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4-05-18

王 轩,刘雅莉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450000)

1 研究背景

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承担着教书和育人的基本职责,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指出,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满足人才成长期侍和需求,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应同向同行,协同育人[2]。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就蕴含着人民对高质量教育和高素质人才的期待与需求,而课程思政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功能[3-4]。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专业分工日益细化,在培养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之间的交叉与融通更需加强[5],尤其是在专业技能培养中如何更好地融入立德树人的思政教育更值得思考。因此准确把握新时代课程思政新要求,将思政教育贯穿专业教学全过程,实现与专业课教学同向同行,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6-7]。

2 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构建原则

2.1 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在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同时,将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宗旨的一种新理念,发挥课程蕴含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使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与特点,充分利用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系统策划课程思政的教育路径,高职院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课程思政促进“三全”育人体系的构建,把不同类别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开展立德树人的教学改革,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实现立德树人,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实效性的积极改革与探索。

2.2 课程思政的构建原则

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改革,首先要坚持顶层设计。依据课程思政改革总目标,遵循人才培养规律,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加强教师挖掘和开发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能力,明确目标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拓宽思政教育路径,健全评价体系,实现思政教育与技能培养协同并进[8]。

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坚持课程分类指导。统筹规划思政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素质拓展课的不同目标与要求,分类有序开展教学改革。

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坚持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导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倡导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推广与应用,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全程育人[9]。

3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特征

3.1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本质上是实现立德树人为宗旨的教育。“育人”先“育德”,传统教学是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实现育人,课程思政改革是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生命线。重视学校德育工作,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是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基本途径。实施课程思政改革既要坚持以德立身,又要坚持以德立学和以德施教,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坚持文化自信,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

3.2 课程思政的理念是同向育人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实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协同效应。职业院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担负着落实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使命,为社会主义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人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就是融合知识体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避免出现思政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彼此孤立短板。把思政教育同教书育人紧密结合统一起来,把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地内化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用崇高的思政内涵和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引领高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使思政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融入每一本教材、每一门课程、每一节课堂,贯穿学生的每一步成长,实现“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

3.3 课程思政的方法是“三全”育人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课程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是基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知识结构、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蓝图,把制度自信、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塑造等价值导向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有机融合,协同育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视学科建设和教学过程,改革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原有教学方法,使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技能传授与思政教育同步推进,相辅相成,协同育人,弥补专业课程在德育育人上的短板,完成学校思政教育的“最后一千米”。

3.4 课程思政的发展目标是创新育人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要注重创新发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要树立“四个”正确认识,使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探索认知,将学习、实践与思考紧密联系,把握时代发展方向,把握社会现象和本质,培养辩证和创新思维观念。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用辩证的方法和手段教书育人,筑牢正确的思想道德防线,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用创新发展的理念去改革。

4 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意义

4.1 有助于构建更具深度的学科教育

教育的宗旨是立德树人,目前学校思政课程是必修课,但仅仅依靠思政课程的教育是不全面的,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专业课程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实现专业技能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同步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专业学科的价值内涵,使专业学科内容“活”起来,让专业教育更加有深度,也是实现大思政育人体系的重要举措。

4.2 有助于构建更具特色的知识体系

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助于更具特色的知识体系构建。学会一技之长和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必须坚持鲜明正确的政治导向,构建中华民族特色的知识体系和学科思维。通过课程思政改革,在知识技能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建立文化自信,用文化自信指导专业实践,并将更具特色的知识体系融入实践,得到更广泛的认同。

4.3 有助于创造更具温度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往往只关注专业学科领域的技能知识传授,容易形成单一化的教学倾向,传统文化育人功能容易被忽视。课程思政是在专业课堂教学中润物无声地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结合,时刻牢记立德育人的根本,积极关注学生的价值认知培养,坚持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教师的渊博学识和传统文化活跃课堂气氛,让专业知识学习与社会价值认同产生共鸣,使课堂教学更有温度。

4.4 有助于实现更具满意度的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是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积极探索与实践,突破传统思想政治课程单一育人的短板,将思政教学融人专业课程,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传统教学模式中,充分利用线上线下资源,打造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拓宽思政教育传播途径,在专业技能训练与价值倡导中让思政教育更有力度。

5 结语

以师德师风建设引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以思想价值教育引领哲学思政元素,探索和发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构建充满思政德育元素的课堂是课程思政改革的方向。通过课程思政改革,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教材、示范课堂建设等系列教学活动,促使课程思政与教书育人同向同行,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