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服装起源与用料变化

时间:2024-05-18

文/冯宪 编辑/戊己

服装是人类离不开的一种生活用品,起到的作用是蔽体、护体和饰体。服装是人类的终身伴侣,它与人类接触十分亲密,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广泛,并一直伴随着、呵护着、修饰着人们度过一生,能为人类的生活增添斑斓的色彩。同时,服装还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追溯它的起源及用料的变化,能够很清晰地感受到这一点。

▲ 从猿到人进化示意图

一、服装的起源

毫无疑问,服装的出现离不开人类自身进化的需要。人类进化史表明,从猿到人的变化阶段曾经历过一些特定的环节,比如从原先在树上生活改为到地面生活,由本来俯身爬行改为直立行走,从“茹毛饮血”生吃食物到通过火烤水煮摄入熟食,从个体活动过渡到群体集聚生活(原始氏族社会的发端)等。这些特定的环节促使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与其他灵长类哺乳动物区别开来,自然生活环境与自身体态外表都发生了一定变化:到地面生活离开了树枝树叶的庇护,遭遇刮风下雨、霜雪降温或烈日曝晒,裸露的身体就会觉得不舒服;直立行走会使得身体原本一些隐秘部位与器官暴露在外;接近火源及摄入熟食后使得原先覆盖皮肤表面浓密的体毛逐渐褪去;而群体聚集生活后使得性别之分显得尤为重要。于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逐渐产生了保护自己、提高生存质量的意识,并开始尝试利用一些树叶、藤蔓和兽皮等天然物品遮掩自己的身体,以便能够更好地抵御大自然各种不利因素的侵害,适应生活环境变化需要,以利于自身更好地生存。所以那些为人类所采用的,用于蔽体和护体树叶、藤蔓和兽皮等自然便成为了服装的雏形。

国外曾经有学者推断,人类穿着服装始于17万年以前,他的依据是经研究发现,在那时人类的身上已出现了体虱。其实,这种推断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当原始人通身覆盖的体毛没有完全褪去之前,体虱也是有可能存在的。根据我国考古学的发现,原始人类开始穿衣,大概应在距今3万年左右。1930年,考古学家在我国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洞穴处,发现了被现代人称之为“晚期智人”的远古人群生活遗址,那时尚处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被后人以“山顶洞人”命名的这一原始人群以狩猎方式维系生存,他们发明了采火取暖和烧烤食物的方法改善生活条件,并有了采用贝壳饰物装饰自己的审美举动和安葬祭祀先人的原始宗教行为。考古当中最重要的一项发现是骨针的出现,这是一种将动物坚固骨头刮磨成光滑的,略有弯曲的圆形细长条状的物件,它长约9cm,前端尖细,后端略粗,尾部带有穿孔部位。专家以此发现为据,断定当时的山顶洞人已开始通过拼缝兽皮制作蔽体、护体之物,这便是最早出现的经人类加工制作所产生的服装,尽管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它十分简陋和粗糙。当然,人类开始用树叶、藤蔓等天然植物蔽体出现的时间或许更早些。此后,根据传说和史书记载,在距今4 700年前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黄帝时代,是由他的妻子嫘祖最先负责人类的“衣冠之事”。传说中提到,为了找寻能够长久遮蔽身体的原材料,嫘祖经常带领妇女们上山剥取树皮、编结麻网。她们还把男人们猎获的各种野兽的皮毛剥离下来,通过加工整理缝制,形成蔽体之物。后来,在嫘祖的倡导下,原始部落的先民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这才有了织造丝绸面料生产制作服装这一华夏民族最先发明的技艺。后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我国古代传说中还记载,当时在衣冠制作的过程中,除了由嫘祖负责找寻材料之外,另外还有黄帝的三位大臣参与进来,并作了具体分工:胡巢负责做冕(帽子),伯余负责做衣服,于则负责做履(鞋)。不久以后,各部落的大小首领都穿上了衣服和鞋子,戴上了帽子,告别了“树叶兽皮蔽体、藤蔓缠身”的蒙昧时代。《淮南子·氾论训》中就有关于伯余制衣一事的记载:“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后世为之机杼胜复,以便其用,而民得以掩形御寒。”这段文字的意思是伯余最先开始制作衣服时,搓麻绳、捻麻线,手缠指绕地编结成像罗网那样稀疏、粗糙的衣服;后人又发明了织布机,重复他的技术并实现了超越,这样就方便他人织作布帛成衣,使百姓得以遮体御寒。

▲ 考古发现的骨针

▲ 先蚕娘娘嫘祖

二、服装用料的变化

从远古走来的服装用料随着社会进步与纺织技术发展,由简至繁,日益丰富多彩。撇开树叶、藤蔓及兽皮等天然材料之外,纺织技术的发展和一些新材料的出现,才使得服装用料的来源逐步多样化起来。服装用料大多离不开由纺织技术加工形成的材料,而纺织材料的不同,是由纺织加工生产的最初环节——纺纱、纺丝所使用的对象为基础生成的,这些使用对象通常可以分为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包括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前者出现的时间最早,使用的时间也最长,至今仍是人们衣着材料的主要来源,而后者则是随着近代煤炭工业的发展,以及现代石油化工产业的诞生才出现的,就具体品种而言,后者要比前者丰富得多。

