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测测小树有多高

时间:2024-05-18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承担了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项华教授主持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数字科学家”计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項目的工作,目前正处于深入开展教学实践阶段。为了更好开展研究,沈耘老师作为课题负责人,亲自讲授了一堂独具匠心的开放型实践课,作为子课题《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展示。

今天上课的项目主题为《小树有多高——选择测量工具》,本课程是在“数字科学家”项目教材中的《校园中的大树有多高》基础上重新设计实施的。根据授课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进行了调整,预计3~4课时,大致内容如下:回顾使用身体和工具测量进入课程→实地应用工具测量自带测量物→建立测量物与测量工具的联系→引出测量校园大树的真实问题→头脑风暴分析测量任务,聚焦测量方法(图像测量技术)→实地拍摄获取数据→数据计算得出结论。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深入思考和动手实践来突破,让学生带着问题使用数码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体验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数据收集到数据处理,再到形成结论、找到答案的完整过程。

在课程中,学生们简单地经历了探究过程,体会到了科学思想与方法,也体验到了数据挖掘、交流与传播的价值。

《数字科学家》课程是基于“互联网+”背景,在大数据环境下,旨在培养学生利用数码相机、手机、搜索引擎、3D打印机等数字手段解决科学问题的一种课程。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一直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校“育心”课程的总体规划下,计划将《数字科学家》课程纳入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作为六年级学生的必修课。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中关村附近中国科学院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数字科学家”项目团队等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以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学生在终身学习、网绍学习的背景下,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不仅能够提高科学信息素养水平,更能够通过探究式学习,发挥团队合力,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数据挖掘等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数字化的思维模式与高雅的审美情操去创.新与设计,在心中播种未来科学家的种子!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