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润语 编
吸烟的坏处众所周知,可是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光污染”我们却经常忽略,“随手关灯”的目的不仅是节约能源,同时也是为了留住我们宝贵的“青春”。不久前,有来自荷兰莱顿大学的研究显示,长时间暴露于人造光会加快小鼠的衰老,严重破坏它们的生物钟,并导致一连串健康问题,而恢复健康仅仅只需要关掉光源。
光照时间太短会引发人们的情绪问题,而过长时间的光照也可能适得其反。曾有研究显示,人造光与疾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譬如晚上暴露于明亮的光照环境,容易导致健康问题,例如骨质疏松、炎症等,同时也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不仅如此,由荷兰莱顿大学神经学家约翰娜·梅耶尔所带领的研究团队还发现,在“不夜城”下的小鼠会老得快。根据实验数据显示,进入睡眠状态却仍然暴露在光照中的小鼠,它们的大脑神经活跃模式被改变,接近于老年化状态;此外还发现它们的骨密度降低、肌肉强度减弱。一份关于人工光污染的数据报告显示,世界三分之二人口在晚上仍然暴露在光照环境下,对健康非常不利。
除此之外,光照还参与了生物钟调节、睡眠规律和其他生理过程,因此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也为人们的健康带来隐患。比如,不同的波长会对大脑在睡眠、清醒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绿光能够促进小鼠快速进入睡眠,而蓝光则会刺激肾上腺酮,延迟入睡。如果暴露于蓝光下(主要来源于电脑、手机屏幕),人类大脑神经会保持活跃状态。为什么睡前玩手机或平板设备的人容易失眠?这就是原因所在。对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郭金虎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尤其是电灯的发明,我们在夜晚不再害怕黑暗,但夜间的照明对于节律来说也是一种干扰,现代人的睡眠与100年前相比,缩短了大约2小时。根据哈佛大学研究团队的报道,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光线会抑制褪黑素分泌,从而影响睡眠。
光是地球生命的来源之一,也是人类生活的依据。光照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的眼睛能够“看得见”,同时也能左右人类的情绪。为何阳光灿烂让人心情大好,阴雨连绵令人感觉忧伤?那是因为人们在日照不足的季节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于是便有了“季节性抑郁”一词。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证实,日照时间的减少是引起“季节性情感障碍”的主要原因,纬度越向北的地区,季节性情感障碍发病率越高,而通过补足人工光照,可以使部分病人的症状得到缓解。
基于这种研究理论,研究者开始尝试延长日光光照,利用人工阳光治疗抑郁。“光疗”这种情绪治疗方法应运而生,这些年来在北美和欧洲,已积累了大量的光疗使用经验。人类通过对光照时间和程度的“控制”改善情绪疾病,从人工光照的角度进行防治,无疑开创了一种新思路,但光照强度、光谱、色温、照射时间及周期等对人的影响,却始终存在未知的风险。
近年来,不少研究者都希望能够通过掌握“光照影响生理机能”的准确数据,设计出更利于人类健康的人工光源,为解决睡眠障碍提供新思路。下一步,约翰娜·梅耶尔团队计划研究光污染如何影响免疫系统。但在更安全可靠、更能准确控制所需光源的“人工智能”出现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做好“自控”。要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周期的环境里,和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星球,如太阳、地球、月亮,它们的运转都具有各自的周期,导致地球上的光照、温度、湿度、食物来源等都具有周期性。如果生物要想在这样的环境里存活,就必须适应这些周期。研究者称,光对生物钟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对人类而言,眼睛是唯一的感光器官,光照通过眼睛和神经通路将信号传递至视交叉上核,然后进一步对身体其它外周组织的节律进行调节,使不同组织的节律步调协调,否则就会出现问题。
那么,应该如何“分配”一天当中最合理的光照时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医学院的流行病学家理查德·史蒂文斯表示,“12小时强烈光照、6小时昏暗光照、6小时黑暗”——这种模式更接近于我们的生活节奏。人类与许多动物一样,有着与昼夜明暗循环周期相一致的内部生物钟。白天尤其是上午,要接受充足光照,夜晚则要避免强光,这样,无论对于睡眠还是健康来说都更有利。
●资料来源:《广州日报》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