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国产商用飞机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区域性合作探析*

时间:2024-05-18

姜 祺,何均洪

(1.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技术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2.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成果转化是将具有创新型的研究成果从研究部门转移到生产部门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鼓励科技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改革,在各大会议上出台了许多激励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1]。各主体也在不断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和路径[2-3]。

校企合作,是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以项目为依托,加强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和人才优势,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完善相关机制,共同建设和享用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平台,整合学校和企业的人才、软硬件设施等资源,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4]。

当前,国内部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础薄弱[5],相当一部分科技成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向社会输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于2018年在珠海签署《共建“大飞机学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围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和渠道,并在2021年联合揭榜了“新型研发机构科教融合培养产业人才”全面创新改革任务,推动在国产商用飞机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建设。为此,分析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症候,结合学校和中国商飞的实际情况,探讨高效推进国产商用飞机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的实施途径。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制约因素分析

1.1 技术供需不匹配

高校研究成果与企业的市场实际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当前,一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所产出的研究成果与市场实际需求差异较大,企业不愿意承接,导致成果转化停在了“最后一公里”。造成技术供需不匹配的原因,一方面是部分研究成果成熟度低,市场风险大;另一方面是技术供需双方缺乏稳定的沟通渠道,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解决技术供需不匹配的主要手段是在高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稳定沟通协作的渠道。人才培养方面,高校要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科学研究方面则需要重点往市场亟需的发展方向投入。目前,许多高校和企业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进行联合招生和培养,让学生在高校学习理论,在企业进行实践。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培养出了企业所需要的人才,避免了毕业生“转行”而导致的教育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则通过毕业生在企业一线的工作经历架起了企业与高校沟通桥梁。许多高校教师与企业的最初合作关系,是通过其学生在企业一线工作积累起的技术需求与导师研究方向相互匹配建立起的。除此以外,高校教师通过企业的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招标等方式,可以自主匹配企业的技术需求;企业也会主动联系相关领域的院校教师寻求技术指导。

由于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通过以上渠道或传统实体平台建立起的技术联系缺乏实时性和效率,易导致技术供需匹配信息滞后,造成研究成果浪费,引起成果转化难产。

1.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情分析

中国高等院校包括学术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学术型大学经过多年在科研方面的投入积累,科研实力积淀深厚,建成了较为丰富的实验室和研发平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研发和实践体系,其科技成果价值高,但转化率较低。应用型大学定位为教学型本科院校,科研实力积累相对薄弱,缺乏一定规模、层次的实验室和研发平台,其科技成果价值相对较低,但转化率相对较高。

学术型大学要摆脱仅以学术影响力为目标的发展思路,引导教师结合市场工程实践应用需求,在进行最前沿的学术理论研究以外,进行应用技术研发;引导教师主动走进一线企事业单位,了解市场实际需求,将研究方向与市场发展相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应用型大学则需加大在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方面的投入,增强对学术性人才的引进,并通过与企业联合建立实验室等形式快速高效地搭建技术研发平台,通过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同进行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同时提升高校和企业的科研实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1.3 各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合作,资金保障困难

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有时缺乏沟通与合作,导致部分创新资源处于闲置和浪费状态。当前国内高校和企业的硬件设备与资金投入能力参差不齐:头部高校拥有较多的实验设备、科研资金等创新资源,有时可能会出现资源闲置的现象;区域性高校拥有的创新资源则相对较少,缺乏资金和仪器设备等保障,导致许多学术想法难以进行验证。大型企业拥有丰富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厂,资金较为充足,但缺乏创新活力;中小型科技企业则常常有创新思路,却因融资困难,缺乏实验基地和生产设备,难以付诸实践。

打破各高校、企业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沟通壁垒,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是推动产业的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的一项途径。

2 校企合作背景

中飞院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是中国民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力高校,在世界民航界有着较大影响,被称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中国商飞总部位于上海,是中国大飞机产业核心企业和骨干中央企业。双方于2018年在珠海签署《共建“大飞机学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共建“大飞机学院”,加快推进国产商用飞机产业发展和民航专业人才培养。在大飞机学院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双方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和合作渠道,按照“科教融合型”现代学院治理体系推进“国产民机科教融合发展模式”改革,并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

