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折冲樽俎的世界船王 —包玉刚

时间:2024-05-18

文/卫太夷

1989年,邓小平家人与包玉刚家人在北京

深水湾别墅里的客厅外交

香港有一处人人皆知的“桃源仙境”——深水湾。这里是港商富豪的别墅区。20世纪后半叶,香港的华人财团——世界头号船王包玉刚、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集团的大老板李嘉诚的豪宅都建在这里。

有趣的是,港人称李宅为“龙窝”,包宅为“凤巢”。由于两家是邻居,故港人又戏谑地称此地为“龙凤巢”——因为包玉刚夫妇膝下有淑女四姐妹,而李府哲嗣成双。

船王包家那栋掩映在绿荫丛中的白色小洋房,装饰极其豪华的大客厅的墙壁上,镶嵌着主人与多位世界名人、权贵握手言欢,摄制精美、装潢考究的巨型合影——

1981年9月24日,瑞典国王古斯塔夫访问世界船王包玉刚环球航运集团时,曾在这里叙会的合影;

1983年3月3日,包玉刚以英国皇家爵士衔(包1963年入英国籍,1976年英国女王授予爵士(CEB)陪同美国总统里根,在这里觐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盛况留影;

还有1990年包玉刚与日本首相海部俊树握手欢叙的巨照。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安置在豪华客厅中央的那幅最显著的巨照:1989年邓小平与包玉刚及两家眷属,在北京聚会时的合影。这就体现出,包玉刚晚年深刻懂得:他的后半生是资本商界使他成为船王;而最后是邓小平使他成为热爱祖国的船王,以及他在国内外的历史地位。

别出心裁的行业外交——新船下水的庆典

19 世纪初叶,欧美开始制造轮船,便盛行一种行业庆典。每当新造的巨轮竣工,从船台滑行入水时,都要举行下水庆典。由于西方人认为船属阴性,故厂、航双方企业要恭请妇女界的社会名流,莅临船台掷瓶、剪彩,这又称为新船命名仪式。船王包玉刚十分重视这种对行业有重大影响的礼仪,而且善于借此庆典,来提高其航业的声誉。在他事业有成的后半生,除第一艘新船是他母亲主持下水典礼外,在以后新造的巨轮下水时,他总是不惜巨资,举行这种外交式的盛典,借以扩大环球航运集团的名望。

1982年8月18日,他邀请巴西总统夫人杜塞菲格雷多在上海为其“东星”号下水剪彩;

1982年9月,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访华时,应包玉刚的邀请,莅临上海为他在江南造船厂订造的“世谊”号主持下水典礼。女首相在船台上致辞:“这艘船象征着中英两国和香港之间密切关系,热烈庆祝‘世谊’号把友谊带到天涯海角!”她又按照英国传统方式说:“我在这里命名这艘船为‘世谊’号,愿上帝保佑所有的航行者!”接着她用小银斧砍断了红丝绳。一瓶香槟应声撞碎在船首,一幅紫红色的绒幕开启,露出了“世谊”中英文的船名。

1983年4月29日,包玉刚又邀请已故日本首相太平正芳的夫人到沪,为其“马尼拉斯”号货轮主持下水典礼。

且从船王的童年说起

包玉刚 1918年出生于浙江宁波,父亲包兆龙早年去汉口经营制鞋业,后又转到上海经营银楼,渐渐积累中等资产。包玉刚幼年曾就读于上海虹口区著名富商叶澄衷创办的澄衷学堂(其校史记载:早年曾有胡适、李四光、朱可桢等就读过该校)。包玉刚弱冠,又考入吴淞商船学校。

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吴淞船校迁往重庆。包玉刚辍学,随家避难衡阳,就业于该市的中央信托局。他经过发奋自学,熟练地掌握了银行业务中的信托、储蓄、保险、贸易各种业务,以后被升迁到重庆,任中国工矿银行重庆分行经理。

1945年秋抗战胜利后,包玉刚从重庆回到上海,受到上海市长吴国桢的器重,委任他为上海市银行业务部经理,翌年又提升为该行副总经理兼业务部经理。这时包玉刚才28岁,已在上海金融界崭露头角,被誉为“后起之秀”。

