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双高”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以宣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时间:2024-05-18

汪秀琴,隋 洁,江国华,汪忠浩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宣城 242000)

1 引言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作为地方高校,为实现“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专业”的“双高”目标,关键要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1~5]。

2016年,上海教育领域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率先提出“课程思政”概念。2017年,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2018年起,各地高校均已全面启动课程思政的理论研讨和教学改革实践。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要求“建成一批课程思政师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师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师范中心”。因此,教师的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深刻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教改效果[6]。

2014年9月9日,***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勉励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近日又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因此,地方高职院校加强和改进师资队伍的任务迫在眉睫[7~9]。

2 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艺术系在教师队伍结构、“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的数量和质量、教科研和教学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学院尽管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双高建设目标尚有较大差距[10,11]。

2.1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2016年,全系专职教师20人,高级职称教师仅有1人,占5%,中级职称10人,占50%,初级职称9人,占45%。硕士及以上占50%,教师队伍以青年教师为主,40岁以下占90%。教师队伍中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专业骨干和高水平专业带头人断层、缺乏。

“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直接影响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的核心要素。统计显示,2016年底全系“双师型”教师占40%,专业配比不协调。教师参与职业技能进修培训和企业顶岗锻炼的积极主动性不高、主观能动性不强等。现有的“双师型”教师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上真正实用、管用、顶用的技能工匠型教师几乎没有,大大影响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12~14]。

2.2 教师整体创新性不强

全系教师数量少、教育教学负担重,且学校培训力度不够、观念落后等原因造成教师实践能力不足,接受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能力较弱,教科研能力不强。另由于大部分教师非师范类专业毕业,导致教育理论背景缺乏,教学技能不足,实践教学能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强等,严重限制了综合性实训项目的开展、产学研的开展和技术推广与服务[15]。

2.3 产学研结合甚为缺失

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模式,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关键。而目前的教师队伍中却普遍存在着科研和教学脱节、教学和产业脱节的现象,不能将三者有机结合,达到相辅相成发展的效果[16~18]。

3 问题解决方法及其成果

教师队伍是学院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是关系学院发展进程、发展水平、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是一个学院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基于此,近年来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艺术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聚力“六个一”工程建设,建立研究与实践双向互动机制,以“研-训-教-学”一体化模式,历经4年实践的磨砺,在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中逐步积累了一些做法、取得了一些成效。

3.1 “六个一”工程初建阶段(2017~2018年)

2017年,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艺术系提出“六个一”工程建设工作,主要包括:讲授一堂课程思政公开课、申报(参与)一项教科研项目、建设一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撰写一篇学术论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一项技能比赛、拟定一份自我发展计划。

3.1.1 讲授一堂课程思政公开课

思政引领教学,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堂,实现全过程渗透,使教学过程最优化,教育效果最大化。以一堂课程思政公开课为载体,教师在挖掘思政元素、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突破传统教学理念,实施三教改革,通过公开课形式,互相交流,集思广益,提升教学能力水平。

2018年共有10名教师参加了课程思政公开课展示。教师们在课堂上大胆尝试,同学们踊跃展示自我,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相互提问、补充。教师教学能力在师生、生生的思维激荡中得到了提高。同时,在当年全校首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3.1.2 申报(参与)一项教科研项目

要求教师每年至少主持或参与一项教科研项目,促使教师去解决实践中的热点或难点问题,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查缺补差,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来分析和指导实践;促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以理论学习为先导,深入企业实践,在课题研究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并把敬业爱生融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中去,丰富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

2018年度有8名教师主持10个项目,9名教师参与项目,其中3个市社科类调研课题项目立项,4个校级研究项目立项(3个为校级重点),3个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立项,较2018年之前取得了显著提高。

3.1.3 建设一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此项工作,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师为主、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以老带新,促进教师队伍成长。开展课程内容建设,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实践性;分析学情,科学重组教学内容,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融入教学内容中;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收集和整理教学资源,借助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免费开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师生间交流;开展实训教学建设,改革实训形式、优化实训内容,逐步实现沉浸式综合型实训教学。

2018年度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艺术系每位教师结合所授课程,共建设16门课程教学资源。

