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移动医疗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探究

时间:2024-05-18

吴 娜,许利群

(中国移动研究院 北京100032)

1 引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临床医学、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等相关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疾病成因的认识和预防、干预知识正在不断丰富,加之医疗器械技术和手段的更新换代,健康医疗服务的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人口统计分布的变迁以及社会、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使得全球健康医疗行业仍然面临着成本继续攀升、患病复杂性多样、服务资源分布不平衡等多方面的挑战。由于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及慢性疾病的多样化和普遍化的困扰,发达国家在医疗服务方面的人均花费快速增长,医疗成本不断上升,但并没有带来明显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改善;发展中国家苦于投入不足和资源分散,更有发展过程中的其他种种问题,无法有效地为全体国民提供最基本的健康医疗服务。我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中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在健康医疗服务提供上却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上述双重问题的直接挑战,医疗体制的深度改革以及以现代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来推动健康医疗创新的服务势在必行。可以看到,宽带通信技术,尤其是无所不在的移动通信网络和技术从2G到3G再到4G的跳跃式发展,给我国和世界经济的各个产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和发展动力,并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解决人们基本沟通需求的移动通信(话音和短/彩信),到适合人们社交、娱乐、购物等需要的移动互联网,再到正在兴起的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健康照护需求的移动“个人管家”——移动健康医疗(Mobile Health ormHealth,以下简称“移动医疗”)等。研究表明,移动医疗正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健康医疗行业中发挥独特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移动医疗是一个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范畴,是跨界融合产业发展趋势的体现,反映在现代科技进步与临床医学和健康护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方面,可更好、更有效地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个性化的健康关爱、干预和指导服务。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可穿戴便携式感知设备采集人身和环境数据,经由智能网关,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机顶盒等,利用无所不在的泛在通信网络连接到健康医疗云服务系统,从而实现患者和健康医疗服务提供方之间端到端的远程医疗或虚拟健康护理服务,包括个人健康管理、慢性病预测和监护、出院及术后康复指导、在线咨询等。

根据国际医疗信息和管理系统学会(HIMSS)2014年发布的调查报告[1],50%~60%的内科医生和医疗保险机构高管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移动医疗技术的普及是必然趋势;病人也认为,移动医疗将提供极大的便利,有利于节省成本,同时还能为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德勤咨询在《2020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中预测[2],到2020年,医疗护理将不再限制在诊所或者医院,家庭将成为医疗护理的主要场所。

国际运营商联盟GSMA委托普华永道所做的研究报告预测[3],2014~2017年全球移动医疗市场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0%,2017年全球营收将达230亿美元,如图1所示。我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易观国际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4],2014年我国的移动医疗市场规模达到30.1亿元人民币,同比2013年增长52%,预计2017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人民币,如图2所示。在合适的发展土壤上,移动医疗可成为我国解决医疗体系难题的重要工具[5]。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步伐的推进,政府各项鼓励扶持政策的出台,关键技术的突破和示范应用,资本市场的推波助澜,移动医疗近两年来发展迅猛,吸引了各利益相关方的高度关注。

本文将对这些热点问题,同时结合几年来对该领域的深度观察和系统实践,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首先对新时期健康医疗服务行业所面临的困境进行概述,表明移动医疗迎来极好的发展机遇;其次从生态系统各参与方的作用和定位出发,对国内外移动医疗行业的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探讨当前中国移动医疗产业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方法。

2 移动医疗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健康医疗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公益性行业,其变革将给社会和民众带来巨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医疗体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移动医疗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了冲破现有医疗服务束缚、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带来福祉的使命。

2.1 传统医疗行业面临困境

随着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医疗水平的提高,未来30年我国将面临人口深度老龄化,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将随之大幅提升。根据联合国2013年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报告[6],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将增至4.54亿,占全国人口的34%,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同时,环境的恶化,现代人的作息、饮食和工作节奏导致亚健康和各种慢性病患者数量不断攀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德勤咨询发布的《2020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2]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有1.6亿~1.7亿人,高血脂患者有1亿多人,糖尿病患者达9 240万人,超重或者肥胖症患者达7 000万~2亿人,这大大增加了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健康管理意识的增强将把对主动医疗、保健医疗的需求变成经济学上的有效需求。

