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守卫乌梁素海“蓝”

时间:2024-04-24

张晶

乌梁素海,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境内,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角地带的边缘,总面积300平方公里,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素有“塞外明珠”的美誉。它是全球范围内干旱草原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大型多功能湖泊,已被国家林业部门列为湿地水禽自然保护示范工程项目和自治区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2002年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河套地区美丽的湖泊

乌梁素,蒙古语意为生长红柳的地方。河套地区宜于红柳生长。传说600年前,这里是生长杨树的低洼地,后因黄河多次淹没土地,树木消失形成湖泊。

乌梁素海的形成与黄河主流改道有关。最早的黄河沿狼山南侧的乌加河作主流东流,后因地壳隆起,黄河受阻急转南流,冲出一个较大的洼地,这就是乌梁素海的前身。此后,由于风沙东侵和狼山南侧的洪积扇不断扩展,致使河床抬高,乌加河被泥沙阻断,河水溢流到洼地形成了乌梁素海,而黄河主流改由南侧东流。

50多年前,巴彦淖尔人工开挖了248公里总干渠,乌梁素海与这些干渠一起,成为河套地区灌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创造出北纬40度以上的“吨粮田”奇迹。

现代乌梁素海主要靠乌加河和长济渠、民复渠等灌溉的尾水补给。水深0.5-1.5米,最大水深约4米,蓄水量2.5-3亿立方米。湖中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除盛产黄河大鲤鱼外,还有鲫、草、鲢等20多个鱼种。每到春、夏、秋三季,锦鳞腾跃,鸟语花香,有近200种珍禽异鸟在这里安家落户、生息繁衍,其中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疣鼻天鹅、大天鹅、斑嘴鹈鹕和琵琶鹭等。芦苇、蒲草资源亦很丰富。偌大的湖面上,人们随处都可听见芦苇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声响,仿若涛声阵阵拂过耳畔。这里的空气清新怡人,有芦苇的清香,也有湖水的凉意。

这里是鸟的世界、鱼的乐园。湖面碧波荡漾,苇丛如诗如画,百鸟啼鸣婉转,令人赏心悦目。乌梁素海与乌拉山北麓的乌拉特草原融为一体,是集湖泊、草原和山林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可谓青山、绿草、蓝天、碧波相映成辉、佳境天成。乌梁素海婀娜多姿的自然、生态及人文景观,使这里成为独具北国水乡特色的一方胜地,吸引了众多游人慕名前来。

乌梁素海的“消失”危险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加速提高,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农田养殖的不断扩容,飞速发展的阵痛也不期而至。乌梁素海地区的有机污染物产生量开始大幅度增加,点源、面源、内源污染叠加影响显著,这片鱼鸟乐土的水质开始恶化。

水污染主要分为点源、面源、内源三大类。点源污染主要以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为主,通常有固定的排污口集中排放,经城市污水处理厂或管渠输送到水体排放口。面源污染主要由土壤泥沙颗粒,以及农药、畜禽养殖粪便污水、水产养殖饵料药物、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各种大气颗粒物沉降等组成,通过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农田排水等方式排入水体,通常没有固定排污口。内源污染主要指进入水体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逐渐沉降至水体底质表层,当累积到一定量后再向水体释放,从而形成湖内污染负荷。

四通八达的干渠为乌梁素海“供血”的同时,也带来了周边的污染。目前,乌梁素海点源污染占污染源的5%-10%,面源污染占污染源的70%-75%,内源污染占污染源的15%-20%。

2008年,乌梁素海污染达到顶峰,湖区暴发大面积的黄藻,核心区域水面被覆盖,水体严重污染,持续时间近5个月。根据巴彦淖尔市环境监测站2005年-2010年的监测资料显示,乌梁素海环境污染和生态功能退化形势严峻,氨氮超标率为30.3%;底泥污染严重,总氮、总磷和重金属超标;鱼的种类和数量大幅度减少,淡水渔业基地功能逐渐丧失。

到2010年底,乌梁素海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前的800平方公里缩小到293平方公里。生态地位如此重要的乌梁素海一旦消失,土地沙化將更加严重,沙漠将长驱直入,加剧北方地区的沙尘暴灾害。

面对日益严峻的局面,仅靠生态环境部门一己之力治理污染有些力不从心。要想重现乌梁素海“蓝”,必须集全市之力,全流域作战。

乌梁素海“保卫战”

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在给乌梁素海生态环境治理带来压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治理好乌梁素海的动力。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复了《乌梁素海综合治理规划》,从乌梁素海全流域统筹考虑,将乌梁素海治理视作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一环。

必须系统治理乌梁素海!巴彦淖尔要举全市之力再现“塞外明珠”的美丽风采。由市委、市政府牵头,环保、农业、水务等部门参与的系统治理乌梁素海的行动迅速开展起来。

目前,乌梁素海的点源污染占比不大,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自加压力,提出了污水“零入海”的要求,并在2018年底实现了全市60%的点源污染不再入海。

巴彦淖尔市先后实施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14个点源污染治理项目,关停了乌梁素海周边造纸厂等企业,成立了专项督察组,对全市各旗县区及工业园区开展乌梁素海点源污水“零入海”专项督察。2018年,巴彦淖尔市制定出台了《七个旗县区污水处理厂综合排放标准》,以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推进乌梁素海点源污水“零入海”目标如期实现,以受纳水体环境容量“倒逼”企业技术升级提标改造。

针对面源污染,巴彦淖尔市选择了走绿色农业发展道路,推广长效缓释复合肥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同时,合理、有序、规范地推行土地使用流转,组成专业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种植、土地集约化经营等,有效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及绿色发展进程,使乌梁素海的面源污染得到了控制。

2017年,巴彦淖尔市建立了60.3平方公里人工湿地,将总排干的农田退水首先引入到人工湿地,通过植物削减氮磷后,再进入乌梁素海,进一步减少了面源污染。

针对内源污染,巴彦淖尔市实施生态补水、引黄入湖。黄河凌汛时,将河水引入乌梁素海,实现了生态补水和减灾双赢。

巴彦淖尔市还实施乌梁素海网格水道工程,开挖网格水道54条,总长度119.5公里,增强水体流动性,加快稀释、置换湖区水体,提高了湖水的自净能力。

经过全流域、多方面的综合治理,2018年乌梁素海全年未出现劣五类水,碧水蓝天、鱼鸟欢跃的美景得以再现。人们又重新驻足湖畔,游湖赏景,钓鱼观鸟。

在游人身后不远处,有一个刚刚建成的水质自动监测站。这个监测站将对流出乌梁素海的湖水水质进行24小时不间断自动监测。2018年乌梁素海流域建设的3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已全部投用。这些监测站保证了每个县区的进出水水质说得清,责任认得清。一旦发生污染事件,可以立刻找到源头。

2019年3月,巴彦淖尔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晓兵在专题调研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时强调,巴彦淖尔市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调研巴彦淖尔市指示要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协调配合,细化实化举措,统筹实施好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真正让绿色成为巴彦淖尔的底色。

责任编辑:刘 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