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高英强,胡辰婧,李 楠
(武汉工程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的地位。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美丽中国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衡量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1]。“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但乡村绿化是乡村建设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河南省乡村规划导则》提出了对村口、绿地、广场、路侧、宅间、庭院等地段的绿化美化要求,以突出生态型绿化和农业生产性景观特征。
乡村绿化中植物的选择较为重要,选择植物时应遵循体现乡村特色的原则。在绿化工程中要以植物造景为主,尽量保留原生植被和有地域特色的植物。如果村庄有种植花卉苗木的集体经济,可以选择以本村种植的植物树种为主,辅种其他体现乡村特色的植物,既可以支撑村庄集体经济,又能在绿化上体现出本村的特色,打造“一村一品”。
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乡土性,所以在乡村景观营造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乡土性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在植物的选择还是植物景观的营造上,都需要体现出乡土特色,要能够与乡村地区的环境和发展相适应,尤其是植物的配置和群落结构,都必须以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结构为基础,这样才能够使景观与乡村环境相协调[2]。同时,植物多样性原则也是生态园林修复及稳定植物群落的基础[3]。
乡村绿化中的植物不仅要起到绿化、美观、生态的效果,还应具有一定的经济实用性,给村民带来经济效益[4]。例如在院落内和宅旁种植果树或蔬菜,不仅可以在收获的季节尝到果实,还可以在集市上售卖,带来经济效益;村庄里大多会种植油菜花,到了春天既可以很好地给村庄带来绿化效果,油菜花籽还可以榨油或用作饲料,嫩茎和叶子可以食用,除此之外,油菜可用于化工、油漆、纺织等方面,经济价值较高。
城市中的绿化植物更讲究美观,有专业的养护团队来后期维护管理,但是村庄里没有专业的养护团队。所以,乡村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应该遵循耐粗放管理的原则,选择后期不太需要人工管理和修剪的植物,让使其自由生长,避免栽种在城市绿化带中常见的灌木丛植物,如冬青、黄杨、卫矛等,后期不修剪会出现生长杂乱的现象,无法起到较好的绿化效果。
在乡村中用作行道树的常绿乔木有垂叶榕、大叶女贞、香樟、广玉兰等;落叶乔木有白蜡树、梣叶槭、榉树、槐树、枫杨、垂柳、榆树、白杨、悬铃木、香椿树等。灌木类的植物有辛夷、花椒、石榴、紫荆、无花果、棣棠花、连翘、杜鹃、石楠、箬竹、八角金盘、黄杨、海桐、南天竹等。草本植物类有凤仙花、油菜花、芍药、马鞭草等。水生植物有鸢尾、黄菖蒲、水芹菜、千屈草、灯芯草等。藤本植物有紫藤、金银花、葡萄、丝瓜、豆角等。
乡村院落绿化以简单实用为主,将经济、观赏、功能三者有机结合,选择美观、实用的乡土树种栽植,通常种植果树、蔬菜作为院落绿化植物[5]。乡村院落的植物配置需要考虑到经济和日常养护的问题,除了优先选择乡土植物以外,还应多选用寿命长、生长速度中等、耐粗放管理的植物,引导居民选择种植果树,不仅可以美化院落,还能带来经济价值,增加家庭收入;选择植物时,也要兼顾到功能和景观的因素,可以给居民带来便利,例如种植夏季在庭院中可以遮荫乘凉的树种,尽可能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配置的植物与周围环境、院落建筑相协调。