目前,我国在不断扩大医疗资金投入,但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7],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为5.1%,而发达国家中美国则占比17.6%,英国占比9.6%。

医疗资源的分配不仅在于总量的不足,还由于我国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导致医疗资源在分布上也极不均匀。总人口数占比不足20%的大城市拥有80%的医疗机构、人才和经费,而拥有总人口80%的广大农村则缺医少药。一旦有较大的疾病,大批农村和小城市的居民蜂拥至大城市的大医院就医,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也带来了个人就医成本的大幅上升。

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亚健康、慢性病人群激增,扩大了对健康医疗服务行业的需求;另一方面,不断增长的医疗费用支出,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医疗服务资源(医护人员等)匮乏,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等现象普遍存在。传统医疗行业存在的种种问题给移动医疗产业带来了发展空间。

2.2 政策大力支持产业发展

当前,我国通过加大医疗体制改革和政策引导以解决医疗服务存在的诸多痛点,促进行业更健康地发展。自2014年8月以来,我国有关部门在远程医疗、医师多点执业、“互联网+”行动等方面推出了相关指导意见。一方面,明确远程医疗服务范围,包括一方医疗机构邀请其他医疗机构,运用信息化技术为本医疗机构诊疗患者提供技术支持,也包括医疗机构运用信息化技术,向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的诊疗服务[8];另一方面,提出推进医师合理流动,鼓励医师到基层、边远地区、医疗资源稀缺地区和其他有需求的医疗机构多点执业,并简化注册审批手续,建立健全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环境[9]。另外,国务院近期发布的“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10]中提出,要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提供在线预约诊疗、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同时还提出积极探索互联网延伸医嘱、电子处方等网络医疗健康服务应用,鼓励有资质的医疗服务机构联合互联网企业,发展疾病预防等健康服务模式,并促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这些重要政策举措的密集发布代表了国家深化医疗改革的决心,也为移动医疗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3 技术革新为移动医疗产业发展带来了契机

首先,智能移动终端已在我国得到广泛普及,目前,我国已有5.19亿人在使用智能手机[11],这些设备功能强大,能够承载复杂的应用,包括各类移动医疗应用;其次,低功耗、便携式可穿戴设备迅速兴起,可以随时随地采集医疗健康数据,为各项医疗和健康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和疾病状况的改善;再次,无处不在的无线高速网络、家庭光纤接入为海量数据传输和用户、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了通道,打破了医疗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限制,激发了新的医疗服务形态;最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崛起为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筛查、精准医疗奠定了技术基础。

由于现有医疗体系的不足为移动医疗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发展,更使得这个领域呈现出惊人的发展潜力。

3 移动医疗产业的两种主要发展模式

移动医疗产业目前处于发展初期,生态系统在逐步完善,如图3所示。大量利益相关者基于自身优势涌入该领域,涉及专业医疗机构、通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保险公司、药企、投资机构等,移动医疗服务形式趋于多元化。近两年来,各主流学术团体、行业组织、专业协会对该领域展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纷纷成立致力于健康管理和智慧医疗方向的二级分会及专家委员会,举办行业论坛、峰会以及创业大赛,邀请行业各参与方共同探讨行业发展方向。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中国通信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与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在内的10余家机构共举办了15场以移动医疗为主题的各类活动。

目前,移动医疗服务的发展主要遵循两条路径,一是由传统医疗行业的参与者发起实施,二是由原本与医疗行业并无直接联系的公司/机构发起,体现出不同的特点。这里通过几个典型的案例分别对这两种模式予以说明。