1948年底,国民政府在大陆已临全面崩溃之势,其父包兆龙当时对共产党心存疑虑,遂随一些拥有巨资的工商人士移往香港。于是包玉刚遵父命,亦欲随同去港,便向吴市长提出辞呈。此时的吴国桢也将撤往台湾,就乐意放他一马。

二战前的香港,是英国女王王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工商经济十分发达。可是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被日军占领后,遭到惨烈的破坏,日军强令疏散华民百万人,以致只剩下60万市民。二战结束后,英国殖民者又重新占据香港,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重建香港。到1949年已恢复到战前东方大港的繁荣。其重建措施是,大量吸收华资和人力资源,发展自由港进出口贸易。

包玉刚携老带幼一家七口,在朋友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在西摩道租到一套三间的公寓住下。然后与几位从上海同来的挚友合伙开了一家“华人行”,经营进出口贸易。当时新中国建立不久,遭到美国及其伙伴的封锁禁运。“华人行”便竭力为大陆转运进口钢材、棉花、药品等紧缺物资。不久,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封锁禁运更加严厉,“华人行”只得停业。于是包家便另谋求生途径。他父亲提出经营房地产,可以按时收房租,风险少,较为稳妥。而包玉刚却审时度势,另有远谋。他分析,香港乃弹丸之地,搞房地产十分局促,只能收点房租,但香港面临浩瀚无垠的海洋,因此航运业大有可为,而且他从前在“吴淞商船”学过航运基础知识,似可驾轻就熟,于是全家同意他的谋划,他便从伦敦购来有关船舶营运的书籍,一边专心研读,一边又了解香港与国际航运的实际情况,虚心向行家请教,同时继续向家中老小做说服疏通工作。

1981年7月6日,邓小平会见香港环球航运集团名誉主席包兆龙及包玉刚一行,邓小平握着他们的手说:“我们早就应该见面了。”

赍志海洋,荣膺“世界头号船王”美誉

经过一番细致认真的钻研和观察,包玉刚梦想跻身国际航运的机缘终于来临。1955年他在英国以 77万港元,廉价购进一艘 8 200吨、船龄较长的燃煤货轮,取名“金安”号,同时便创办环球轮船有限公司,经营印度到日本的煤运。1956年,埃及纳赛尔总统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一度造成航运危机,海运费用大涨,于是他就利用赚到的租船收入,购进第二艘货轮“金碧”号,以后又以同样的办法,购进多艘廉价的旧船,到1956年末共购进7艘旧船。

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着手恢复造船工业,各国船东纷纷向日订购新船,可享受日本银行低息贷款。包玉刚此时正处在旧船经常维修,开支过大的困境。现在有此机会,就可以用较少的资金,加上日本银行的贷款,向日本船厂订购新船,来淘汰旧船,使环球公司的船舶逐步更新,实在是难得的良机。于是他在 1962年末在日本贷款订造 16 000吨的“东方樱花”号新船。

包玉刚经营航运业的办法,是采取以往经营金融的稳健作风行事:他宁愿以中长期出租轮船的办法,在货轮出租前,已预算出这艘轮船长期租费有多少。从表面看,似乎比“单程租”或“散租”少赚租费,但其风险却降低到最低限度。不出他所料,到 1957年国际航运费用价格惨跌到最低,而包玉刚中长期租船的收入却没有损失。此时才显出他具有远见的稳健作风。

1989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北京中南海会见包玉刚

包玉刚从 1961年起,就开始向日本定船。当时,环球航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新时期,造船工业也取得了蓬勃发展,正是包玉刚报效祖国的好时机。于是,他就向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订购了首批价值一亿美元的六艘巨轮。这一消息传出后,香港航运界都纷纷把目光转向国内。尤其是上海沪东造船厂为包玉刚环球航运集团建造的3.6万吨货轮“东星”号远航后,更增强了国内造船运公司拥有的 150万吨新船,90%以上都是日本船厂建造的。他又把这些船以最低的租费,出租给日本航运公司。于是,他在日本造船界得到种种方便,年年添购新船,使其船队的平均船龄,很快达到三年左右。接着他又把注意力转向原油运输。1966年,包玉刚的第一艘 10万吨级油轮正式投入营运。1967年5月,中东战争爆发,苏伊士运河被封闭,西方国家和日本对石油的需求殷切,包玉刚当机立断,马上向日本订造多艘10万吨以上的超级油轮。因此在短短几年内,包玉刚船队迅速扩张,到1981年底,环球航运集团已拥有210艘轮船,总载重量为2 100万吨,跃居世界航运企业之冠。是年,美国《纽约时报》发布全球七大船王的名次:1.包玉刚,2.董浩云,3.里瓦诺斯,4.奥纳西斯,5.贝格森,6.莎兰,7.尼亚格斯,其第一、第二位均为香港的华人,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

