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豆豆 译 周周 编
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孕育出了高度规模化城市摩亨佐达罗,人们对这里至今仍未开展过详尽的挖掘调查工作。不过有令人震惊的说法称,残存于荒凉之地上的这片废墟,是远古爆发的核战争留下的痕迹。让我们用这些珍贵的照片串联起这一神秘文明的故事吧!
“阿湿婆他摩因这话语而怒火中烧,在战车上仔细漱口后,与真言一同抛射出耀目的无烟之火。
不祥之风卷起,太阳都失去了光芒。乌鸦群所到之处吼声四起,云朵伴着雷声轰鸣降下血雨。
……(中略)……
整片天空降下的阿格尼亚将士兵烧灼烤焦,火焰裹挟着树木将他们一一烧成灰烬。
不论是大象还是战马或是战车都在山火之中像树木一般燃烧,悲鸣声响彻天际。
这火,就如同时代的终结时将一切燃烧殆尽的神兵器之火一般。”
以上这段文字出自古印度壮丽的叙事诗《摩诃婆罗多》的一节(第7卷 德罗纳篇/山际素男译)。
《摩诃婆罗多》书名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古印度王族间如同神明与恶魔之战的斗争。这部著作被认为成书于公元5世纪左右,以公元前曾在印度真实发生过的战争为原型,早期以口头吟诵的方式创作流传。
故事的主角阿湿婆他摩与其兄弟潘达瓦对立,向考拉瓦族的勇士们发射了“火神的武器”,他的敌人瞬间被烧死,出现了一片阿鼻地狱般的景象。
读到这里不禁让人联想到“这完全就是遭遇了原子弹爆炸”。不过也有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这描写的是距今数千年前曾在地球上发生过的核战争的惨状,而阿格尼亚的真面目就是核弹。
遗址周围散落着黑色石头。可以看到上面有类似燎泡的泡状纹理。有观点认为,这是砖块和陶器在遭受了异常高温后形成的,而产生高温的原因可能是远古核战争。
支持这一与众不同的论点的声音之所以不少,也是有其原因的。因为在印度真的有一个距今约4000多年以上的城市遗迹残留着核战争的痕迹。
那就是登记在世界遗产名录中,作为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遗迹而声名远播的摩亨佐达罗遗址——摩亨佐达罗一词在当地指的就是“死亡之丘”。
摩亨佐达罗遗址位于印度河西面,今巴基斯坦南部的信德省。虽然这里十分出名,但是遗址附近仅有一个小小的村庄,是一片稀疏荒凉之地。加上这里骄阳常年似火灼烤着大地,交通条件恶劣,极少有游人光顾。
遗迹被发现于20世纪初期的英国殖民时期,直到上世纪20年代才开始正式的挖掘调查工作。
由于一开始发现的一处建筑物被认为是佛塔(舍利塔),所以这里曾经被认为是佛教遗迹。不过最后还是通过遗迹下层残留的建筑物痕迹,确认此处是公元前2600年左右出现、并且作为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核心、经历了约800年昌盛期的古代城市。
遗迹整体占地约4平方公里,包括了神官等统治阶层居住的城塞区和面向普通百姓的市区街道。在鼎盛时期这里一度居住了4万余人。
标准化锻造的砖块建造成方形的建筑物、井然有序的街道、纵横交错四处延伸的水渠管道、与下水道相连的冲水厕所……显然,摩亨佐达罗遗址就是一个高度规模化下建造而成的城市,向人们诉说着早在公元前2600年时期,当地的居民就已经拥有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和技术。
不过,遗迹之中还藏有诸多谜题。
挖掘出来的人类遗骨。卷曲、叠摞在一起,似乎在讲述着突如其来的惨剧。
这一遗迹历经时代变迁,在最早的城市基础之上不断建造,形成了7个层次,可是上层与底层的建造手法却几乎相同。这使得摩亨佐达罗给人一种整座城市是在印度平原突然拔地而起的感觉。
摩亨佐达罗遗址的位置
这一地区大面积散布着黑色玻璃质的石头。这里是核爆的“爆炸中心”吗?