3.1 传统健康医疗服务行业由内而外的服务模式突破

作为传统健康医疗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医疗机构、保险公司、药企和连锁药店基于自身的专业医疗资源、付费、药品流通等优势正在纷纷拥抱移动互联网,它们意识到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浪潮将会为自身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主动寻求变革以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强化行业竞争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自2010年就开展了“实景医学”模式研究,主要利用无线互联网技术,使患者在日常生活、工作状态下,动态实时接收医疗机构的某些诊断、监护、治疗的医疗服务,从而在医院地域范围外建立了一个新的全天候诊疗服务平台。该模式一旦被规模推广,在医疗服务效果、资源分配和经济效益上都有巨大潜力。远程监测一直被医疗界所提倡,因其可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效果,同时降低医疗成本,而且可降低再入院率[12]。该模式由医疗机构主动采纳,对于远程诊断、监测、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获得医生认可,大大提高了用户对服务的接受度。

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主动出击,探索服务模式突破,成立了集物联网、大数据应用、移动医疗等于一体的智慧O2O健康管理服务——慈铭记健康[13]。从运动管理切入,欲打造涵盖健康体检、健康风险评估、健康促进方案、指标监测状况改善和咨询指导干预促进的闭环健康管理服务。慈铭记健康凭借慈铭体检强大的健康管理服务支撑体系,丰富的企业客户资源,将每年一次的企业员工体检服务升级为高频度的、具有正向反馈的闭环健康管理服务,充分提升服务价值。

平安集团推出了互联网健康管理产品“平安好医生”[14]。其以医生资源为核心,提供一站式O2O医疗健康服务。包括家庭医生、3 000位名医预约、定制化的健康日历等服务内容。未来计划在部分地区通过平安好医生搭建的药网,2 h内药品即可送达消费者,并与2 500家线下医院、1 000多家专业机构开展合作[15]。

从“平安好医生”的模式可以看出,其以商业保险为出发点,重度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以尝试对产业链的主导,为有诊疗需求的用户提供线上健康咨询和线下医疗相结合的健康服务,并结合药品电商、健康保险支付等实现全方位服务,其O2O的服务模式极具代表性,有望实现在有限的医疗保费内,医疗费用的合理支出,商业保险与医疗服务的互相促进,并解决医生与患者、医院与患者之间存在的诸多服务痛点。

3.2 医疗体系外的机构对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革新

互联网公司基于其庞大的用户群体,对人与人连接、人与服务连接进行深度了解,正以创新的思维方式渗透到传统的医疗行业,重构医疗服务模式。这其中既有互联网巨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也有新生的垂直互联网创业者(春雨医生、丁香园、好大夫在线等)。通信领域的运营商基于移动通信、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开放应用环境和生态系统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也全面参与到移动医疗产业链的建设中,并承担了多重角色。从提供数据传输通道到平台,再到联合医院等专业合作伙伴提供移动健康和慢性病监护服务。

阿里巴巴通过移动支付切入移动医疗,以并购实现医疗布局,希望打造在线医疗平台和医药电商平台生态圈,其“未来医院”计划是线上医疗的理想模式。支付宝对医疗机构开放自己的平台能力,包括账户体系、支付及金融解决方案、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等[16],为患者提供包括处方电子化、药物配送、保险申赔等环节的一体化医疗服务。阿里巴巴的创新服务模式,一方面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优化了患者院内就医流程,节约时间,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能促使医药分离,使得处方信息更加透明化,同时缩短药品流通环节,降低药品价格,完善购药方式。进一步地,基于沉淀的患者就医数据,未来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提供健康管理、疾病预测等服务。