嗣后,随着他的财团不断扩张,再加上他纵横捭阖的交际才能,于是以“W”为标志的环球航运集团在世界各大海港,设有十几家子公司或代理公司。“环球”所属的商船队,除与日本航运公司订有长期稳定的租船合同外,还与世界著名的大企业订立长期租船合同。此外,他又荣任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亚洲行业有限公司、世界航运及投资公司、世界海运及陆丰国际(投资)公司、世界金融国际有限公司和LBJ金融(香港)有限公司等财团的主席;香港恒生银行、香港有利银行、国泰航空公司、香港电气集团等机构的董事;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董事会首席副主席等等。此外,他还经营九龙货仓和保险业务。根据香港《华人》月刊报导:至 1986年初,他所控制的公司总市值为196.2亿港元。

为国产船舶出口立功

1976年10月,中国大陆粉碎了“四人帮”,经过拨乱反正,界的信心。

1983年6月2日,香港《大公报》头版头条,用特大字号做标题:“‘东星’号圆满完成环球航行”,并作了如下详细报道:

“中国沪东造船厂为香港环球集团建造的3.6万吨‘东星’号,圆满完成半年3万多海里的环球航程;主机运行 2万 2千多小时;各种机电设备,均正常工作。该厂随船保证工程师已提前回国。该轮船长在他的述职报告书上,高兴地写道:‘东星’号不愧为东方升起的新星。”现在香港东方海外航运公司的董建华、实业家赵世光、曹文锦等都向国内订船。从 1978年到1996年,中国船舶总公司累计出口民用船700多万吨。

中国船舶总公司副总经理潘曾锡说:“自从包玉刚先生向国内订船后,实际上起到活广告的作用,为我们闯出了一条新路。近年来,在国际航运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国家的大船厂接连倒闭,挪威船厂出租当仓库……我们这几年出口船只一百多艘,共计160万吨,接船的国家有美国、挪威、法国、波兰、意大利、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罗马尼亚、古巴、捷克、俄国等。现在我国造船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比较好,技术上信得过。凡是船东要什么船,我们都能够制造;任何国家的船级社标准检验,我们都能合格。按1987年世界劳氏船级社统计,造船出口吨位,我国仅次于日本和韩国,名列世界第三位。过去,我国根本排不上号,在中国的船舶出口方面,包玉刚的环球航运集团是有贡献的,应该在中国造船史上好好记上一笔!”

有一次,邓小平在会见包玉刚时,兴奋地说:“我听说你多次表示愿在造船、租船等方面同国内合作,为祖国四化建设尽力。”

包玉刚感慨地说,“是啊,我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中国人。祖国富强,我们在海外腰杆也挺得直了!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取代英国成为世界最大造船国,过去我们环球航运集团的新船,一般都在日本订造。现在以实际行动支持国内的造船业发展。我和弟弟都在国内订造了一批新船。船买回去,航行全世界,到各国码头停靠,这就是中国造船能力的活广告,一定能吸引更多的外国船东,来中国订购新船。”

邓小平热烈地紧握包玉刚的手:“你是实干家!”

香港回归中英谈判的民间大使

邓小平曾说:“香港过去的繁荣,主要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香港人干出来的!”

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首次到香港视察后,由衷地感慨:“到了香港一看,就会明白,中国人是天生的企业家!”

而今,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已过世,但回顾20世纪80年代,持续22轮、马拉松式的“香港回归”外交谈判,至今还令人赞叹不已!