4.1.1 园林花卉院落型
园林花卉院落型主要以栽种各种园林花卉和观赏价值高的园林植物为主,其主要目标是增加院落的景观性和宜人性[6]。可配置的植物例如小乔木垂丝海棠、冬红海棠,桃树是大多数居民选择种植在院落里的树种,在风水学上还有辟邪驱邪的作用。落叶灌木可以种植木槿或丁香。草本植物可以选择种植芍药,较耐粗放管理。将藤本植物紫藤种在院子里,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可以给居民带来便利,秋季在紫藤廊架下摆放座椅桌台,形成一个舒适惬意的休憩空间。
4.1.2 果树院落型
果树院落型以种植果树为主,如村庄里种植特色水果,将院落布置上自己喜欢的果树,既有观赏价值,同时也兼顾了经济收益[7]。此类院落可以种植的树种较多,也基本上都是乡土树种,耐粗放管理,例如:苹果树、枣树、石榴树、桃树、柿树、无花果等果树。
4.1.3 林木院落型
林木院落型是在院内栽种各种价值较高且具有遮阴效果,同时有吉祥寓意的乔灌木。此类乔灌木的共同特点是高大、生长速度快和寿命长。例如香椿树,树干端直,树形优美,冠大荫浓,嫩芽有香气,是理想的庭荫树种;榆树树形高大,适应性强,夏天生长速度较快,树叶茂盛,树皮、翅果、叶子都具有经济价值。
4.1.4 果菜间作型
农户在院落内将栽培果树和蔬菜结合起来,增加了劳动生活情趣[8]。此类院落形式在乡村中也较为常见,居民多种植黄瓜、豆角、丝瓜、番茄等蔬菜,也会种植葡萄,夏天在葡萄藤下乘凉是一代代村民们美好的回忆。
四旁绿化主要是指宅旁、路旁、水旁和村旁的绿化。
4.2.1 宅旁绿化
宅旁的绿化要根据宅旁预留种植面积的大小决定,可以与路旁绿化相关联。宅旁可以选择种植蔬菜、果树、观赏类的花和小乔木或灌木,配置形式多为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比如核桃、苹果树、石榴树、桃树、番茄、黄瓜、月季、木槿等植物,地被植物多选择村庄中常见的凤仙花、鸢尾等,在色相上可以有所变化。在宅旁的建筑面上也可以选择垂直绿化,不仅增加村庄的绿化面积,在夏季能够阻挡阳光对外墙的直射,冬季能提供天然的保护层,垂直绿化植物可以借助墙面,也可以借助宅旁的铁篱、石矮墙、砖墙、不锈钢栏杆等进行攀爬。宅旁预留种植面积较宽阔的情况下使用藤蔓类植物爬山虎攀爬墙体形成垂直绿化,并采用小乔木或花灌木如矮棕榈、月季、木槿等成组列植,可以形成沿村庄道路的条形植物种植带。
4.2.2 路旁绿化
乡村路旁绿化和宅旁绿化具有一定的共性,宅间道路的路旁绿化可以和宅旁绿化相辅相成,以宅旁形成的条形绿化种植带为主,其余道路的路旁绿化采用的配置形式大多为小乔木或灌木+草本植物。最常见的乔木种植是红叶石楠,灌木类的植物有南天竹,与黄杨和石楠间植,形成较好的层次感;油菜花也是路旁绿化植物的最佳选择,花期较长,远远望去一片金黄,与历史厚重的墙围交相呼应,成为游客在村庄中打卡拍照之地;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鸢尾花色丰富,是路边花坛绿化的良好植物,也可以用作地被植物种植在道路两侧。
4.2.3 水旁绿化
水旁绿化应该选择不怕水涝的植物,形成花红柳绿的效果[9]。如枫杨、垂柳等,适当点缀桃树。水旁绿化最常用到的乔木植物便是垂柳,可以沿水线灵活种植,与碧桃、连翘等早春花灌木配置于水岸;鸢尾与黄菖蒲是极具观赏性的水旁绿化草本植物,花呈蓝紫色和黄色,点缀在水旁,呈现生机盎然的景观效果,改变乡村水旁绿化色彩单一的现状。
4.2.4 村旁绿化
村旁绿化一般是田间地头,以大块的农作物为背景,可在较大的地块种植一些色叶树或观花乔木,丰富村庄的整体色彩,以不影响种植农作物生长为好,如杨树、柳树、泡桐、香樟、棠梨、杜梨等。