3.1.4 撰写一篇学术论文

面对目前的教育形势,教师应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学者型的方向转化。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教师们要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不断地修正和补充教科研理论知识,经常性进行学术交流,了解专业前沿科技,熟悉专业发展动态,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2018年度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艺术系教师共撰写了14篇论文,其中三类论文2篇。同时,有2名教师参与了教材编写,现已出版。

3.1.5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一项技能比赛

技能大赛是推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是展示青年教师综合素养的大舞台。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艺术系要求教师们每年参加一次教师技能大赛或者指导学生参加一项学生技能大赛。通过此项工作,检验教师队伍,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的问题,进而通过交流、研讨解决这些问题。

2018年度,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艺术系不仅有4名教师参加了宣城市第一届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高职组),3名教师获得一等奖,并获“市技术能手”称号;同时有8名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了4项校级技能大赛和5项省级技能大赛,在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二等奖1个和三等奖2个;在安徽省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荣获能二等奖1名和三等奖1名;在第一届“构力杯”高校BIM装配式设计大赛中荣获三等奖1名。

3.1.6 拟定一份自我发展计划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应该要有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具体的发展规划,而不是简单的重复。通过让各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情况拟定3~5年切实可行的自我发展计划,不断提升自我。

经过为期两年的“六个一”工程的开展和实践,2018年末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艺术系全体教师在专业业务水平、教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达到了预期效果。

3.2 “六个一”工程深化阶段(2019年)

2018年末,在全面总结2017年以来“六个一”工程实施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深化、提升和调整,提出了更高要求。2019年“六个一”工程修订为:

(1)论文方面:要求现为初级职称的教师发表四类以上的论文;现为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发表三类以上的论文。

(2)课题方面:要求教师积极申报课题,力争达到校级项目为主持人,省级项目为前3名,国家级项目为前5名。

(3)课程建设方面:在建设校级课程的基础上,建设省级项目。

(4)技能大赛方面:要求每位教师参加或指导各类赛项(扩大范围、提升档次)。

(5)课程思政课堂方面:要求课程展示突出教改效果,或以技能实训课程为主。

(6)职业发展规划方面:在去年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的个人发展情况,调整完善。

通过1年的继续努力,教师队伍发展迈上新台阶。

3.2.1 教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显著上升

主持项目数量继续上升,2019年度共有13名教师主持22个项目,17名教师参与项目,其中省级项目7项;获有软件著作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科技成果转化2项,论文若干。

3.2.2 教学能力水平显著提高

2019年间,共15名教师参加了校级教师基本功大赛,其中2名教师进入决赛,分获二等奖和优秀奖;9名教师参加了校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其中建筑工程教学团队取得了省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实现了零的突破。

3.2.3 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

2019年间,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艺术系共新增讲师2名,副教授1名,师资队伍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图1)。

图1 师资队伍职称年度对比

3.2.4 学生技能竞赛创历史新高

继续秉承“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以赛促改,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理念,着力构建教师竞赛指导团队,积极推动改革创新,对接国家级、省级赛项,精心组织训练,认真总结经验,实践教学成效显著,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校赛学生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共154人次获个人奖项,22组获团体奖项。相较2018年,在获奖数量和奖项等次上都有了明显提高,其中,省赛、国赛获奖数量提高了33.3%,在安徽省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中突破难关,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图2)。

图2 学生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数量年度对比

3.3 “六个一”工程固化阶段(2020年)

2020年是“六个一”工程开展的第4年,“六个一”工程持续巩固和实施,每一位教师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突破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3.3.1 教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

2020年度,省级教科研项目共立项15项,其中安徽省教学成果奖获一等奖、三等奖;三类以上论文发表3篇,其中一类论文一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5项。

3.3.2 教学能力水平持续提升

2020年度,将课程教学改革案例转化为教学能力大赛作品,遵循“重在过程,重在提高”的原则,将课程评估、教学培训与教学比赛三位一体,持续推动教学能力提升。全系建筑和园林共两支教学团队历经校级、省级、国家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最终园林工程教学团队获得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建筑工程教学团队获得三等奖,开创了全校参赛历史以来最好成绩。

