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王 进
摘要荆州古城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当前,古城内人口密度高,建筑物密集,致使古城内整体环境不优,严重制约了荆楚文化特色旅游项目的再扩展,不利于旧区改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古城改造思路。
关键词荆州古城保护更新设想
中图分类号:TU251文献标识码:A
1 古城现状描述
荆州古城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689年楚文王迁都郢(今荆州城北5公里的纪南城)后,这里就是楚国的官船码头。楚成王(公元前671-前626年在位)还在此修筑了别宫,取名渚宫。发展到今天的荆州古城人口、建筑物密度过大,不利于旧城改造,旅游景点附加值不高,规划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完善。荆州古城占地约454公顷,古城内版土面积为4.47平方公里,根据荆州市1996年总体规划和2000年古城保护规划,古城人口规模应控制在5.5万人以内。但古城内现有人口为11.7万人,人口密度258人/公顷,人均建设用地不足39平方米,人均居住用地仅12.4平方米,低于国际人均18平方米的下限标准。荆州古城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现有的景点缺乏包装,缺少吸引力。
2 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2.1整体性规划的原则
为了发挥最大效果,历史性城市和城区的保护应该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政策的组成部分,并在各个层次的城市规划和管理计划中考虑进去。每一个历史的或传统的建筑群和它的环境应该作为一个有内聚力的整体而被当作整体来看待,它的平衡和特点决定于组成它的各个要素的综合,这些要素包括人类活动、建筑物、空间结构和环境地带。全部有根据的要素,包括最普通的人的活动,都对建筑群有必须尊重的意义。
2.2保护连续性与多样性原则
应该予以保护的价值是城市的历史特色以及形象的表现着那个特色的物质和精神的因素的总体,尤其是:
a.由街道网和地块划分决定的城市形式;
b.城市建造的房子,它的部分、空地和绿地之间的关系;
c.由结构、体块、风格、尺度、材料、色彩和装饰所决定的建筑物的形式和风貌(内部和外部);
d.城市与它的自然的和人造的环境的关系;
e.城市在历史中形成的功能使命。
对这些价值的任何损坏都会混淆并搅乱这历史城市的真实性。
2.3全民参与的原则
为了使保护取得成功,必须使全城居民都参加进来。应该在各种情况下都追求这一点,并且必须使世世代代的人意识到这一点。切切不要忘记,保护历史性城市或城区首先关系到它们的居民。
3 保护与更新的方法
古城的保护与更新是一个系统问题,它反映为空间与时间向量上的变化。
空间向量:由于城市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古城中的各个部分有其不同的社会功能,在空间向量是有不同的反映的,其特殊性决定了单一的个案研究不可能做类比式的推广,而应当根据城市的功能结构确定每一个区域的发展计划和策略,以这些策略为准绳来协调城市各部分的发展。尺度是衡量空间的一种度量方法
时间向量:城市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总是不断的更新,它的空间与建筑总是不断地新陈代谢。古城的保护与更新应该关注较长时间内城市形体环境的变化,从不同时间内环境的演变过程来分析和研究形体环境的构成,在环境的变化中来寻求方案。应该是一种渐进式的过程。
a.原始资料的收集分类。在制订历史性城市和城区的保护计划之前应该先作多学科的研究。保护计划应该包括对资料的分析,主要是考古的、历史的、建筑的、技术的、社会的和经济的资料,应该确定基本方针和在法律、行政和财政方面所要采取的行动方式。保护计划应该使历史性城区在城市整体中发出和谐的声音。保护计划应该确定需要特别保护的建筑物和建筑群,需要在某种情况下保护的以及在特殊情况下要拆除的。在采取任何干预行动之前的现状应该严格地立档。计划应该得到居民的支持。