美国最大的固网通信、第二大移动网络通信运营商AT&T[17]通过建设医疗信息交换平台HCO(Health care Community Online,医疗社区在线),允许患者的医疗数据在多个医疗系统间交换和共享,为医生、医疗健康服务提供者、保险公司和患者提供信息和电子医疗应用的实时接入,如图4所示。该平台已接入121家医院、十几万名医生,服务于2 000万名患者,与第三方服务提供者合作,提供糖尿病专业管理、老年人急救等服务[18]。AT&T的服务模式受益于美国医生多点执业、医疗信息化、商业保险、医院集团管理等方面的发展,这些成熟体系为美国移动医疗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由于国情的差异,虽然无法照搬这些体系,但有很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基于目前我国移动医疗产业所面临的巨大机遇和国内外发展的情况分析可以看出,该行业生态系统已初步构建,未来将继续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市场体量将不断扩大。由于共同的利益驱动,医院、保险公司、移动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健康服务提供商、设备提供商等相关参与方必将发挥好各自的优势,互相融合,实现合作共赢。随着产业的深入发展,像互联网服务的其他行业一样,一大批小的医疗健康服务企业将被淘汰,掌握核心资源的参与方可能对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整合,使得行业分散度降低,少数几个实力雄厚的寡头或跨行业联合体将占据绝大部分市场。

4 移动医疗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方法

尽管我国移动医疗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标题新闻层出不穷,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其发展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分析医疗体系、用户行为、技术和服务标准、监管法规以及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注意到,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挑战还有很多,具体如下。

(1)医疗体系壁垒森严,移动医疗服务尚未融入主流临床流程

由于体制和身份的制约,作为医疗服务重要主体的医院和医生还难以成规模地进入移动医疗行业,使移动医疗的可信度和用户数受到了严重制约,也为临床经验和数据的积累带来了难度,进一步限制了付费方为移动医疗服务买单。

(2)用户的行为习惯仍需培养,用户基数不高

医疗开销最大的群体是65岁以上的面临多重慢性病的典型患者,这部分群体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却是最低的[19],如何教育和影响用户(包括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行为,并保持用户的长期参与度,是尚待解决的问题。

(3)缺乏技术和服务的统一标准体系

移动医疗端到端的体系架构涉及多模异构数据的接入和存储,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传输、共享和交换如不能实现互联互通,则会造成医疗健康数据的碎片化,严重降低数据可用性和服务效率。

(4)监管与法规体系尚不完善

相关政府部门对移动医疗应用和设备的监管政策尚不明确,缺乏对移动医疗服务的责任界定,另外,医疗与健康服务产业之间的边界模糊,违法违规行为的认定和处罚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给行业的有序发展带来了风险。

(5)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存在隐患

大量包含用户隐私的数据在不同终端和平台之间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带来了数据的安全风险,系统安全与隐私保护是能否进行可信赖的数据共享和交换的前提,而目前产业内相关的信息安全工作做得还非常不够。

(6)监测设备低价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在技术上,血压计、血糖仪等监测设备一旦实现了低价、便携,其准确性、精确性就难以得到很好的保证,难以为人命关天的医疗决策提供有效性依据,也影响了用户对服务的信任度。

无论如何,即便面临诸多挑战,我们依旧有理由相信移动医疗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朝阳行业,能够带来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同时推动传统医疗服务向高效低成本方向发展。为了促进行业更加快速、健康的发展,本文基于前面的分析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1)建立跨行业监管体系,统一技术标准,推出较为清晰的产业政策

对于任何一个新兴行业,都会经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移动医疗行业关系到人民福祉,目前发展势头迅猛,更加需要快速规范,加强引导,使参与各方能有一个清晰的预期,规避行业资源浪费和泡沫膨胀,使其不致发生系统性风险。这其中包括加强对医疗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保护的立法和技术实现要求[20]。

(2)推动医疗体制改革,打破制度藩篱

让医院和医生能够成为移动医疗的深度参与者,实现线上服务和线下诊治的结合,让名医、名医院从网上和线上走出去,使更多的人能分享医疗进步带来的福利。根据国外的经验,移动医疗要想规模化发展,必须与医院、医生深度合作,如此也才能开展相关的临床试验,积累数据,以证明它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对利益相关方诉求的满足,例如,临床效果提升,降低再入院率,提高投资回报率等,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选择移动医疗,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还要推动将有效的移动医疗应用纳入国家医保体系,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健康和慢性病承保并将移动医疗支出纳入理赔范围。

