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鉏萍
(浙江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浙江 杭州310058)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全球科技竞争日益加剧,不断向基础研究前移。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强化基础研究战略部署,构建先发优势。只有打造强大基础研究能力,才能在全球创新竞争赢得优势、抢占先机。反之,可能被发达国家远远甩在后面。中国科技实力已进入世界前列,但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相关产业被锁定在中低端,关键基础技术和基础零部件受制于人,基础研究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既要关注探索未知的科学问题,又要重视从实践中凝练科学问题,使基础研究成为提升中国原始创新能力的关键抓手。近年来,中国的基础研究投入大幅增长,基础研究投入从2011年的411.8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822.9亿元。由于高校在学科和人才汇聚方面具备天然条件,使得高校在基础研究领域具备天然优势[1]。在中国,基础研究经费主要投入高校院所、研发机构和创新企业三个组织实体,其中对高校投入的比例最大[2]。随着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和基础研究条件建设进一步加强,高校的基础研究工作处于难得的发展机遇。
高校要发展基础研究,解决重点难点“卡脖子”基础科学突出问题,实现前瞻性、原创性研究的重大突破,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批一流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3]。然而,当前的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人才评价体系急功近利,不少地方出现了“专家学者非升即走,青椒海龟非升即走”的窘境。面对稳定基础科研人才队伍这一问题,建议首先对于起步阶段的青年科研人员,特别是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给予一段时间的稳定支持,在高校各项资源分配时适当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倾斜。其次,适当延长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的考核年限,不少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为了应付频繁的考核,无法沉下心来做学问搞科研。可以通过5年或者8年长期稳定支持的模式,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科研。同时加强对优秀团队的支持力度,促进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团队的成长融合。最后,要重视基础研究后备人才的贮备,支持优秀的博士生开展创新研究,加大对博士后的支持力度,持续保证创新科研人才队伍。深入推进科教结合,充分发挥高校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优势,适当增加基础学科直博生比例,培养基础研究后备人才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实现前瞻性、引领性、颠覆性原创成果的突破,通过多学科交叉会聚是一个有效路径,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学科新的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这里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复杂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全球性问题等方面发挥引领性作用。高校特别是综合类大学,具有学科汇聚、各类人才齐备的特点,在高校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中国高校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在医工信交叉、理工交叉、文理交叉、大生命交叉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结合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高校基础研究的科教融合,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形成基础研究。
中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的来源比较单一,目前国家财政投入是主要投入,其他渠道的投入微乎其微。在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占比71.9%,基本与发达国家相当,中国企业的基础研究投入占比只有0.8%,不足美国的1/6,日本的1/8,可见增加企业的基础研究投入潜力巨大[4]。中国企业调动其他社会资源投入高校基础研究的积极性,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行业部门等加强合作,引导相关支持投入高校基础研究。持续强化科学基金绩效评估工作,加强项目的后期管理,探索完善与行业部门、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等的联合资助模式,强化联合资助的顶层设计,提升行业与区域原始创新能力。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物质与资金优势、高校的人才优势开展合作研究,做到双赢。完善科研成果奖励转化等各项政策,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研究扫平障碍。
近年来,通过输送人才去国外大学进修以及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方式,中国高校进一步深化了与国际学术界的合作模式。中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2010年以来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2位,包括《自然》《科学》《细胞》等在内的国际顶尖期刊更是刮起中国风,大量刊登中国学者的科研成果,中国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据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等发布的《中国国际科研合作现状报告》显示,2015年国际合作论文以7.1万篇位居全球第三,且平均被引人次超过全球平均水平[5]。发挥科学基金的体制优势,拓展与国际其他科学基金组织的合作渠道并深化合作领域,充分吸引和利用国外(境外)优势科技资源,深化国内外同行的合作关系,优化指南形成机制,提升中国在重要研究领域的基础研究水平,提高中国科学家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国际化简单地被化约为“欧美化”或“西方化”,欧美高校成为全球高校发展的模板和学者心中永恒的象牙塔,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出发点仍然抱着向西方发达国家高水平大学学习的思想。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多边科学合作,探索国际(地区)多边合作的新模式。加强国际合作,接轨国际标准。通过主动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搭建联合研究平台、共同培养研究生等形式,加快基础研究的国际化进程。鼓励教师在优势研究领域开展以我为主的实质性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积极参加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织及活动,提升研究水平和国际学术影响力;通过鼓励教师创办或主办高水平、有影响的国际系列会议,吸引更多国外高水平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推进科学研究的国际学术评估,找准定位,明确发展方向。
总之,对于基础研究而言,应改变忽视专利产出的传统做法,这是实现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首要前提。要通过政策、制度与法律的调整,在基础研究发展中实现科技管理与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的有机结合,解决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观念与法律障碍,从源头创新的角度促进基础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化、知识产权成果的专利化、专利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以加速中国科学技术由“跟跑者”向“并行者”进而向“领跑者”的转变过程。
加强成果管理,引导科研人员正确认识和评价成果的价值,更加关注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引领性。推动面向需求的基础研究成果发现和查询体系建设,加强科学基金资助成果与其他国家科技计划的共享衔接,不断向国家重点研究领域输送创新知识和人才团队。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探索建立监督制约长效机制。开展科研诚信与学术自律宣传教育,积极弘扬科研道德,对科研不端行为“零容忍”,加大查处科研不端行为力度,定期通报典型案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优化学术生态环境。
强化参与主体的信用管理,营造基础研究良好宽松环境。坚持以人为本,深化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完善项目过程管理,切实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自主权和经费支配权。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干预,完善以公众监督为主要内涵的项目实施监督机制。构建符合基础研究特点的科学基金参与主体信用评价机制,推动构建信用管理对项目评审管理的反馈系统,努力创造“人尽其才”的基础研究良好宽松环境。以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为重点,建立有利于教师潜心研究和教书育人的评价与考核激励机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形势下的高校基础科研何去何从,关乎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础研究发展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规律。基础研究体制改革绝非一朝一夕能完成,要坚决遏制一些基础研究领域的“大跃进”思想,认真总结当前面临的重大基础科学技术问题,摸清家底,集思广益,分类解决,培养一批可持续的各领域顶尖人才和团队,做实实在在的真学问,方能夯实中国基础研究的软硬实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