乡村道路绿化配置应以简洁实用为主,遵循通透性的原则[10]。植物的类型要以乡村道路的宽度及周围环境而决定,一般都要选择树干通直、树形优美、枝叶繁茂适应性强且生长迅速的树种,还可以带来经济价值。绿化效果好且较为常用的植物有白蜡树、梣叶槭、枫杨、白杨、银杏、榆树、香樟树等。
公共区域的绿化主要是指乡村游园、广场等为村民提供休闲娱乐、文化宣传、健身活动的集中场所[11]。在公共区域的绿化配置以观赏功能为主,在配置上能够体现出不同的色相变化和植物群落层次的变化。在设计植物时要根据植物自身的特点合理地进行设计和配置,真正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特征[12]。适合种植在乡村公共区域的植物种类较多,例如:乔木类的圆柏、棕榈、玉兰、杏树、碧桃、金枝槐、广玉兰、泡桐等;灌木类的紫荆、辛夷、紫薇、月季等。
丁华村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水寨乡,国道329横穿村庄,交通便捷,村庄有较大规模的红薯种植,具有村庄特色。丁华村有一处百年建筑的古遗迹,人文资源丰富。
丁华村处于中原地带,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暖温带,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丁华村的气候适宜河南省境内大多数植物种植。
在丁华村村庄建设中,由于对植物的栽种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导致村庄绿化存在很多问题。丁华村绿化现状形式单一,忽视乡村特点,缺乏乡村绿化的实用性和适宜性,整体绿化效果较差。
(1)村庄未被利用到的绿地上,由于缺乏整体的规划,部分绿地的植物只以地被草为主(图1),给人一种凌乱毫无章则的感觉,绿地周围只有梣叶槭一种落叶乔木,不仅在季相上没有考虑到冬季常绿的乔灌木,在植物色彩上也只有地被草的绿和梣叶槭的黄绿,色彩较为单一。
图1 绿地绿化问题
(2)在广场、游园等公共空间的绿化上,没有考虑到村民的使用习惯。在广场健身区,健身器材旁边的绿地只有地被草,缺少可以为村民遮阳的乔木(图2)。乡村健身器材不仅是为村民提供健身使用,根据村民的日常习惯,大多数村民喜欢坐在健身器材上聊天或代替座椅使用,由于缺少遮阳的植物,间接导致了村庄中的健身器材使用率低。在村庄宅院旁的小游园中,铺装面积较多,绿化面积较少,只有游园边上几棵高大的白杨(图3)。白杨虽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但白杨夏天树荫面积小,相较于枝繁叶茂的乔木不适合种植在景观石凳旁,并没有起到遮阳的作用,从而导致石凳的闲置。
图2 健身区绿化问题
图3 游园绿化问题
(3)丁华村宅旁以种植蔬菜为主,但蔬菜的种类较多,并且没有做到统一的规划,既没有给人一种整齐、美观的感觉,也没有体现出村庄的特色。水旁绿化植物杂乱,缺乏统一性,层次效果不突出(图4)。游园整体植物种类单一,层次感不足,只有乔木类的梣叶槭和灌木类的石楠,缺乏乡村景观应有的乡土气息和野趣风格。
图4 水旁绿化问题
根据丁华村的村庄特色及村庄绿化存在的问题,对绿化植物的选择应用进行引导。丁华村以红薯为特色种植,在地被植物的选择上以红薯为主,更好地突出村庄的特色。整体的植物选择以遵循乡土性、实用性、耐粗放管理为主,以体现浓厚的乡村气息,还可以给村民们带来经济效益。植物配置形式上树木类以落叶乔灌木、常绿乔灌木、本村常种的果树为主,地被植物以本村的特色植物和乡间野花为主。具体绿化引导的区域包括宅旁绿化、水旁绿化、公共区域绿化、路旁绿化。
5.3.1 宅旁绿化植物
宅旁是村民休闲聊天常选择的场地,与村民的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乡村生活韵味浓厚。宅旁绿化植物的选择以各户村民的意愿为主,在整体的布局、规模上进行合理地引导。