(3)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

加大科研投入,使健康和医疗可穿戴设备生产商在商业利益驱动和国家支持下,缩短研制时间,使准确性和性价比更高,促进无创和连续监测的设备尽快面世,为产业发展拓宽通道。另外,加快医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提高健康医疗数据的价值,从而促进大众健康、改进院内护理水平、实现院外疾病预测、缩短药物研发周期等,为移动医疗的加速发展提供推动力。

(4)鼓励从业各方积极学习国外经验,缩短发展历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拿来主义一直是我国各行各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借鉴成熟的做法被称为“二次创新”,成功的案例也不胜枚举。欧美国家的移动医疗产业,无论是在发展时间、发展模式、制度体系、技术水平上都领先于我国,可以学习的内容很多,如果能够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好,相信可以使我国的移动医疗产业大大缩短摸索的历程,使民众更快、更好地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福利。

5 结束语

由于传统医疗行业面临诸多问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浪潮为移动医疗产业发展带来了契机,随着国家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和市场资本的助推,移动医疗将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然而,我国的移动医疗产业尚处于探索初期,由于受到体制、技术和用户习惯等多方面的制约,尽管经过了爆发式的增长,总体规模依然不大。相信通过生态系统各利益相关方的努力,各种问题终将得以解决,移动医疗将在我国发挥造福人民、促进经济和技术发展等应有的作用。

[1]Health care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Society.2013年移动医疗调查报告[R].2014.

[2]德勤咨询.2020年健康医疗预测报告[R].2014.

[3]Price Waterhouse Coopers.Touching Lives through Mobile Health:Assessment of the Global Market Opportunity[R].2012.

[4]易观国际:2015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研究[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330734.htm l,2015.

[5]Price Waterhouse Coopers.中国移动医疗:创建一个致胜的商业模式[EB/OL].http://www.docin.com/p-569171973.htm l,2012.

[6]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12 revision[EB/OL].http://www.un.org/en/development/desa/publications/world-population-prospectsthe-2012-revision.htm l,2013.

[7]World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Healthcare spending around the world,country by country[EB/OL].http://www.theguardian.com/news/datablog/2012/jun/30/healthcare-spending-world-country,2012.

[8]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EB/OL].http://www.moh.gov.cn/yzygj/s3593g/201408/f7cbfe331e78410 fb43d9b4c61c4e4bd.shtml.

[9]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保监会.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nhfpc.gov.cn/yzygj/s7655/201501/8663861edc7d40db91810ebf0ab 996df.shtml.

[10]国务院.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5-07/04/c_134381656_2.htm.

[11]e Marketer.Majority of China’s mobile phone users will use smartphones next year[EB/OL].http://www.emarketer.com/Article/Majority-of-Chinas-Mobile-Phone-Users-Will-Use-Smartphones-Next-Year/1011749?ecid=1001,2014.

[12]Greg Sla bodkin.m Health summit 2012:remote monitoring invaluable for reducing readmissions[EB/OL].http://www.fiercemobilehealthcare.com/story/mhealth-summit-2012-remote-monitoringinvaluable-reducing-readmissions/2012-12-05,2012.

[13]慈铭记健康[EB/OL].http://www.jijiankang.cn/index.aspx.

[14]平安健康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好医生[EB/OL].http://apps.jk.cn/health_web/index.html.

[15]吴宗逊.平安好医生:让人人都有家庭医生[R].北京reMed2015重构医疗生态高峰论坛,2015.

[16]iResearch.“未来医院”:支付宝的“未来”想象[EB/OL].http://ec.iresearch.cn/oec/20140529/231904.shtml,2014.

[17]Wikipedia.AT&T[EB/OL].https://en.wikipedia.org/wiki/AT%26T,2014.

[18]AT&T.AT&THealth care Efforts[Z].2012.

[19]IMS Institute for Health care Informatics.Patient APPs for improved health care[EB/OL].http://www.docin.com/p-773618065.html,2013.

[20]HIPAA Administrative Simplification.Unofficial Version[Z].201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