中飞院和中国商飞已组建联合工作团队,进行人员互派,推动科教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合作建立国产商用飞机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基地。基地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基地的线下平台部分属于传统的成果转化与孵化平台,拟建于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的大飞机示范产业园,其涵盖了航空运营、航空维修、航空培训、区域航材中心、科研、产业服务6 大功能,与同处四川的中飞院在区域上构成了良好协作网络。基地的线上平台部分将基于最新的“5G”通信技术打造,具备丰富的服务功能,并行成一套“互联网+国产商用飞机产业链”的服务模式,可用于推广。传统线下平台的运营机制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以下重点介绍国产商用飞机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的线上平台构想以及基于平台的校企合作服务模式探索。

3 成果转化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一方面,面向国产商用飞机科技产业,搭建“数据共享”+“信息服务”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线上平台。

在市场上现有的科技平台中,线下平台(实体平台)仍然占据绝对地位,发挥了重要的牵线搭桥的作用。市面上的线上平台(虚拟平台)数量少,虚拟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新的模式[1],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市场的供需匹配,缓解了交易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近年来呈现出井喷式增长,例如中索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等。

商用飞机是典型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战略性产业。当前,中国商用飞机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正式从初创期迈入成长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向商用飞机产业战略思想、前沿技术和基础理论,校企深度融合参与,搭建符合国产商用飞机产业领域实情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线上平台,促进数据共享,并提供精准化的信息服务,推动大飞机相关科技成果的创新和转化,解决供需匹配问题。平台的设想是将科技成果供需方数据库、成果路演和推介、创新创业载体、孵化基金、创业培训、科技金融、中介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仪器装备开放等要素的数据信息共享,提供全面融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创业诸多要素的线上交流、展示、推广、服务。

平台可以为高校与企业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提供实时的信息沟通渠道,提供完善的人力资源服务、资金服务、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创业培训服务等。成果转化与孵化线上平台功能构想如图1 所示,该平台将重点解决企业和高校推动成果转化过程中遇到的缺乏人力、资金和设备等困难,促使高校和企业将闲置浪费的设备资源利用起来,推动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同时,平台提供的科技中介服务(市场需求库),将允许创新主体自主发布科技成果内容,允许企业发布技术需求,促进双方的技术匹配,平台作为中间方将保障资金交易的安全。

图1 成果转化与孵化线上平台功能构想

线上平台的建设重点解决科技创新资源“孤岛”问题。从顶层端加强设计,促进大飞机产业科技资源聚集,建立多层次、光领域和网络化的国产商用飞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体系,提高学校和企业间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效率。依托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支持建立大飞机产业科技联盟,推动科技资源在联盟内部的共享流动,推进产学研深入合作。

另一方面,基于平台功能,面向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实施精准的“互联网+国产商用飞机产业链”的科技中介服务。

“互联网+”环境下国产商用飞机的创新发展是基于各类信息技术,对传统制造业在观念、方式、专业化程度、技术、流程、产品、市场等方面的服务进行的变革与创新,以更好地将信息、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引入国产商用飞机产业;关注技术市场中企业的需求,建立并学习使用资源共享数据库;以互联网技术平台为基础、发展潜力大等特征,形成共享经济、专业化服务、平台化服务、产业融合服务等模式。成果转化校企合作模式构想如图2 所示。

图2 成果转化校企合作模式构想

利用多种科技创新成果和资源,设计多种类型的服务方式,并付诸实施。探索平台管理模式,尽可能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给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带来的风险与损失,制定公平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机制,让高校教师和企业职工主动、安心地投身到科技成果转化中去。

此外,在“云端”汇聚大量的科技信息资源,基于这些成果,针对特定的服务对象,形成不同的服务方案与策略,强化推广体系,有效地整合国产商用飞机产业相关资源,构建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生产制造环节科技服务无缝衔,促进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需求对接、优势互补,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关注技术市场中企业的需求,培养专业型、复合型科技人才。平台的服务合作管理模式在运营中不断完善迭代,最终形成一套完整体系,推广到其他行业中。

平台提供最新实时的科技中介服务、金融服务、线上交流服务、产品推广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培训服务,缩短产品的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周期,完成技术的更新迭代,解决市场与技术脱节的问题。通过以上各项服务,促进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需求对接、优势互补,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关注技术市场中企业的需求,培养专业型、复合型科技人才。

4 结语

国产商用飞机产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区域性合作研究既是民航高等院校深化科教融合发展模式的重要探索,也是学校助力大飞机产业加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产业健康稳步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有助于形成教育和商用飞机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通过基于最新“5G”网络技术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搭建与合作模式探索,解决当前传统成果转化平台的低时效性、低效率和应用面较窄等难题,大幅提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成果转化率,激发各创新主体的科研人员积极性,降低管理成本,促进技术需求的快速匹配,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的校企合作机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