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文 谭涛
在家里,免费坐享哈佛牛津的名师教育?网络公开课的迅速流行让我们在家学习成为现实。在我们和世界名校名师亲密接触的背后,折射出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事实?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世界名校公开课开始在国内流行,这种只需上网就直接倾听来自世界各大名校知名学者主讲的公开课教程,逐渐成为众多年轻人追捧的新热点。
名校公开课的起源要追溯到2001年,当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拉开了网络公开课程的序幕,并计划在十年内将该学院的全部课程资料都在网上公布,让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任一网络使用者都可以免费取用。
这项计划逐渐演变成一项名为“公开教育资源”的运动。每门公开课的制作费用在2万至4万美元不等,全部来自于公益基金。后来,耶鲁、哈佛、牛津、斯坦福等全球200多所名校纷纷加入,并成立国际开放课件联盟(OCWC),免费推广网络公开课。
名校公开课的容量庞大、课程琳琅满目,涉及到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目前已有50所世界一流大学在学校的官方网站上提供可免费下载的公开课程。仅耶鲁大学一所就有超过2000门课程。打开耶鲁大学主页,课程从天文、历史、哲学到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门类。
国内名校公开课的流行,可以说是一个无心插柳的结果。
自2010年起,国内就已经有字幕组着手美国公开课的翻译工作。为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劳动,同时也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国内4家公开课字幕组于2011年1月组成联盟。目前联盟成员共翻译完成500多集公开课字幕,拥有3000多集公开课视频资源库,成为目前国内翻译量与拥有量最大的公开课制作组织。
拥有260多名成员的“YYets(人人影视)”字幕组作为联盟四大字幕组成员,是国内最早开始制作公开课字幕的字幕组之一。据YYets字幕组负责人介绍,刚开始只是试着做了一课的字幕放在网上,没想到反响特别强烈,后来字幕组决定尽量满足网友对于翻译的需求,重新建立分队,专门翻译公开课课程。
同年,互联网资源分享平台VeryCD、网易等门户网站介入,组织专业团队进行中文翻译,结果引来大批“中国粉丝”。目前,新浪、搜狐、腾讯等商业网站纷纷推出公开课频道,世界名校的1300多节课堂录播视频免费提供观看和下载,涵盖了科学、人文、艺术、经济、哲学等众多科目,每天点击观看超过100万人次。在新浪的“微博”上,美国名校公开课自2010年底开博不到一个月,粉丝就超过2万人。而在各大论坛,各种名校公开课的粉丝们自发组织主题讨论,说出自己听公开课的感想和独到见解,形成了一个个热闹非凡的学习圈子。
在知名社交网站豆瓣上,创建于今年5月的“国内外大学公开课程”小组的成员已有1056人;创建于10月底的网易公开课小组成员则有2000人;耶鲁公开课小组成员有276人。更神奇的是豆瓣资深网友“一只特立独行的猫”于4日发起的“每天早起一小时,网络公开课天天上” 小组,10天不到,就募集了上千成员。
名校公开课的迅速升温,引发学习热潮。而热衷于名校公开课的学子们,各自的需求却不尽相同。
有人为了充电。不少刚工作不久的毕业生,在事业起步阶段发现了自己专业知识匮乏,从而渴求有一种方式可以给自己补充能源,名校公开课由于其不受上课地点和时间的限制而成为最好的学习资源。
许多不到30岁的都市白领和在校大学生,或者通过网上的下载网站、学习组,或者通过朋友推荐获知这一资源。他们将六七十分钟一节的课程,切割成一个个短小段落,供在工作茶歇乃至上下班的地铁里消遣,还可随时定格和回放课程中的精华。
而更多人,则选择了一些和自己的生活相关的公开课,网易提供的数据显示,课程观看人数排名前三的是《幸福》《公正》《家庭夫妇心理学》,其中《幸福》自去年11月份上载以来已经吸引了约300万观众。在另外两个门户网站新浪和搜狐,这三门课也都是最热门的课程。
这些课程受到大量关注并不意外,因为课程的话题也正是社会热点,是普通人最疑惑、最需要得到解答的问题。
例如讲授《幸福》的哈佛大学教师塔尔认为,追求幸福是人在世间最重要的目的。课程中,他用一些简单易懂的调节心态和认知的方式告诉学生如何用积极心理去获得幸福;而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教授所讲的《公正》课则从道德、平等、自由、民主与公民权利等方面展开阐释了公正;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本杰明教授开设的《家庭夫妇心理学》则提供了诸多帮助恋人、夫妻认识爱情、提升幸福的方法。
实际上,这门课在中国网民中走红之前,“幸福课”已经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选修课,听课人数甚至超过了王牌课程《经济学导论》。
这些课程在中国的走红,正好反映了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背后,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满足的渴望。
网络公开课的流行,却让国内教育界相当尴尬。
实际上,在网上流行和被追捧的公开课应该加上“国外”这个定语,新浪网2011年8月完成的一项网络公开课调查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600多人当中,94.5%的人表示关注国内外公开课。在各类公开课当中,国外名校公开课最受网友欢迎,选择比例达43.1%,而选择国内名校公开课的仅有17.4%。
其实,我国多年前就开启了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数量从几十门到上百门不等。但是,多数精品课程都没有很好地适应网络媒介。虽然一些课程可以从学校网站上看到,但大多是PPT材料,视频存档很少,而且内容几乎都采用传统的老师一人对学生的灌输模式。
国外公开课的流行,虽然有着名校名师的明星效应,想想看,能在家里足不出户听到类似于哈佛、耶鲁、牛津这样的名校的知名教授的讲课,对于就读国内高校的学子来说,吸引力非常大。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国外高校的授课理念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性,教学生如何学会自我帮助,鼓励学生学会思考并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比如桑德尔教授12集《公正》课的开篇是这样的:
“假设你是火车司机,突然刹车失灵,不远处铁轨上有5个工人,而如果改道撞向另一条废弃的铁轨,前方只有一个工人。那你应该怎么做?”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教授没有给出标准答案,只是变换案例让同学们讨论。一些很枯燥的概念,都在谈笑风生间从多个侧面给出阐释,以一种开放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思考。
从上学时的“逃课”到现在的“淘课”,这种几乎倒挂的现实,引发了国内教育界的思考。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理念的更新才能让课堂更加有魅力。
实际上,国外公开课虽然流行,但并不能满足国内学子的全部需求。
国内的课程设置和学习目的和国外都有较大的差距,开放课程主要是一般性、常识性、通用性、基础性课程。而文化背景的差距更让课程有时候距离国内学子很遥远。国外公开课的流行,更多的反映了学子们对目前高校教育的不满。也说明了公众对教育资源的需求的旺盛。
从央视热播的《百家讲坛》栏目,我们可以看到,国内也不乏人气教师,而且具备网络公开课的条件。面对挑战,已有一批国内知名高校从国情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本土公开课上网,如精炼教学内容、与教师签订知识产权协议等,欲与国外公开课“掰手腕”。目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公开课已登陆新浪;上海交大成为第一所加入国际开放课件联盟的国内高校;北大、清华、南大、中科大等9所国内顶尖大学组成了“C9联盟”,投入网络公开课的开发。
相信随着国内高校的积极迎战,网络公开课将逐渐摆脱国外独大的情况,而真正成为大家定期学习充电,终生学习的有力武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