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人工智能与音乐演奏—— 一位音乐家的探索

时间:2024-05-18

上海纽约大学供稿 编辑/明 月

问:你是一名专业的笛箫演奏家、乐手,是什么激发了你对机器学习与计算机音乐的兴趣?

答:其实很简单。北京大学读本科期间,我想寻求一个机会,能将信息管理专业和对音乐的热爱结合起来。幸运的是,我的音乐老师很懂计算机音乐,所以,我得以研究接触这一领域。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机器学习专业博士学位之前,我是一名有着10年经验的专业笛箫乐手。

问:你当前的项目是研究互动机器人以及人的音乐表演。机器人表演者是否会有让人动情的表演?

答:人工智能和音乐的应用发展,不同于街头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可以确定的是,未来自动驾驶汽车肯定比人的驾驶更可靠、更安全,能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对音乐来说,机器人能否“做得更好”仍有待讨论,但它们有空间可以发展成为更好的技术流派表演者。不过,如果与真正的音乐家之间的合作相比,机器人缺乏深入互动,无法和人类一样有心领神会的交流。对人类来说,只要互相看上一眼,就知道对方要干什么,这就像魔术一样,机器人却必须经过编程。

和用电脑工作相比,与交互式机器人合作更有吸引力。有研究表明,从用电脑转为用机器人,更能给人类带来与同类合作的感觉。我们可以认为机器人改变了人类对亲密的认知——只要有一个可以移动的身体,特别是类人型机器人,人们就会自行地给这个事物赋予生命。

问:人工智能有可能在音乐教育或娱乐行业取代人类么?

答:我认为人工智能会创造出不同的市场与发展空间,而不是取代人类。日本已经有一个虚拟流行歌手“初音未来”,这是由歌唱合成器应用程序制作出的,完全是虚拟和数字化的。已经过去了十年,人们依然会疯狂于这位“女歌手”的现场演唱会。所以,这是一个吸引不同受众的不同市场,这些听众很可能和去上海音乐厅欣赏贝多芬的听众不同。

人工智能只是一个工具,如同汽车一样。这取决于人类如何使用这一工具,以及我们如何让它们为我们服务。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有可能帮忙,也有可能帮倒忙。此外,完全依赖计算机智能也会存在问题。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尽可能地简单,但是不要过于简单”。我认为,我们应该善于利用技术,而不是沦为它的奴隶。

问:那么人工智能如何帮人们更好地欣赏、创作及演出音乐?

答:使用Spotify或Pandora这类应用程序时,人工智能可以基于收听历史和协作过滤功能,为听众推荐类似音乐风格的新艺术家,让人们更好地欣赏和发现音乐。还有一些类似Logic X Pro和其他的数字音频编辑软件,让人们在作曲时更加方便。

我目前的项目——“笛子触觉教学”是一种快速建立肌肉记忆的方法,能直接将一段音乐转化为手指运动,通过这种运动和感觉熟记演奏技巧。我做这个项目的动机是,帮助那些想学会如何演奏一首简单的曲子,但对记住这些音符感到恐惧的非专业人士。这种触觉指导虽然不能替代一名专业的长笛老师,但可以让外行人快速学习,体验表演乐趣。至少,可以演奏一首生日快乐歌给自己的孩子。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经历,让人们不再认为演奏乐器是难以驾驭的技能,并激发更浓厚的兴趣,鼓励大家学习、演奏音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