b.维修。历史性城市和城区的保护包含着对建筑物的经常维修。
c.现代设施的引入。当代生活所要求新的功能和基础设施网络应该适应历史性城市的特点。
d.改善。改善住宅应该是保护的基本目的之一。
e.改造——在历史环境中的新建房屋设计的准则。当必须改建建筑物或者重新建造时,必须尊重原有的空间组织,主要是原来的地块划分和尺度,并要把原有的建筑群的价值和素质赋予新建筑。
f.考古。通过鼓励对城市的考古研究并恰当地在不损害城市体系的整体组织前提下展示城市考古的发现,对提高历史性城市的历史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g.交通。在历史性城市或地区内部要严格控制汽车交通;停车场需妥善管理,不要败坏它们和环境的面貌。
h.灾害。对历史性城市必须采取抵抗自然灾害和其他一切有害影响(主要是污染和震动)的防卫性措施,即要保证保护居民的文化遗产,也要保护他们的安全和财产。为防御和修复一切自然灾害的后果而采取的措施都要和被保护的东西的特点相适应。
i.全民教育。为了保证把居民吸引到保护工作上来,必须从学龄开始就对他们进行普遍的教育。要鼓励各种保护协会的工作,要采取财政措施鼓励保护和修复工作。
4 保护与更新的设想
2000年以来荆州市政府相继对球场路、三国文化街片区进行了改造。正在施工中的玄妙观饮食文化街、拥军路名店街建成后,虽然会对古城片区改造及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荆州古城的问题。笔者认为用古城内外置换项目的方式改造古城、开发旅游景点是破解难题的现实选择。
4.1古城人口疏散设想
将古城内现有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年代久远的居民区有计划地逐步迁移至古城外,从根本上解决古城人口密度过高、旧城改造受限等问题。内外置换腾出来的土地主要用于恢复(下转第177页)(上接第163页)史记景点建设,打造特色旅游,提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
4.2古城交通设想
在城内设置快速地下交通专道,形成环线,在四方大门附近设出入口,并在南北门设出城地下通道。
4.3古城内旅游景点开发设想
a.建设古城墙环城景观带。充分依托现有古城墙及城墙上遗址,恢复景龙楼、曲江楼、九阳楼。结合古城周边景点,整体打包建设项目,采取政府与开发商合作经营的方式运营。
b.建设护城河外岸上主题商住区。依托巍巍古城,结合护城河环城景观带浏览线路,在护城河南岸规划三片主题商住区(即屈原雕像以西、四机厂卫生院和太晖村以南),总用地面积26.3公顷,拆迁总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可建设面积26万平方米。地块开发为与古城风貌相协调的特色商住空间,集传统民居与特色商业于一体,景要体现古荆州民俗风情,建成特色街区浏览,街区夜景观光。建筑控制在三层以内,容积率控制在1.0以内。
c.建设荆州博物馆景区。依托现有的荆州博物馆,背靠三国公园景区,建设集文物展示、修复为一体的文保科研楼。并结合博物馆建设文物市场、匠人坊、茶社等综合服务设施,在其中设置古迹浏览、文物赏鉴、陶艺等体验活动,为游客提供餐饮、购物、休息的场所。
d.建设荆州关庙景区。依托现有关庙和冠带巷,挖掘关公文化内涵,建设五重院落关庙、朝觐广场、特色小商品街,组织关公祭拜、朝觐和参与性活动,建成集餐饮、购物、观赏、住宿等为一体的景区。
e.建设荆州关府景区。即在现有军分区和荆州市委的土地上,规划总用地面积13.98公顷,拆迁面积9.45万平方米,建设面积23000平方米的改造项目。依托关公文化内涵,建设全区最大的关公府衙,建设府衙区、后堂、书房、客堂和客栈。策划仿古升堂断案表演、影视表演、关公书画壁画展、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住宿等活动和服务设施。
5 保护与更新政策的配套
制定实施方案,加强组织领导。市、区两级政府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分步予以实施。同时,市政府应责成建设、规划等有关部门从严控制荆州古城内的建设审批。另一方面,更要出台鼓励和引导古城人口外迁的配套政策保证改造的实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