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华 兴
揭开蒙汉群众奋力救助西路军的历史
华 兴
近期,由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镇万廷宽等人主编,徐向前元帅之子徐小岩中将题写书名的《冬青沟历史不能遗忘》一书出版发行。书中详细介绍了1937年红西路军河西战事失利后,徐向前等1000多名西路军将士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沿着长城从腾格里沙漠边缘进入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境内,得到了当地牧民群众的大力救助,使他们顺利越过边关山,途经冬青沟到紫山湾,渡过黄河,九死一生回到了根据地——平凉援西军驻地。温都尔勒图的红军事迹为党史、军史增添了光辉一页,堪称阿拉善地区的“红一角”。
红西路军河西失利后,于1937年3月14日在石窝召开会议,会议决定:部队分为三个支队,开展游击战争;陈昌浩、徐向前等部分指战员相继返回延安。此时,在甘肃省镇原县的援西军司令部,已派遣人员化装潜到西路军行军、战斗过的河西地区接应,营救失散的西路军将士。阿拉善左旗营盘水地区便成了失散西路军将士前往延安的秘密通道。
营盘水位于景泰五佛北面,距离黄河岸边的大庙约35公里,处于内蒙古、甘肃、宁夏三省区交界处,交通便利,店铺较多。营盘水向南便进入了冬青沟,由北向南通到黄河边。在营救西路军失散将士过程中,冬青沟涌现出了众多可歌可泣的人物。
万廷宽从景泰县退休干部万国才处了解到,1937年清明前两天,由万仲杰、万仲成领来了牧羊人装扮的两个人,其中一人清瘦、文质彬彬的。当时瘦个子有病在身,他们便住在了万家大台万仲俭家。万仲俭家并不富裕,只能找来草药给患者治病;万仲俭之妻冯氏,是营盘水冯家骆驼店店主之女,善良仁厚,热心助人,想方设法让他们吃好些。精心调理了六天后,瘦个子的病渐渐好起来,体力也恢复了,二人决定要过黄河。但是,金坪、大庙等渡口上有敌人重兵把守,只能从大庙下游的紫山湾秘密过河。他们二人由万仲杰、万仲成带路,从万家大台出发,过狮子沙河,穿红柳沟,翻囊家坡到大庙下游约三公里处的紫山湾,当时摆渡的排子手为马治德、马守德兄弟二人,他们乘羊皮筏子横渡黄河,进入靖远。后来才得知,这两人中的一位就是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徐向前。
据冬青沟红石阶74岁的老人张金泰讲述:1937年夏天,她的曾祖母和祖母曾将四名失散的西路军战士藏到后院的小房子里养伤,分别时祖母给他们装上了家中仅有的一点大麦炒面,曾祖母又给他们摘了几个菜瓜。他们拉着曾祖母和祖母的手洒泪告别。这段婆媳义救落难西路军战士的佳话,在当地广为流传。
为了不让失散西路军将士迷失方向,万仲成暗中指示他的叔叔万十三在岔路口设置路标。路标是在高处用石块堆成的,当地人叫石头垒垒。这些路标默默见证了西路军将士的英勇无畏,无声地诉说着一个个难忘的故事,至今傲立风雨。
蒙古族牧民群众的支持帮助也是红军选择营盘水渡过黄河的一个重要原因。据阿拉善左旗温都尔勒图镇东风队原党支部书记毛乌图那生讲述,他的父亲告诉他,1937年从大靖、刘家窑进入蒙地的红军娃很多。当时蒙地的哨卡设在营盘水,乡长陶巴汉安暗中指示放行,并对马步芳部隐瞒,让红军战士顺利安全越过边关山,安全前往黄河渡口。根据杨琼程报告文学改编而成的电影《生死腾格里》也对这段历史有所表现。
正是因为营盘水特殊的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营盘水、冬青沟一带善良淳朴、深明大义的平凡百姓,才使这里成为了一条失散西路军将士回到党和红军怀抱的秘密通道。这条通道洒下了红军战士的鲜血与汗水,值得后人铭记。
责任编辑:张 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