▲ 用来织布的天然纤维纱线,从左至右:棉、苎麻、桑蚕丝、羊毛

所谓天然纤维是指通过采集自然界原有的或经过人工培植的植物,以及通过人工饲养动物身上直接获取的纤维材料,如棉、(葛)麻、(蚕)丝、(羊)毛等。它们是纺织工业最古老,也是使用延绵不断、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材料来源。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5 000年甚至公元前7 000年前,中美洲的印第安人已开始利用棉花纺纱织布,原棉的使用在南亚次大陆距今也有5 000多年历史。我国大概在2 000年以前,广西、云南、新疆等地区才开始采用棉花作为纺织服装原料,而中原地区普遍采用棉花作为纺织面料,要到宋、元时期之后。古埃及大约是在8 000年以前,便利用麻纤维(亚麻、苎麻)作为纺织服装面料,我国采用汉麻和苎麻用作服装用料的历史也很悠久,甚至早于使用蚕丝的时间。而我国古代利用蚕茧缫丝、织丝制作服装面料也已经是7 000多年以前的事了。亚洲人和欧洲人利用羊毛作为纺织服装面料,距今只有4 000余年的时间。其实,根据有关考古发现,在我国古代,野生葛藤才是我国最早的纺织纤维来源,它比麻、棉及蚕丝的利用要早得多。用野生葛藤提取纤维纺织而成的面料叫做葛布,是我国最古老的纺织品,也是最早的经过加工生成的服用材料。据传早在8 000余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居住于黄河流域商丘地带的葛天氏,首先发明了从葛藤茎皮中提取纤维,经过纺纱织布后形成制作服装的面料,这一工艺随后便在各地广泛传播开来。

▲ 黏胶纤维制成的服装

所谓人造纤维是指以纤维素、蛋白质等天然高分子物质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提炼、纺丝、后处理等流程而制得的纤维材料。早在1891年,英国的克罗斯(Cross)、贝文(Bevan)和比德尔(Beadle)这三位纺织化学专家就以棉花为原料制成了纤维素磺酸钠溶液并申请了生产工艺专利,由于这种溶液的黏度很大,因而被命名为“黏胶”。当时的实验证明,黏胶遇到酸性化学物质后,纤维素又会重新析出。根据这一原理,一种制造纤维素纤维的方法于1893年研制成功,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纤维就叫做“黏胶纤维”。到了1905年,德国人米勒尔(Muller)发明了一种由稀硫酸和硫酸盐组成的凝固浴,这种凝固浴又称为纺织浴,是指制造化学纤维时,使纺丝胶体溶液经过喷丝头的细流凝固或同时起化学变化而形成纤维的浴液,从而打开了黏胶纤维的工业化生产的大门。由于原先人造纤维一般选择失去纺织加工价值的纤维原料,如棉花、羊毛下脚料等,经化学溶解或熔融,采用挤压、喷射方法纺丝而制成,纤维成分仍为纤维素和蛋白质,仅是衍生物的物理结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所以,人造纤维又被称为再生性纤维素纤维或再生性蛋白质纤维,如人造棉、人造毛、人造丝等。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生态环保理念的兴起,原先产生“三废”(即废水、废气、废渣)、影响环境保护的传统人造纤维生产方式越来越受到挑战。同时,受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循环经济的影响,人造纤维原料来源也更加多样化,一些新的、不影响生态环境并有利于节约资源的再生性纤维素黏胶纤维陆续被开发出来,成为黏胶纤维家族的新成员,它们被统称为新型再生性纤维素或蛋白质纤维,如天丝(莱赛尔)、莫代尔,以及竹浆、大豆、玉米及牛奶纤维等。

合成纤维是化工行业的衍生物,主要采用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作为原料制得,它诞生于石油化工工业兴起的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距今也就近百年。当今世界上作为材料使用的大量高分子化合物,是以煤、石油、天然气等为起始原料先制得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再经过聚合反应而获得的。这些低分子化合物称为“单体”,而由它们经聚合反应而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又称为高聚物。用于合成纤维制备的高分子材料大多数属于通用高分子材料,指目前能够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已普遍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建筑、交通运输、农业、电气电子工业等国民经济领域的高分子材料。合成纤维的应用有效地缓解了天然纤维种植与粮食作物种植之间的矛盾,有利于适应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的需求。目前应用于日常生活领域的合成纤维品种主要有涤纶、锦纶、腈纶、维纶、丙纶、氯纶和氨纶。

▲ 用合成纤维制成的服装

正因为有了上述用料的变化,所以一直以来,服装通常可分为布服装、丝绸服装、毛呢服装和化纤服装等几大类。即便是随着混纺、交织、复合织物的出现,它们仍能按照成分含量中占比最高的那一种纤维进行分门别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