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现在身处火星有什么问题?

时间:2024-05-18

在影片《火星救援》中,宇航员马克·沃特尼成为了第一批登上火星的人类,不幸的是,在探索中发生了意外,他掉队了,被伙伴们留在了火星上。这似乎与我们儿时幻想过的情景有几分相似:一个人呆在一颗星球上,肩负着人类的使命,探索未知的世界,说不定还能成为拯救地球的超级英雄。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当你独自生活在与人类相隔2亿2千5百万公里的地方,巨大的孤独感和恐惧感会向你袭来。研究表明,孤独会带来许多破坏性,孤独者患心脏病和中风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3倍,死于这两种疾病的概率会达到正常人的2倍,而在火星这种令人高度紧张的环境中,在患上述重大疾病之前,你很可能已经把自己逼疯了。

孤单与恐惧似乎是你要面对的最小挑战,因为火星大气稀薄干燥,保温性能差,昼夜温差在100℃左右。抛开温差的折腾不说,只要你有一段时间是暴露在火星的大气层中,你身上的眼泪、唾液、肺部水分等体液都将被蒸发掉。

除此之外,你还要与顽皮的宇宙射线打交道。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时,奥尔德林就看见了宇宙中“闪亮的光”,可是,即使宇宙射线会产生亮光,这种来自于宇宙中的带电粒子流也不是能凭借肉眼看见的。

难不成发生宇宙灵异事件了?当然不是!

后来科学家发现,这确实是宇宙射线搞的鬼,它通过眼睛扰乱人类的神经系统,使人产生“看见”射线的幻觉,研究人员把它称作“宇宙射线视觉现象”。但它的威力可不仅限于此,在宇宙射线的刺激下,肉眼会受到损伤,顺利回到地球后,宇航员的视力会下降,严重者还有致盲的危险。

另外,科学家还用老鼠做过实验,发现当被放在模拟出来的宇宙环境中六周以后,老鼠的脑细胞构造会发生变化,以至于它们变得混沌和困惑,渐渐失去求知的欲望。同样的结果也会发生在人类身上,心理上的不适无疑会对科学探索产生一定的阻碍。

至于向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火星上的水”,似乎也是一个难题。如今,NASA已经在火星上找到液态水存在的证据。但不要忘记,这是“机遇号”在泥沙里不断地摆动双臂才意外发现的结果,这距离它正式工作已经整整一年半了,而且就算你快速地找到了水资源,也不能保证它们适合人类饮用,因为喝下不合标准的水会导致人类患病,轻者呕吐或闹肚子,重者将失去生命。

这就是宇航员马克长时间呆在高压环境下的原因:里面的确不比外面强,但至少能输送调整过的大气和净化过的氧气,有适合生活的温度和能够饮用的水资源,以确保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行,还能把外界对他的伤害尽可能地降低。

当然,以上只是身处火星所面临的部分问题,如果有能登上火星必定还有更多问题需要解决。既然身处火星有那么多问题,为什么科学家还要花大力气去探测火星呢?因为移民火星是人类的梦想。那么登陆火星后,要怎样才能把火星建造成适合人类居住的另一个地球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