3.3.3 学生技能竞赛稳中有进

全系鼓励教师通过外出培训和企业轮岗的方式,学习专业前沿技术,认真研究竞赛细则,不断提升教师自己的专业竞技水平,采取“以老带新、师生同台竞技”的方式,严格训练,提升师生的眼界和技能水平。2020年度,共取得省级竞赛二等奖1个,三等奖若干。

3.3.4 高职称比例持续上升

到2020年底,全系拥有教授1名,副教授2名,高级工程师5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教坛新秀2名,“双师型”教师达84.2%。

4 “六个一”工程实施成果创新

4.1 以项目为载体,在实践中提升内涵和质量

筑牢思想根基,思政元素全过程渗透,以教师参与的具体项目和任务为依托,在实践中总结提升。

4.2 “研-训-教-学”一体化模式,潜移默化,循序渐进

以教科研项目实施为途径,提升研究水平;以专业技能培训为载体,打开教师眼界;以企业顶岗实训为手段,提升专业技能。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无缝对接,研中学,训中做,教、学相长,四位一体,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发展。

4.3 “齐步走”“同参与”,从“学会”走向“会学”,转“识”成“智”

“六个一”工程是对全体教师的总要求,人人参与,齐头并进,激发教师内在的主动性、积极性,依托项目和实践促进教师成长,构建高职称、高技能以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等为首的教学团队,以老带新,在真实、生动、丰富的教育情境中建构“一起学”的教师成长模式,同伴互助、共同成长,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4.4 变“硬性要求”为“内生动力和内在渴望”

改变传统的行政要求,规划教师自身提升路径,教师为中心,让教师自身感受在“比学赶超”过程中带来的压力,将压力变为内生动力,充分感受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享受团队协作的快乐。

5 “六个一”工程实施成果推广应用

5.1 思政元素融入育人实践

在实施“六个一”工程过程中,教师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显著提升,职教情怀和育人意识不断增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思政氛围浓,政治站位高,切实落实和改进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全育人”和思政育人的政治要求。教师日常教学中将思政与专业相融合,真正做到了课程思政教育,学生也对课堂的认可度显著提高。

5.2 教师个人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师资队伍水平提高,学生课堂满意度攀升

通过“六个一”工程的不断推动,系部高职称教师从5%增长到30%,省级教学名师增至3名,“双师型”教师从40%增长到84.2%,师资队伍逐渐完善。参加教学能力比赛的教师人数占总人数的88.24%,获奖率达80%以上。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不断提高,课程通过率和优良率显著上升。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在学习了“六个一”工程成功做法,进行推广。

5.3 建立研究与实践双向互动机制,实现教学科研双丰收

教师通过对日常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发现,分析研究,深挖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三教改革,举行教科研活动,双向互动,提升教学创新力。近年,推广院校教师队伍均在创新能力、业务素质、实践技能和职称学历水平上得到了极大提升。

5.4 以点带面,实现学校教学能力水平提高

在2019年建筑工程教学团队获得全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的基础上,2020年园林工程教学团队和建筑工程教学团队获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刷新了学校历史,学校位列全国第14位,有效推动了全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

2021年,两团队分别作为学校教学能力大赛参赛队的指导老师,进行全过程指导,其中两个参赛队获得安徽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

5.5 促进全校发展,兄弟院校切磋,全国影响力提升

2021年,获奖团队分别到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兄弟院校就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和学生技能大赛的做法及经验进行了多次深度切磋和交流,互相进步,取长补短,获得良好反响。

6 结论与讨论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动师资队伍建设为目标,以“六个一”工程建设为抓手,建立了研究与实践双向互动机制,形成“研-训- 教-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变传统行政手段推动为教师自主规划,由内而外,提升了教师思想政治觉悟,提高了教师教学创新力,完善了教师队伍结构。今后要在教师职称、年龄、学历结构优化,专兼职教师结构优化,教师专业结构优化,双师型教师占比优化等多方面下大功夫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通过思政引领、项目驱动、目标导向、制度保障、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内培外引等多渠道培养了一批具备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双师型教师队伍。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