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两种媒体环境 两个沉默螺旋

时间:2024-05-18

文 付玉辉

舆论传播中的沉默与螺旋

1974年6月,58岁的德国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在发表的《沉默的螺旋:一种舆论理论》一文中阐述了“沉默的螺旋”理论。1980年她又在出版《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对该理论进行了全面概括。

诺埃勒-诺依曼认为:“沉默的螺旋可能是舆论出现的形式之一。”在阐述该理论的时候,她认为:在一个有着固定的传统、道德以及特别是规范的领域内,如果一个人不想被孤立,他就必须表现和适应舆论中的意见和行为态度。已有的秩序得以存续,一方面是因为个人对被孤立的害怕和对被认可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共性担负类似法庭的重任,使我们遵循业已形成的意见和行为态度。而沉默的螺旋是对价值观正在变化的群体中公开可见的赞同或不赞同的一种反应。

作为一种对于舆论现象的阐释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该理论中的所谓螺旋,主要是指赞同和不赞同两种反应所形成的舆论结构。而传播进程中的沉默的螺旋现象,在传统媒体环境中存在,在新媒体环境中也依然存在。但是新媒体环境下和传统媒体环境下的沉默的螺旋却有所差异。

传统媒体环境中的沉默螺旋

2011年5月26日,《人民日报》第14版曾刊发一篇题为《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的评论。该评论认为:当前,我们迎来了表达的“黄金时代”,但仍有许多声音未被倾听。一方面,有些声音被淹没在强大的声场之中,难以浮出水面;另一方面,也有些声音只是“说也白说”,意愿虽表达,问题未解决。这些,都可谓无效表达,有人称之为“沉没的声音”。可见,在特定的传播环境中,有些声音没有被听到,有些声音没有发出,于是在众声喧哗的舆论场中形成了两种特别的声音:沉默的声音和沉没的声音。不管是对于“沉默的声音”,还是“沉没的声音”,都应该有一种合理的传播机制能够使得来自不同层面的声音能够得到准确、充分、平衡的表达,而只有这样的传播环境才真正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

人类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而每个具体的人的生命历程即是传播的历程。在传播历程中,各种传播主体自然而然会通过各种声音来表达其内心世界的各种诉求。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的传播历史本来就应该是各种声音并存、交互、融合的历史。众声喧哗,当然不应只是互联网世界的特殊景象,而应该是人类历史各个阶段的共同现象。

但是作为传播主体的人在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传播行为却受到社会环境的各相关因素制约,所以在某个特定的传播环境之中,某种声音会不断上升、放大、强化,成为舆论场的主导性声音;与此同时与之相冲突的声音却会不断下沉、缩小、弱化,成为舆论场的边缘化声音。在这种舆论场的声音交响之中,强者渐强、弱者渐弱的呈螺旋变化的传播现象,则是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所称的“沉默的螺旋”现象。

笔者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所带来的启示是:人们所看到的舆论传播的表象的背后可能掩藏着人们未曾参透或忽略的客观事实,或者说人们直接看到的某种舆论传播现象,存在着偏离客观事实的可能。该理论的存在让我们多一种警醒,多一种思考,多一种独立判断。对于某个问题,在舆论上呈现某种高度一致的声音的时候,或者在舆论上寂静无声的时候,作为舆论场中传播主体的人们可否深入地思考一下:这种舆论现象的出现是否符合客观事实的真相?

社会化媒体环境中的沉默螺旋

在微博客传播环境下,原来传统媒体环境下单一的沉默的螺旋现象被打破,新媒体环境的沉默的螺旋现象随之出现。以微博客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体兴起之后,人们对微博客在舆论场中的影响极为关注。2012年3月10日,微软研究员丹纳·博伊德在美国西南偏南大会互动大会上表示,社会化媒体会增加社会的恐慌情绪,社会化媒体开发商应当考虑其产品有可能被用于散布负面消息。而社会化媒体所具有的对于负面信息的汇集作用,其原因在于其在把关机制和传播主体以及传播网络等方面与传统媒体存在不同,而这些差异使得社会化媒体环境下新型沉默的螺旋得以形成。而我国微博客所产生的重要社会影响之一就是形成了和传统媒体环境中沉默的螺旋有所区别的沉默的螺旋类型。