而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则是遗迹之中许许多多被遗弃的尸体。20世纪20年代,在市集街道区曾接连发现了14具白骨化的遗体,其中甚至还有孩子。被发现的这些遗体有的脸朝下俯卧,有的上仰,姿势混乱地堆在一起,似乎是一整个家族遇到了预料之外的惨剧,遭遇了突然死亡,因为堆尸地点并非墓地,而是家中。情况类似的尸体在市集街道区域到处可见,如今若挖开砖块,似乎还能发现很多类似人类遗骨的物质。这就是摩亨佐达罗名字的真正含义——死亡之丘。
城中要塞地区佛塔前方的大浴场遗迹。摩亨佐达罗人似乎将水视为神圣之物,十分重视沐浴仪式。
(上)搜寻遗迹的断壁残垣,偶尔会发现类似白色石片,可能是人骨。是否可以证明,距今数千年前,巨大的惨剧曾在这条街上演?(下)因遇到高温而玻璃化并且出现泡状纹理的石头。高温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谜团重重的摩亨佐达罗遗迹远景。建筑物和道路都由规格统一的砖块建造而成。
(左)遗迹入口。出土自该遗迹的著名神官像,其复刻品在这里迎接着造访者。
有人通过这些尸体的死状做出了推测:“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降临在这条街上,许多居民在一瞬间被夺去了性命,摩亨佐达罗遭受了灭顶之灾。”
所谓的“巨大灾难”是什么呢?严重的传染病?还是遭受了其他民族的突袭与虐杀?不过再猖獗的传染病恐怕也无法让一个房间中的14个人瞬间致死吧!此外在遗迹中基本没有发掘出类似武器的物品,因此在战乱中被虐杀的可能性也就很低了。
让我们再来看看“核武器攻击”论。
或许有读者会觉得核武器攻击论是无稽之谈,不过遗迹中的确有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证据。
首先是市集区域发掘出的遗体,其中一些白骨有高温加热的痕迹,但当时并没有火葬这一风俗;另外,印度河流域附近也没有火山。如果前往遗迹周边地区,会发现一处遍布黑色玻璃质石头的区域,这些石块可能是砖块和陶器在遇到高温后玻璃化的产物。
针对摩亨佐达罗遗迹整体的发掘调查工作仅仅开展了2成左右,若能够继续深入调查,或许还能发现更多遭受过高温的文物。
由此可见,这一遗迹当初曾经遭受过高温,也成为了“核武器的爆发毁灭了这座古代城市”这一假设的有力物证。
水槽遗迹。不仅建有上下水道,还设有垃圾场。栩栩如生的氛围,让人完全无法想象这是4000年前的遗迹。
摩亨佐达罗遗迹博物馆展出的遗迹想象图。鼎盛时期这里曾经有3万到4万人共同生活着。
城塞区一处水井构造。历经4000年的时间,如今还装满着水。
从文献中也可以找到其他旁证。
文章开头的《摩诃婆罗多》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摩亨佐达罗的内容,不过与之地位相当的印度古典叙事诗《罗摩衍那》中曾出现过可能是摩亨佐达罗的地方,而且那里曾是上演过激烈战争的舞台。《罗摩衍那》主要讲述的是罗摩王与魔王罗波那之间的战争,成书于公元3世纪左右,是一本将公元前出现的传说收集整理编纂而成的叙事诗。与《摩诃婆罗多》一样,该书中也多次描写了好似核战的惨烈战争,因此有人指出,罗波那的王城楞伽难道就是摩亨佐达罗?楞伽在梵语中指的是“岛”,远古时期的摩亨佐达罗正好就位于印度河中的一个岛上。罗摩王与罗波那在楞伽决战时,使用了神明赐予的秘密武器,关于这件武器,有着以下描述。
“箭翎带风,箭镞带火与太阳,箭身由天空构成,箭本身与须弥山和曼荼罗山加起来一般沉重……伴随着仿若宇宙终结之时的火烟,宛若吐着火芯子的毒蛇,人类、龙、马群在一瞬间被毁灭……有着雷霆之威力,鸣响着恐怖的声音,在各种战斗中将敌人毁灭,足以令世间万物毛骨悚然,像蛇一般呼吸……”(第108章 罗波那死于梵天武器之手/中村了昭译)。
当你读了以上的这些文字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想法:罗摩王所使用的能够发挥出令人恐惧威力的“箭”或许就是“装载了核弹头的导弹”。
在这里,让我们试着假设距今数千年前的地球上曾经爆发过核战争。那么当时挑起战争的究竟是何人?
针对这一问题有一个假设。
在远古时期,拥有高度发达文明的外星人大举前往地球,想要将地球占领为殖民地。然而这些外星人围绕霸权一事产生了纷争,最终走到了使用核武器的终极之战。
或者不是外星人,而是诞生于地球的人类逐步进化,建造出了能够驾驭原子能的古代超级文明,却因为抗争而爆发了核战,一部分人类由此灭绝。
无论哪种观点,相同的地方都是,文明的崛起刺激了欲望,最终带来了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战争,从而迅速迎来了惨烈的结局。
有着最先进文明的大都市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摩亨佐达罗这样的废墟,我们的祖先曾经历过的类似悲剧还会再次降临吗?
一派荒芜的景象,对于越来越接近核战争的现代人来说,就是来自古人的无言的警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