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小清新
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是近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但近视眼却并非近现代人独有。自古以来从不乏刻苦读书、凿壁借光的人,自然也有不少受近视困扰的人。患上近视眼的古人是如何看清眼前这个模糊世界的呢?
其实,在没有眼镜的时代,近视确实给古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而古人为解决这一问题也做出了不少探索。《本草纲目·葛蒲》记载:“石菖蒲置一盆于几上,夜间观书,则收烟无害目之患。”菖蒲在古代被誉为“花草四雅”,这种植物不但观赏价值高,而且还有吸收有害黑烟的功效。
古代照明多用油灯,有的人就从灯油着手来防止近视——把传统灯油植物油换成枸杞子榨出的油,宋代赵浩《养病漫笔》记载:“枸杞子榨油,点灯观书,能益目力。”
还有一种老少皆宜的方法是外洗法。《苏沈良方》卷七“治诸目疾”记载了一种外洗眼目法:“上盛热汤满器,铜器尤佳,以手掬熨眼,眼紧闭勿开,亦勿以手揉眼,但掬汤沃,汤冷即已。若有疾,一日可三四为之,无疾一日两次,沃令眼明,
此最治赤眼,及睑毗痒。”就是打一盆热水,用双手洒在紧闭的眼睛周围。据记载,苏轼本人因写作过劳所患的目痛,“沃之而愈。”邵兴宗长期坚持洗目,“令昏目复明,遂能读小字。”对于防治近视有没有效果不好说,但至少能养成不错的卫生习惯。
还有一种防治近视的方法是吃中药——药补加上食补。《本草纲目》记载多种药物有明目助读的功效,比如芜菁花“主治虚劳眼暗,久服长生,可夜读书”,槐实“令人可夜读书,延年益气力”,苍术“治目盲,燥脾去湿宜用”。各种医学典籍中也记载了不少用于治疗眼疾的方剂,比如加了磁石和朱砂的神曲丸;熟地、黄连、决明子、没药、菊花、防风、羌活、肉桂调制而成的地黄丸;巴戟天、肉苁蓉、五味子、枸杞子、菊花组成的菊睛丸;还有加了许多配料的夜光丸,小丸子专治眼病两千年。
除此之外,黑豆和枸杞也是治眼病的首选。据《冷庐医话》记载,曾有一个人患上病目之后专服黑豆,并佐以洗目法,半年而愈。“因服小黑豆勿辍,凡二十余年,迄今目光如旧,灯下可作细字,未始非此方之力。”
元明之际,禁咒术成为治疗疾病的一种通用方法:病人在术前斋戒百日,不行淫欲,施术当日焚香、沐浴、作法。
另一种是火骨针灸法,先将大小骨针用火烤,然后刺入患者对应穴位,即可治疗眼疾。据《针灸易学·眼目门》《奇效良方》《针灸问答》所载,灸大小骨空穴七壮,可以治愈多种眼疾,如眼睑赤烂、迎风冷泪等。
不过话说回来,以上门目繁多的方法真的有用吗?如果真有用的话,相信到了明清两代,就没那么多皇帝戴眼镜了。也就是说,在对付近视问题上,这些“花里胡哨”的方子,确实不如眼镜有用。
难道中国古人真的直到西方人把眼镜带入国内后,才解决了近视问题吗?其实不然。
早在眼镜出现之前,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就已经发明出读书必备利器——放大镜。国内目前发掘到的最早放大镜片,是东汉王室刘荆的墓中出土的金圈嵌水晶放大镜,该镜直径1.3厘米,嵌水晶直径1.1厘米,边厚0.2厘米,中间厚0.3厘米,可以将物体放大5倍。其后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镶嵌的镜片也由水晶过渡到玻璃。
而真正意义上的眼镜传入中国,是在明代宣德年间。当时西方正值文艺复兴时期,在天文学方面获得了极大发展,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应用促成了眼镜的发明。此后,眼镜被西方传教士带入中国。不过在清代早期,眼镜一般都是进贡品,只有皇族成员才有资格享用;直到清代中期以后我國有了自己的眼镜生产作坊,眼镜产量才有所提升,得以逐渐在国内流行开来,但主要还是用来进贡,皇帝会把质量一般的眼镜赏赐给有功的大臣。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