,然后让儿童自己决定。

● 儿童在进餐时间哭闹怎么办?

在儿童存在喂养困难的家庭中,往往会发现想要改变原有的一些喂养方式,比如喂饭、边看电视边吃、边走边吃等,非常困难,其中最大的拦路虎就是孩子的哭闹,一旦孩子开始哭闹,这一餐也没有办法继续下去。

那么当儿童开始哭闹时,我们该怎么办?

1.等

可以先等一等,陪在儿童身边,让儿童独自哭一会,大概1~3分钟。

2.理解

回应儿童的情绪,“今天要求你自己吃,你有些生气/难过”。

3.动作安慰

在回应儿童情绪时,可以轻轻抚摸孩子的身体,也可以只是轻轻拉住孩子的手或胳膊,同时防止儿童因为生气而离开饭桌。但不需要过度地安慰儿童或者抱住儿童。

4.继续强调规则并鼓励儿童

在回应儿童的情绪后,家长需要继续坚持规则,比如让儿童继续待在饭桌上,自己吃饭。“你觉得和往常爸爸妈妈喂饭有些不一样,但我们相信你是可以做到自己吃的。”可以把勺子重新放到儿童手中,帮助他更好地做好准备。

5.肯定儿童的努力

当儿童停止哭闹,尝试自己吃的时候,及时表扬他的努力,“你看,你的确可以的,继续加油”。

6.可能会更久

但有些时候,孩子的哭闹并没有按照预期停止,这时候我们可能需要等待儿童更长的时间,10~15分钟后,对于已经有一定认知理解力的孩子,可以询问他“现在你是继续自己吃一点,还是结束这一顿”。

如果儿童选择结束这一顿,那么要避免在下一餐前提供其他食物。

7.可能会失败

如果孩子的哭闹持续30分钟以上,那么在25~30分钟时,家长可以平静地告诉儿童“我们这顿结束了,现在我们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吧”。

通过转移注意力,让儿童逐渐停止哭闹,并且随着儿童转移情况越来越顺利,提前转移时间,比如从25~30分钟提前到20~25分钟,直至儿童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里停止哭闹。

同样的,家长要避免在下一餐前提供其他食物。

● 做一个温柔而坚定的家长

孩子的成长如同小树苗需要浇灌,也需要定期修剪,这样他们才能在茁壮成长的同时适应所处的环境。孩子的气质各不相同,有些能够很快调整好自己的状态适应社会要求,而有些孩子在自我调节上存在困难,这就需要家长给予更多帮助。

在帮助孩子调整状态、改善进食行为这件事上,家长尤其需要学会温柔而坚定。避免因为负面情绪让孩子对吃饭这件事产生恐惧和厌恶从而影响食欲,同时也要避免过度顺应孩子的不恰当行为而错过了最佳“修剪”时间。

家长首先要定好自己的角色:帮助和指导者。其次,明确目标,一次解决一个行为问题,设定好优先次序。最后,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挫折而对孩子发脾气。

小树苗在被修剪时难免痛苦,孩子在被约束时也一定会出现情绪。作为温柔的家长我们需要对孩子的情绪保持敏感,作为坚定的家长我们也不能受控于孩子的情绪而放弃原则。

当孩子有情绪时我们可以尝试平静地使用诸如“我知道你因为……很不开心。我们可以……完成了这些,你就可以……”这样的句式来帮助孩子。

当孩子被情绪淹没而无法努力时,先暂停处理情绪,情绪平静后继续鼓励孩子达成要求。当孩子带着情绪努力时,给予最热烈的鼓励,强化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