临靠主干道的宅旁绿化面积大,可以在宅前成组列植小乔木(图5),形成沿主干道条形植物种植带,并辅以灌木种植,小乔木尽可能地选择具有经济价值的果树类,例如苹果、核桃、石榴等,地被植物以种植蔬菜为主,或以红薯种植为主,达到层次不同,季相丰富的效果,还能使村民自由管理各自宅旁的植物,同时也会得到果树和蔬菜的收益。既能做到村庄绿化统一,但每家种植的果树不同,又体现出了绿化统一中的差异性,还能更好地响应乡村振兴、一村一品的战略政策,打造独特的村庄,改变千村一面的现状。
图5 宅旁绿化改造
5.3.2 水旁绿化植物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这些元素都与乡村有着紧密联系[13]。在乡村种植设计过程中,应优先保护生态资源和现有绿化成果,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建设,延续自然风貌[14]。由于丁华村原水旁绿化较杂乱,所以首先应该将河道旁的植物进行梳理,清理掉杂乱的树丛和已经枯死的树木,保留原生态的地被植物,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干预。
水旁选择不同花色、形态的植物,打造成色彩、层次丰富的原生态水旁植物群落(图6),从最低处种植的植物有:水系中种植荷花、睡莲,浅水区种植开黄色花的黄菖蒲,起到护岸的作用,矮灌木种植棣棠,枝条终年常绿,从春末到初夏,枝条缀以金黄,沿水线间植垂柳和桃树。
图6 水旁绿化改造
5.3.3 公共区域绿化植物
公共区域的绿化需要根据不同空间的功能配置不同的植物。绿化植物需要结合公共区域的定位,展现不同的绿化效果,发挥不同的绿化作用,根据公共区域内的景观小品,如廊架、凉亭、座椅等的布局设计进行植物配置,起到合理分割空间的作用。通过公共空间的植物景观整治,能达到提升公共空间景观性、利用率的目的[15]。
在广场区域根据健身器材、座椅的位置摆放种植池或直接栽种乔木(图7),以香樟树为主形成树荫,既不会影响广场的整体地面硬化,同时也为村民健身、聊天时遮挡烈阳,提高乡村健身器材的使用率。在凉亭、廊架、座椅等这些服务性的景观小品旁也需要合理地种植既有观赏性也具有遮阳作用的植物,例如垂柳、海棠、紫薇、木槿、琵琶等,以适当的棕榈作为点缀(图8),既达到了植物的季相有变化,又满足了村民们的观赏需求,同时也能体现出乡村特色。
图7 健身区绿化改造
图8 游园绿化改造
5.3.4 路旁绿化植物
路旁植物以简洁实用为主。可栽种植物面积大的道路,植物以灌木为主,形成绿化带,搭配散种的小乔木、花卉植物,以卫矛、金叶女贞穿插种植为主,形成不同色彩的绿化隔离带,同时也不会因为都是灌木丛而略显单调。海桐间隔距离散植在形成的绿化隔离带中,使整体的路旁绿化在色彩、高低方面有层次感,还可以达到终年常绿的效果。两旁较窄的宅间道路,处于房屋的背面,阳光不充足,则需要选择种植耐阴的植物,如鸢尾、南天竹、八角金盘,因为道路窄,所以不适合种植乔木类的植物。
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乡村绿化环境,提升村民居住的舒适感和幸福感,要充分遵循乡村绿化中植物选择的原则。乡村绿化环境的改善,要分析总结出村庄绿化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绿化问题,合理地选择绿化植物,因地制宜,对不同的植物合理地配置,根据不同功能的区域,选择不同种类的绿化植物,做到适地适树。在充分尊重村庄原有的生态环境,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干预的前提下,绿化植物的选择应体现乡村特色,能够与乡村的环境和发展相协调,充分响应“一村一品”的政策,营造既具有当地文化特点,又能体现乡野气息的绿化景观。乡村绿化需要整体考虑,尊重村民的意愿,结合村民的实际使用需求,让村民参与其中,以实用性为主,科学选择绿化树种,合理设计绿化配置,提高村民的审美意识和绿化保护意识,真正达到建设美丽乡村的目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