2012年3月3~14日,“两会”召开,在此期间,我国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对于“两会”报的道,主要以正面报道为主,批评的声音并非主流;但是在微博平台上,却可以经常听到各种对于“两会”代表及提案的批评性声音。由此可见,对于“两会”的评论中,传统媒体环境中形成了一种正向螺旋:在传统媒体舆论场中赞扬的声音不断得到强化,而批评的声音则较为冲淡。而微博客空间对于“两会”的各种批评,则在新媒体环境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媒体环境的、对于“两会”而言总体上为批评性的反向螺旋:在微博客舆论场中对于两会的批评性评论不断强化,而对于“两会”的肯定的声音则居于非主流位置。

正是由于微博客舆论场和传统媒体舆论场的这种差异,使得微博客平台在沉默的螺旋现象层面,具有了和传统媒体明显不同的特征。2012年“两会”结束之后,为了对微博客传播平台上所出现的围绕一些热点传播现象而形成的反向螺旋现象进行修正,我国在微博客管理方面采取了新的尝试性措施。2012年3月31日,新浪微博发出公告称:“最近,微博客评论跟帖中出现较多谣言等违法有害信息。为进行集中清理,从3月31日上午8时至4月3日上午8时,暂停微博客评论功能。清理后,我们将再开放评论功能。进行必要的信息清理,是为了有利于为大家提供更好的交流环境,希望广大用户理解和谅解。”此次持续3天的微博评论功能的关闭,可以看作是我国在微博客管理方面所作的一种新尝试。

这种尝试对于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有着一定影响。这涉及到对于互联网虚拟空间中管理者所认为的“谣言等违法有害信息”的认定和管理问题。同时,也显示出一种现象,在微博客传播过程中,如果管理者所认为的不良信息的数量较大,而这些信息所带来的管理风险也会随之增加。为什么在新媒体空间中批评的声音会较多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在新媒体虚拟空间之中,组成传播者群体的核心主体是基于移动智能传播环境的独立自媒体传播者,而这些独立自媒体传播者在传统媒体环境中一般则难以发出批评的声音。这些批评的声音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一般会逐渐被沉默、被遮蔽下去,而赞扬的声音则会成为主导的声音;而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这些独立自媒体传播者则被赋予更大的传播权,其在传统媒体环境下被压抑的批评性声音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中可以得到充分的释放,从而形成和传统媒体环境中有所不同的反向的沉默的螺旋。当然,自2010年以来,在“两会”、上海世博会等重要事件的舆论传播过程中都出现过这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传播环境下不同的沉默的螺旋并存的现象。

正是由于传统媒体环境和新媒体环境传播主体和传播环境的差异,才导致传统媒体环境和新媒体环境两个沉默的螺旋的差异。沉默的螺旋现象的存在,使得舆论表象出现偏离事实真相的可能性。而要想对沉默的螺旋中偏离事实真相的部分进行修正,则需要社会回归常态,需要媒体回归常态。如果社会和媒体都能够在一个较为合理的状态下运行,则舆论所表现出来的偏离事实真相的程度将会有所减轻。因此,不管是对于传统媒体世界的沉默的螺旋现象,还是对于新媒体世界沉默的螺旋的现象,都应从实事求是的角度加以分析和阐释,只有如此,才能突破舆论表象去寻求和接近事实真相,才能进一步完善舆论环境所构建的社会发展的参照体系,并在其中明确和印证社会变革的未来路线。

笔者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所带来的启示就是:要看舆论表象背后的实质,而不要被舆论的表象所迷惑;传统媒体环境下有沉默的声音和沉没的声音,新媒体环境下也有沉默的声音和沉没的声音;要参透传统媒体环境和新媒体环境中两个沉默的螺旋形成的动因,并据此完善我国的舆论环境建设,对不符合传播规律、偏离真相的沉默的螺旋现象进行修正,从而使我国公共空间的发展有利于向公众呈现真实的社会生态和真实的舆论生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