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海中战狼”

时间:2024-05-18

程刚

鱼雷,顾名思义,就是外形像鱼一样,能够在水中发挥威力的武器。你可别小看鱼雷,从发明到实战,它一直都是海战中的明星武器,有着“航母杀手”“舰艇克星”等诸多称号。

在战斗中,鱼雷可以从舰艇、飞机上发射,并能够控制入水以后的方向和深度,威力很大。那么,它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打个比方,一枚重200千克的鱼雷,击中一艘5000吨的舰船后就可以致其瘫痪,如果击中了要害部位,这艘大型舰船很快就会沉没。

鱼雷的诞生

1804年,奥匈帝国海军发明了一种有趣的水下武器:撑杆雷。这种雷依托在小艇上,通过一个长杆连结雷与小艇,长杆的一端焊接在小艇前端,另一端装着炸药。小艇由于目标小,在水中灵活机动,不易被击中,因此很容易接近大舰。当长杆上的炸药接触到敌舰后,便会被引爆。

1864年,奥匈帝国海军一位名叫卢庇乌斯的舰长发现,撑杆雷撞击轰炸敌舰后,小艇也经常受伤,有的甚至沉没,造成人艇皆亡的悲剧。于是,他便将长杆另一端的小艇换成了发动机,利用高压容器中的压缩空气推动发动机活塞工作,带动螺旋桨使长杆在水中前行,进而攻击敌舰。这便是鱼雷的雏形,但由于航行方向和速度等都无法控制,最终没有应用于实战。

罗伯特是英国的一名工程师,1866年,他在卢庇乌斯发明的基础上对鱼雷进行改造,通过液压阀操纵鱼雷尾部的水平舵板,实现了对鱼雷航行深度的控制。由于它的外形似鱼,罗伯特将它命名为“鱼雷”。

小小鱼雷化身“海中战狼”

1941年,“奥立芙号”英军弹药补给船悠闲地行驶在大西洋上,船上装着数百吨烈性炸药、3000枚重型炸弹以及43辆坦克。可他们不知道,此时德军的潜艇已虎视眈眈盯住了它。瞄准目标后,德军潜艇指挥员果断下达发射命令,两枚鱼雷迅速蹿出艇舱向“奥立芙号”奔去,不到10分钟的功夫,突然一声巨响,“奥立芙号”瞬间变成了炸个不停的火药桶。

德国潜艇通过潜望镜看到“奥立芙号”发生剧烈爆炸,欣喜若狂,他们这才知道英军补给船装的是军火。为了欣赏他们的战果,德军潜艇长官命潜艇升至海面,行驶至离“奥立芙号”不到100米的地方,全员观看其沉没。可就在这时,一个意外发生了,补给船上一辆7吨重的坦克被爆炸冲击波掀上半空后跌落下来,不偏不倚正好砸中德军潜艇。潜艇突然间被砸出了一个巨大的窟窿,“奥立芙号”还没有沉没,潜艇却先于英舰沉入海底。德军潜艇的鱼雷其实间接地炸沉了自己的潜艇,真是可笑至极。

会转弯的鱼雷

1942年3月,欧洲北海冷得出奇。英国“特林涅达号”战舰正按上级命令执行任务,不曾想却与德军一艘从前线败退下来的驱逐舰狭路相逢。“特林涅达号”弹药充足,而德军驱逐舰连一发炮弹都没有了,只好快速逃命,“特林涅达号”哪肯放過它,迅速将一枚鱼雷送进了发射管,并很快瞄准发射出去。此时,德军舰上人员看到了鱼雷,顿时呼天喊地乱作一团,有的甚至提前跳海免遭被炸上天。

鱼雷发射后,“特林涅达号”上所有人员都集中到了舰首甲板上,兴致勃勃地看着鱼雷;中向德军驱逐舰。可就在这时,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那枚鱼雷划了一道完美的弧线后,竟然掉头向发射自己的“特林涅达号”战舰;中来!“特林涅达号”上的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只听“轰”的一声,战舰被拦腰炸断,不到半小时便沉入海底。原来,那枚鱼雷由于天气过分寒冷,导致舵盘和舵翼冻得变形,结果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可怜那些英国人还没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便葬身鱼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