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刘振振,胡传东,周万春,任雯雯,王雨菡
(1.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管理学院,重庆 401520;2.重庆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1331)
***总书记指出:学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要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发展。新文科背景下,我国的高校教育需要适应全球新格局,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的现代化[1~3],最终培养知晓国情、服务国情的高质量人才。《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以训练学生的地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伦理的教育为主要任务,培养学生求真求知、献身地理科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新文科下的《人文地理学》思政课程建设有利于我国全球治理人才队伍的充实与建设,培育我国发展的急需人才[4]。
因此,研究《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有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新文科、新形势下的中国特色地理学人才;有利于储备能够参与全球治理所需要的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当下国情和国际形势,具有全球视野并通晓国际规则[5],精通国际问题的专业人才。
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间动态关系的交叉学科[6],内容框架如图1所示。该课程的思政建设前提需要对其内容进行归纳处理,从教材挖掘入手,对其内容进行筛选和整合,对不同章节的知识体系进行归纳,分专题进行讲解。
将课程内容归纳与完善是《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前提。以人地关系研究为核心,通过对教材原始内容的归纳和总结,提炼出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文化活动与地理环境、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5个板块。对其进行专题讲解,探究当下的人文现象、地理难题、环境问题,揭示人地关系总规律,普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强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的理解。
图1 人文地理学的内容整合
首先以人地关系研究为主线,时空维度为前提,人文地理学的课程核心内容是探究人地关系,以经济、政治、人类、文化、旅游五大板块为研究主体,研究地理环境与这五大板块间的作用结果及互动过程;其次,挖掘《人文地理学》课程当中的思政元素,如认识自我、与时俱进、生态环境、国计民生、文化自信、城乡发展、民族认同与热爱国家等;最后,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革新,立足就业和升学,培育本国地理专业人才、文化传播人才和新时代涉外人才。具体思路,如图2所示。
图2 《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新文科建设下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路径包括革新教学手段、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育人方向、明确育人目标5个阶段,具体见图3。第一,革新教学手段。《人文地理学》课程通过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技术教学、社会实践与服务教学3种方式结合,创新《人文地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混合式教学包括线上和线下教学,虚拟仿真技术教学包括专业模拟分析与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社会实践与服务教学包括专业实践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第二,完善人文地理学的教材内容、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过程。第三,创新教学模式。以大班教学、小班研讨、体验式教学3种教学形式探究人文地理学中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人类活动、文化活动及旅游活动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第四,结合当前国家形势和人才需要完善育人方向。第五,立足就业和升学,培育本国地理专业人才、文化传播人才和新时代涉外人才。
《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一方面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理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培育新时代背景下全面发展的民族复兴新人才。明确了终极目标后,需要拆解目标的内容构成,主要包括爱国、知识、能力、意识、实践和服务等6个层面。具体分析,学生通过《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过程,提升全球意识、锻炼批判思维、关注时政、逐步丰富知识,最终成为文化传播能力强、实践能力强、跨境商务能力强的新时代民族复兴人才。
2.3.1 教学手段革新是关键
革新教学手段是《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高校新文科课程需要借助新兴技术和网络手段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创新,主要表现在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人文地理专业模拟和大数据的虚拟仿真教学,专业实践和社会服务的社会实践教学3个方面。
图3 《人文地理学》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2.3.2 教学模式创新是核心
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核心。教学模式创新,如图4所示,大班教学、小班研讨、体验式教学是其基本形式。以课堂和实践为双核心,共同支撑《人文地理学》教学模式的革新。
课堂需要融入我国经典的地理人物故事、地理知识及原理、人文地理的技能与方法、国家的人文热点政策等,4个内容板块在课堂上交织出现,互相交融,重塑《人文地理学》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和知识能力。
解决实践问题是《人文地理学》课程育人的最终落脚点。以实践为核心,将国家民族的精神注入人文地理实践课堂,使学生的爱国情怀得以升华;同时,国际意识、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实践提升,为培养具有参与全球治理的爱国爱党的国际人才奠定基础。针对我国当下的地域发展问题,通过各类社会或地理方面的调查与实验,一方面为剖析和解决当前国家和社会的痛点与难点问题积累经验,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熟悉我国国情、了解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全球视野的中国特色地理专业人才[7]。
《人文地理学》思政考核评价是对该课程思政化的直接检验。通过经验总结和实践对比得出该课程应采取课程直接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其他间接评价相组合的评价模式,其本质是多类考核综评、学生主体自评和多元综合评价的融合,更科学且更有效,具体如图5所示。首先,通过课程直接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其他间接评价,得出评价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到该课程的质量结果分析报告;其次,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馈、分析和持续改进;最后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3个板块予以修正。以上3个评价过程,不但可以保障《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施行,而且在学生培养、专业建设、教师发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图4 教学模式创新的过程解构
图5 课程质量评价
一方面,该课程的思政建设能有效带动旅游管理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对外经贸等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师资力量的共融共进与高校特色专业集群的打造。另一方面,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对学生的眼界格局、知识技能、思想意识等大有裨益。该课程的育人成果可以作为高校服务地方实现“城市更新”“研学旅行”“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8]。
新文科下的《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面临着新兴技术、内容整合、模式转变、思政人才稀缺等问题[9]。人文地理学作为新文科的经典学科,对于新时代人才的培育至关重要,因此,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中要解决好以下4个问题。
课程思政需要“学校+学院+教研室”[10]三方协同、一体共建。《人文地理学》一门课程的思政化路径需要立足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结合学院的专业与育人目标,依托教研室的专业课教师。学校总体设计,学院监督修正,教师具体实施。这三股力量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协同共建且分工明确。
专业课教师在参与《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思政化引领[11,12],并参与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在教师的教学课件、教案、大纲等内容中融入该课程的思政内容。人文地理专业师资的专业化带动指柔性引进或者聘用高水平的博士或教授等担任该课程的思政顾问,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优秀师资和学业导师,另一方面为学校的青年教师提供指导帮助,保障课程的深化发展。
《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需要“广度+深度+温度”改革[13]。精选教材中的经典内容,删减陈旧内容,去掉重复课程,注重所讲知识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积极将当今科学技术在人文地理及其相关领域的前端发展、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先进前沿理论等融入该课程的教学环节,强化该专业学生的人性思考、家国情怀、专业能力、科学思维、创新实践等培养。
《人文地理学》教材的时效性与专业性是该课程进行思政的关键[14]。因此,一方面选用近三年出版、高质量的国家规划新教材或者经典教材;另一方面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及课程建设实际,支持教师编写质量较高、特色鲜明并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教材。
实践教学条件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实践技能至关重要[15]。因此,一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的硬件建设,另一方面积极与校外的人文地理、城市规划、乡村振兴等实践基地合作,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新文科下《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研究在地理专业等其他专业大学生的全面教育中担负着重要功能。《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基于教学实践,得出《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设计前提包括教材挖掘、内容把控、章节合并、专题讲解;设计思路包括依托教材、完善内容、发掘元素、明确目标。由此推出实施路径为教学革新、课程完善、模式创新、目标明确4个过程。进而指出《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手段革新是关键,课程板块整合是前提,教学模式创新是核心,育人方向明确是目标,考核评价完善是保障五大重点。通过以上研究,可为地理专业的课程思政提供一般路径,也可为其他学科或专业的课程思政提供借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