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变形金刚》是从1984年起至今美国孩之宝公司与日本TAKARA公司合作开发的系列玩具和推出的系列动画片的总称,从2007年开始,这一系列动画中的机械大块头们逐渐被派拉蒙影业搬上了大银幕,他们以帅气强健的外形和各具魅力的性格,在世界各地吸引到了无数的追求者。
在孩之宝公司的官方设定中,变形金刚是一种躯体由金属构成的“外星智慧生命”。很显然,他们区别于作为碳基生命存在的地球生物,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命形态。那么,假如浩瀚宇宙中真的存在外星智慧生命,他们有可能像变形金刚那样吗?
这个夏天,《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带来一段脑洞大开的故事,让变形金刚与英国历史上著名的亚瑟王相逢,并且组合成一条机械巨龙为后者“助阵”。这条有3个头而且会喷火的巨龙,是由多个变形金刚组合而成的强力战斗机器。它曾经帮助亚瑟王在战局处于劣势时翻盘,又在水下守护一根对变形金刚至关重要的权杖长达千余年之久。由 此可见,在官方设定中,变形金刚早在千年之前便与古人有了不少交集。随着年代的推移,变形金刚可化身为飞禽走兽、挖掘机、卡车等各种动物或机械的形态来隐藏自己,在需要战斗时就会组合在一起,并且将集体意识作为组合形态的意识。
尽管孩之宝公司对变形金刚的具体构成机制和文明的起源一直表达得很含糊,但若是我们回溯《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开头对变形金刚起源的暗示,并将其与“组合金刚”在战斗中的表现结合起来看,我们或许可以发现关于变形金刚生命本质的一条重要线索。
组成变形金刚躯体的最基本“细胞”,很可能是一种类似纳米机器人的微型机械。在《变形金刚4》的开场,变形金刚的“造物主”驾驶宇宙飞船光临地球并且播下了“种子”。“种子”几乎能用高温“融化”一切,将地球上的土壤、矿藏乃至生物体等物质,转化成一个个主要由硅和铁组成的“微型机器”,作为构成变形金刚躯体的基本“细胞”。而变形金刚体内的核心部位,即“火种”,也就是变形金刚的“灵魂”,负责指挥“微型机器”,使变形金刚实现“变形”。
这便是电影中变形金刚这种“机械体外星人”的基本情况:由“微型机器细胞”构成躯体,由“火种”带来生命。
充满金属质感的变形过程,是变形金刚的魅力所在。那么,像变形金刚这样的生物,在现实生活中,或者宇宙当中可能存在吗?这个问题实际上指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那就是与人类和其他地球生命架构不同的其他生命形态是否存在。
到目前为止,人类在地球上发现的所有生命,包括人类自身都是碳基生命,也就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为“基石”组成的生命。
但是,生命只有碳基这一条路吗?
其实早在19世纪末,一些科学家和科幻作家就提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碳元素下方的硅元素,能够形成多种与碳化合物结构类似的硅化合物,比如硅烷、硅酸盐、三氯硅烷等。以此类推,宇宙中就可能存在与人类在本质上完全不同,或者说以硅取代碳构成的硅基生物。然而,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在自然界或天文观测中发现哪怕最简单的硅烷等硅有机物。
不过,这样的现实并不妨碍各国科幻作家进行“思想实验”,用纸笔乃至影视作品,探讨硅基生命可能的样貌。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科普作家伊萨克·阿西莫夫,曾经写过一篇另类的科普文章,题为《并非我们所知的:论生命的化学形式》。他在这篇文章中指出,如果硅基生命存在,那么它们很可能会生活在非常炎热的环境下。因为一颗像太阳系中的水星那样炎热的行星,一定富含硅和氧,而硅与碳、氢、氧可以结合成被称为“硅酮”的物质,也就是有机硅氧化物的聚合物。硅酮有着很强的稳定性,或许有可能成为生命的基础。
中国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也对硅基生命进行了颇为传神的刻画。在其科幻小说《沙漠蚯蚓》里,一种人为设计的硅基生命可以吞食沙粒并产出电能,从而将沙漠转化为能源基地。这些看似简单的硅基生命,在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进化出了群体智慧,并且在多年之后基本占据了整个地球,成为人类文明的掘墓者。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一些突破性的实验结果,让我们意识到宇宙中也许真的存在与地球生物完全不同的生命形态!
2016年冬天,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一项实验,或许让人类走出了创造硅基生命的第一步。该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通过对细菌蛋白质进行基因突变“培育”,使细菌拥有了合成硅——碳键或者说创造出有机硅的能力。这种由生物进行的合成,比传统的化学合成更为高效,也让人们意识到,地球上的碳基生命,完全有可能将硅元素吸纳到作为生命基石的碳基分子之中。
而近期,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在英国的格拉斯哥市,科学家们通过最新的实验证实了金属生命体是有可能存在的!
来自该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李·克罗宁在含有金属的大分子结构中研制出类似细胞的泡沫,并赋予其一些类似生命体的特性。他试图将这些“金属细胞”转变为完全具有自我繁殖能力的实体。克罗宁表示,他敢百分之百确定能在有机生物学的范畴之外实现生命的进化,简而言之就是,能够让一些完全无法想象的物质例如钢铁实现自我进化!
同时克罗宁的研究小组还单独利用这些金属分子结构中的泡沫再次制造出新的泡沫,以建立起一种隔膜来模拟生物细胞的内部结构,这种生物隔膜能够将水分解为氢离子、氢电子和氧分子,而这些都是光合作用最初始的形态!
这项实验仍处于早期阶段,一些合成生物学家目前对此保留意见。西班牙巴伦西亚大学的曼纽尔·波尔卡说:“克罗宁研制的金属细胞泡沫目前还并未完全具备生命特征,除非这些细胞可以携带类似DNA的物质,可驱动自我繁殖和进化。”克罗宁对此回应称,在理论上这是可能实现的,因为在他去年进行的实验中显示,金属细胞泡沫彼此间利用金属氧酸盐作为模板,可实现自我复制。
如果克罗宁的实验是正确的,并最终证实能产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生命体,那么人类对于宇宙生命的认知又将上升一大个台阶,而传说中的变形金刚或许并非仅仅是科幻作品的想象产物,未来的我们或许将考虑与这些强大的“金属外星人”建立良好的星际外交关系!
●孙光星 荐自《北京晚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