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探秘世界最大漏斗川洞庵

时间:2024-05-18

王新同

川洞庵地处四川广元市城东42公里的川主山脚下,它在海拔1400米的石灰岩溶洞群区内,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天坑之一。因川主山顶旧有川主庙,当地人称为“川洞庵”。

世代很少走出大山的当地人,并不知道被他们视为风水宝地的这个地方,竟然会是一处世界地质奇观。川洞庵处于原始森林中,自然景观十分独特。进入景区即是丛林密布,藤蔓纠缠。从山顶蜿蜒盘旋而下,沿着多达数千级的台阶向下前进,一直行至深深的川洞庵谷底。

川洞庵雨量充沛,常年云遮雾绕,流水潺潺。远观烟雾和流水,尤如硕大无比的白练悬于九天。这里的空气异常清新,纤尘不染,空气中弥漫着湿漉漉的清爽。这里的野生植物达数百种,走进川洞庵,如同进入了一个野生植物园。

景區内有狐狸、刺猬、狼、野猪、金钱豹、野鸡等动物数十种,这些动物长期以来与山民和睦共处,见到山民不惊不慌,也不伤人。山上长年栖息着数百只野鸡,春末夏初,野鸡蛋俯首皆是,却没有人去捡。白鹭在青山绿水间起起落落,呱呱欢叫,给寂静的景区平添了几多生气,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

更令人惊奇的是,漏斗底部竟然有被誉为活化石的濒危植物--红豆杉;有叶如碗状,花开碗心的“金银花”;有形似宝塔的“千层树”等。

走进“大漏斗”

川洞庵通往天坑的步道用石块和木材铺成。游人走的是单循环路线,绝对不会走错路。因为只有一路向下走到底,才能到达天坑底部最大的“洞”。

忽然,远处隐约看见“烟云洞”三字。深处其中,虚无缥缈。烟云洞是一个半月形洞,由地下河溶蚀而成,面积约400平方米。烟云洞洞口峭壁嶙峋,顶部有飞瀑下泻,犹如串串玉珠垂帘。深不可测的洞内有众多千姿百态的钟乳石。洞底能听到水声轰鸣却不见流水,原来这暗河流水与不远处的“飞天宫”相通。

每当艳阳高照或飞流直下时,置身其中,犹如人间仙境。因气候湿润,洞内苔藓深铺,踩上去软绵绵的,若履毡毯。

一路朝着川洞庵漏斗底部快步走去,行走约半个小时就看到了洞口,洞口不大,只看到洞内有一束强光从上而下射向洞底,踏入洞内,才突然领悟“别有洞天”这四个字的真谛,洞内分三层,长径约650米,深约670米,容积约2.2亿立方米,真的很大。

据有关部门考证,川洞庵漏斗属白垩纪地层,它由两级漏斗组成。在已知的世界级大漏斗中,它比重庆奉节县容积为1.19亿立方米的龙缸大漏斗还大。比直径330米、深度70米、号称“世界最大”的美国阿里希波漏斗大近十倍。看样子它的“世界第一”才是货真价实!

后来发现,游人走的这一层,下面居然还有一个深约百米的天坑,确切地说它是一个巨大的溶洞,可容纳数千人,这就是川洞庵的主角“飞天宫”。

飞天宫位于天坑底部东面旁边的石壁内,高50米,它是一个与主天坑相连的独立的穿山溶洞,也是川洞庵天坑的最低点。洞内天窗上流水潺潺滴下,散为水雾,晴日抬头仰望,一束阳光从溶洞顶上天然形成的巨大圆形穿洞口上直射下来,形成百米光柱,透过光柱,蓝天白云清晰可见,水雾间彩虹缤纷,玉珠落盘,颇为壮观。

因顶部天眼有山泉倾泻,当阳光照射时,洞内气体升腾,犹如飘飘起舞的仙女升天,故名飞天宫。

说到川洞庵,不能不提这里的漏斗群。川洞庵共有大大小小漏斗12个,囊括各种类型,堪称一座天然的“漏斗博物馆”。

从坑的底部,沿着木板铺成的台阶,转折迂回拾阶而上。回头看川洞庵天坑,大大小小漏斗,非常壮观,在这个漏斗群中,最大的漏斗约占整个漏斗群的90%以上。漏斗壁90米以上,四周岩石如斧劈刀削,围成了一个直立的山洞,似对天张开的大嘴。

古时乃兵家必争之地

由于天坑内风寒不易入侵,因而与坑外的气温差别较大。初春伊始,山上往往白雪皑皑,而坑内野花则开始绽放。村民还利用温差,在那儿种些蔬菜,一年四季都能享用。

川洞庵,是一种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集地质塌陷、地下溶洞、暗河于一体,经过上亿年漫长的地质演化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变迁,石灰岩在地质活动中石体不断受到外力挤压作用,断裂塌陷而形成现在的独特景观。在2014年,《中国国家地理》就将川洞庵选为“四川最美观景拍摄点”。

川洞庵山高林密,地形隐蔽,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这里曾经发生过三次大的战争。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川楚农民起义军首领王聪儿率领大军驻扎在山洞里抵御清军,凭着险要的地势和顽强的斗志,使清军未能攻克,抗御清军所筑的寨门和炮台至今尚存洞口。

有趣的是,这里也是红军在曾家地区初建根据地时议事的秘密场所。1933年6月,徐向前部队曾经在川洞庵望月台召开了秘密军事会议,制定了“清匪、减租,建立苏维埃”的行动方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