回首 1984年12月19日的北京早晨,虽然不是什么节日,可是大街小巷的居民门框上、窗棂上都插着五星红旗。乘车路过天安门广场的乘客们,一大早却发现广场两旁悬挂着大不列颠王国的米字旗。许多人一时虽然不知道,今天是中英正式签订《联合声明》的日子,却惊讶地听说,两年前,在人民大会堂大门口的台阶上摔了一跤的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又来了。

这天下午 5点半,北京、香港以至全世界亿万双眼睛,都注视着从北京播发的电视新闻:在人民大会堂的西大厅,一张铺着墨绿色呢绒的长桌格外显眼。在中英两国小国旗的中间,摆放着《中英联合声明》的正式文本,静静地等待历史的那一刹那。突然记者们相继荧光灯闪烁不停,掌声震宇。中国总理和英国首相都面带微笑地进入西大厅,两人各拿起桌上的台式金笔,代表两国政府在联合声明上庄重地签了字——这就是两个主权国家的最后承诺:“1997年香港回归!”

这时,肃立在签字长桌对面观礼席上的包玉刚,为能亲临见证这庄重的仪式而激动不已,同时又感到:即将担任“香港特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职责,任务更加艰巨而重大!

在中英两国签订《联合声明》前的无数次的外交谈判中,包玉刚始终扮演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民间大使。由于他与“钢铁公司”邓小平以及“铁娘子”撒切尔夫人都有很好的私交,便于他折冲樽俎,穿梭在双方之间,沟通信息,交换意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润滑剂的作用。包玉刚也以此为荣地说:“我在北京与伦敦之间,荣幸地充当民间穿梭大使,并以谨慎的言行,尽了绵薄之力。”中英联合声明签字后的翌日,邓小平又接见了包玉刚。邓小平告诉他,解决香港问题的经验,如果用于台湾,将对大家都有利。中美之间的问题,还是一个台湾问题。解决了台湾问题,中美之间的阴影也就消除了。

1983年12月,包玉刚全家在美国夏威夷

归省故里,造福桑梓

1984年10月的一个早晨,宁波市镇海县庄市乡钟包村的乡亲们,用热烈的锣鼓声和鞭炮声,迎接包船王还乡探亲……在与乡亲们热忱的交流中,包玉刚前几天就在想:“我这次与这片养我育我多年,与我童年朝夕相伴的热土,做点什么呢?”

翌日中午,在与宁波市领导相叙的宴会上,他把筹建宁波大学的建议提了出来,引起大家的热议……

这时,服务员端上一盘油炸汤团,放在他们面前。包玉刚高兴地夹起一只,放在耿典华市长的面前,风趣地说:“市长先生,这只汤团值两千万美元,这件事就这样定了。”

同年12月20日,刚参加过北京“中英联合声明”签字仪式后的包玉刚,又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受到邓小平的单独会见。

邓小平对包船王热心祖国的教育事业——继不久前赠与上海交通大学包兆龙图书馆之后,现在又创建宁波大学。其拳拳爱国之心,实在令人钦佩!邓小平应船王的请求,愿为宁波大学题写校名。

中秋翌晨,船王“奔月”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1991年9月23日(农历8月16日),香港人还沉浸在刚度过的中秋赏月之夜。

包玉刚是非常重视家庭、珍爱亲人的。每年中秋,即使工作再忙,他都要设法回家与亲人团聚,这也是他成就事业的一种动力。

就在中秋这天,天刚亮,他就和家人乘着豪华的私家游艇出海,在全家欢笑声中,围绕香港四周的海面,乘风破浪。

晚上,全家又齐聚宅前的花园中赏月,品茶尝月饼,聆听深水湾的涛声。包玉刚夫妇兴致盎然地回忆、讲述故乡宁波昔日过中秋的风俗和趣闻,直到月过中天,才回屋休息。

不料,翌日拂晓,包玉刚突然哮喘发作,呼吸非常困难,家人心急火燎,慌忙请来医生,经过一番抢救,仍然无效。就这样,一代叱咤风云的世界头号船王,遽然离开了人间,享年73岁。

包玉刚逝世的讣闻,很快传遍世界各地。

24日上午,邓小平就给包船王的家属发来了唁电:“惊闻包玉刚先生病逝,甚为悼念。先生热心祖国建设,为实现‘一国两制’身体力行,功在国家。希望家人节哀珍重!”

江泽民的唁电:“先生生前为中华民族的振兴,祖国的统一大业和香港的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

杨尚昆的唁电:“先生为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鹏的唁电:“先生支援国家建设不遗余力,为香港的繁荣辛劳耕耘,对祖国统一大业竭尽余力。”

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梅杰、日本首相海部俊树、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等都致唁电,表达深切哀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