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吴霏霏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 海口 570100)
蘑菇在我国的各大菜系之中都能够见到,是比较美味的食材之一。然而,蘑菇种类繁多,有些蘑菇在食用之后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会造成食用者死亡。在蘑菇的采摘及食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其特征的观察,科学地了解毒蘑菇的特性,并禁止服用。为了有效识别毒蘑菇,并预防中毒,本文对相关内容展开了探讨。
可食用的蘑菇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是比较美味的大众性食材。经过研究调查发现,我国可以食用的蘑菇有900种左右,有毒的蘑菇有400种左右。大多数有毒蘑菇的颜色都比较鲜艳,但是颜色鲜艳的蘑菇不一定都含有毒素。鉴别毒蘑菇的方法主要分为物理观察法和化学检验法,最常用的毒蘑菇预防和识别的方法就是物理观察法。在误食毒蘑菇之后,要尽可能地将腹中的食物排出,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误食毒蘑菇后,可以采用按喉法催吐,也可以饮用淡盐水和浓茶水,减弱腹中毒蘑菇的毒性。针对不同种类毒蘑菇的误食状况,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种类的毒蘑菇也存在不同的症状表现,并存在着不同的毒素潜伏期[1]。
2.1.1 肠胃型中毒症状
误食肠胃型毒蘑菇之后,大多数食用者会伴有呕吐、腹泻、肠胃炎等症状,多数患者会在腹泻之后恢复正常的状态,但是严重的也会致死。肠胃型中毒症状是误食毒蘑菇中最普遍的症状之一,通常情况下能够及时治愈。
2.1.2 呼吸型中毒症状
引发呼吸型中毒症状的毒蘑菇比较少,但是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误食此种毒蘑菇之后,会伴随有心肌炎和呼吸麻痹的症状,严重的会导致食用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有些患者还会出现神经兴奋,但是肝功能正常。此类蘑菇毒性剧烈,具有很高的致死率。
2.1.3 神经型中毒症状
引发神经型中毒症状的毒蘑菇,在食用后会导致食用者的肠道发生严重病变,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神经兴奋的症状,甚至会导致其出现神经错乱,严重的还会出现一些幻觉。神经毒通常不会致命,其毒性也呈现突发的特点,但是在出现幻觉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行为,甚至有些患者在中了此种毒之后自杀。
2.1.4 溶血型中毒症状
引发溶血型中毒症状的毒蘑菇,在食用后会伴随着一些血液病出现。误食毒蘑菇后,食用者的红血球会被毒素严重破坏,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贫血的情况。误食大量的此类蘑菇会导致食用者出现间歇性抽风,甚至会出现尿毒症。此类蘑菇会导致人体发生严重的病变,严重情况下会导致食用者死亡。
2.1.5 内脏损害型中毒症状
引发内脏损害型中毒症状的毒蘑菇,在食用后会严重破坏人体的内脏,甚至会破坏人体的干细胞,会导致食用者自身的内脏器官逐渐衰竭,直到食用者失去生命为止。此类毒蘑菇具有很强的破坏性,也具有很高的致死率。
2.1.6 皮肤型中毒症状
引发皮肤型中毒症状的毒蘑菇,在食用后会导致人体皮肤过敏,轻微的患者会在身体的表面出现红斑,严重的会导致误食者的皮肤表面出现红肿,在经过阳光的照射之后会加快毒素的传播。大多数食用者会出现皮炎症状,并伴随着剧烈的疼痛。皮肤型中毒不会导致食用者立刻死亡,进行一定的解毒治疗之后可以缓解。
毒蘑菇的识别要观察其颜色、形状、分泌物、气味等。通常情况下,毒蘑菇的颜色比较鲜艳,红色、绿色、黑色、青紫色等比较常见,其颜色越深,毒性越剧烈。有毒的蘑菇在采摘之后偶尔会发生色变的情况。无毒的蘑菇菌表面比较平滑,无菌托和菌轮;有毒的蘑菇形状通常比较怪异,触感较硬、易折断,菌轮、菌托比较明显。无毒蘑菇的分泌物比较透亮,有些呈白色;有毒蘑菇会分泌出比较浓稠的液体,在采摘之后容易变色。无毒的蘑菇会散发出菌类特有的香味,而有毒的蘑菇会散发出特殊的怪味。鉴于此,有关部门需要对毒蘑菇的形态特征和种类进行科普,尽可能地降低人们误食毒蘑菇的概率。与此同时,在误食了毒蘑菇的情况下,有关人员要掌握科学的抢救手段,降低毒蘑菇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毒蘑菇的有效识别与预防,是降低毒蘑菇误食概率最主要的方法。笔者以下面几种毒蘑菇为例,介绍了几种毒蘑菇的基本特征。
2.2.1 毒红菇
毒红菇的外观与红菇相似,菌盖在10 cm左右,呈珊瑚红色,有些会呈粉红色。菌褶与菌肉均为白色,在菌类的边缘通常会出现棱纹,菌褶的长短不一,菌柄白色或部分粉红色,在夏季和秋季的林中生长比较茂盛,以散生和群生为主。毒红菇的味道麻辣,分布的范围比较广,食用后会导致食用者出现肠胃炎,严重的会导致食用者死亡[2]。
2.2.2 致命白毒伞
致命白毒伞又名“鹅膏菌”,颜色主要呈白色。菌体幼时为卵形,在成熟之后呈伞状,其含有毒伞肽和毒肽类的毒素,是在广东地区发现的新型毒蘑菇。菌盖直径在4~7 cm之间,含有剧毒,对食用者的肝、肾、血管细胞的损害极为严重,食用后会导致人体的器官出现衰竭,甚至会导致食用者死亡,其死亡率在90%以上。
2.2.3 大鹿花菌
大鹿花菌是我国最常见的毒蘑菇之一,形状呈不明显的马鞍形,主要的颜色为黄褐色,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吉林和西藏地区。其毒性因人体的抵抗力不同而有所区别,大多数人在食用之后会出现中毒的症状,部分人员食用之后无明显的变化。
2.2.4 细褐鳞蘑菇
细褐鳞蘑菇大小不等,实体中等至较大,表面呈污白色,并带有褐色。该类蘑菇的表面覆盖鳞片,其鳞片呈灰褐色。在此毒蘑菇的周围有少量的菌幕残物。此蘑菇的菌肉大多呈白色,在成长的初期会由灰白转变至粉红,最后会呈现出黑褐色。其生长得比较密,长短不一,采摘之后折断处会呈现黄色。在食用此蘑菇之后,食用者会出现呕吐和腹泻的症状,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总而言之,不同种类的毒蘑菇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的危害。相信通过有效的识别与预防,中毒事件的发生概率将大幅度降低。
[1] 张汉武,宋文霞.甘肃常见毒蘑菇及其中毒类型[J].食用菌,2017,39(04):17-19,26.
[2] 杨建新,牛国强,魏斌.一起食用野生蘑菇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医学动物防制,2017,33(05):569-57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