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西安市老旧社区微更新改造理念与策略研究

时间:2024-05-18

李馨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

1 引言

2012年以来,中国城市建设进入存量时代,老旧社区量大面广急需改造提升。研究城市老旧社区环境更新改造是提升城市更新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建设推进,西安市面临存量更新,老旧社区在城市更新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增量发展空间潜力降低,城市建区特色提升是城市可持续发展重点,通过存量优化城建模式可以发掘现存环境人文历史等资源活力,构建城市特色空间。统计局数据显示1980~2000年我国新增住宅面积约80亿m2,约40亿m2需改造,国家政策支持下各地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完成10亿m2。20世纪80、90年代建设住宅存量在城市用地规模中占较大比重,建筑结构符合现代生活要求,但室外环境显露破败影响居民生活。在西安市委支持下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自2013年试点,2016年市政府下达100万m2改造任务,西安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不断推进,近年来城市面貌得到改良,城市更新工作减小到旧村改造的街区尺度,表明城市更新工作细致化。研究西安市老旧社区环境微更新改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老旧社区改造的意义

20世纪50年代国外住区规划理论传入我国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有关学术研究中小区、社区概念容易混淆。小区是居住小区简称,我国颁布《城市居住区规划建设规范》指出小区是城市道路围合划分居住生活聚居地,居住小区为居住区组成形式,具有建筑结构整体,规划建设集中等特点。居住区是人口规模比小区更大的生活聚居地,是完善的独立有机整体,融合居住、服务等多种功能[1]。

社区是具有地理区域界线,有共同意识利益的社会群体,城市规划中社区指代特定区域居住人群居住空间,与城市等概念关联。《住建部关于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老旧小区是2000年前建成环境条件较差,无障碍建设缺失,群众反映强烈的住宅小区。老机会社区是城市成长的印记,记录了城市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老化、公共空间衰败等问题日益凸显,影响居民生活质量[2]。据统计全国有老旧社区16万个,近年来通过棚户区改造等工程,老旧社区得到很大改善。针对我国老旧社区数量大情况,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危房改造推进老旧社区综合整治,到2020年完成城镇棚户区危房改造。

老旧社区改造通常采用重建等方法,很多城市通过大规模拆建,环境整治等为主要手段城市美化运动推动老旧社区改造,使落后的地区呈现全新的面貌,但大规模整体改造对改造区域位置等有很高要求,适用于提升产业结构有较大影响的重点地区。对城中环境差的老旧小区进行微更新改造是最佳的选择[3]。老旧社区由于具备良好地理区位有很高的社会功能价值,通过老旧小区修补利用可以实现空间等物质层面到人文等非物质层面系统更新。提升老旧小区社会功能价值。

3 老旧社区环境微更新理念

3.1 微更新理念

微改造是对建筑局部拆建,对完好建筑结构保留,维持现有建设格局下实现城市空间提升,微改造不同于全面改造采取对老旧房屋成片拆除重建方法,微改造不同于综合整治不涉及文化层面改造,未解决建筑内部设施老化问题,微改造具有延续历史脉络,以修缮提升为主的特征,强调人居环境、产业综合提升[4]。

微改造不同于整体改造注重调结构,不同于综合整治以政府为主导,通过环境美化等方式实现外在景观优化,微改造是易于组织实施,周期较短的更新模式。强调社会多元参与,通过提升人居环境,实现人居环境经济等综合型改造方法。微改造是维持现状建设格局不变下通过建筑物功能置换等方法实施更新方式,适用于对整体格局影响不大,用地效率低等地块。微改造强调公共设施渐进式改善,与以往城市改造依靠政府部门不同,居民可以成为规划者,通过微改造实现共建共享转变,从大规模拆建祥小规模创新性改善方式转变。

3.2 国内政府对老旧社会微更新改造的措施

国内城市发展经历激进建设后逐渐回归理性,政府有关部门针对城建摊大饼形式严格控制,各地城建逐渐向存量转变[4]。2013年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坚守耕地红线。此后出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等文件,主张推动城市发展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带动社区提档升级工作开展,老旧社区是动态过程,工程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社区陈旧度差异。有机更新理论是建筑学家吴良镛教授提出城市规划理论,旨在顺应城市发展规律采取适当规模妥善处理城市过于与未来关系,应用于北京菊儿胡同更新改造中。2012年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城市使命与未来论坛上提出倡导从城市资源、绿地等微系统入手重视城市更新。微更新投资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城市空间循环。

4 西安市老旧社区环境模式微更新改造策略

4.1 西安市老旧社区的现状

西安市计划经济时期建设大批国民经济建设项目,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房大量建设,城市居住水平提高,由于受到经济形势等影响,西安市老旧社区环境品质降低,难以满足居住区生活需求。按照我国标准居住建筑主体结构耐久年限为50年,西安市建筑平均寿命不足30年,老旧社区建设标准偏低,由于部分房屋产权复杂,相关管理措施缺位等历史原因造成老旧小区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缺少定期维护修缮[5]。

调查西安市老旧社区建筑环境现状,发现老旧社区存在建筑性能退化,公共配套缺失,道路交通混杂,管理安全堪忧等问题[6]。老旧社区是老旧住宅单体在自然地域空间与使用时间区段功能状态下综合性陈旧过程社区,其构成要素可分为社区人口与管理机构,基础设施与景观系统,文化价值与场域精神。微更新提出代表对宏大叙事反作用,以社区居民需求为设计出发点,以往设计对居民进行调查,但项目推进中设计缺乏民主性。老旧社区微更新改造是复杂系统工程,针对西安市老旧社区环境模式现状,对老旧社区微更新改造涉及软硬件方面,软件为和谐邻里氛围营造,硬件为房屋建筑本体修复,根据居民意愿分为规定项目与自选项目。具体内容包括优化小区公共环境、修复房屋建筑本体、重塑和谐邻里氛围。

4.2 老旧社区微更新策略

西安市老旧社区微更新改造策略包括社区组织结构更新,有效信息平台建设,社区规划制度自上而下,深度挖掘社区文化[7]。具体措施要求掌握居民更新需求,开展生命周期持续评估,贯彻绿色低碳生活理念,重塑社区精神家园。老旧小区改造关系到居民切身利益,应尊重居民功能诉求,通过问卷调查居民需求按急迫程度包括建筑功能提升、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更新、住区安全管理提升、市政管道设施等内容[8]。微改造要顺应现代人物质精神需求,按照人的尺度对老旧社区规划布局等进行优化,对质量较差的建筑修缮。通过制定完善的住宅修缮计划减少对居民的干扰。通过搭建社区民主议事平台,发东校区居民积极参与,确保居民参与权监督权,加强居民对住区认同感推进更新改造。

建立完善老旧社区生命周期分析评估体系,为改造工程提供定量依据,确定改造目标方向,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改造策略,对照预设目标评估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居民居住状况、公共设施配置、现有公共空间使用频率、居民文明程序等方面进行评价。结合各地实际调整,如西安市针对老机会社区建筑年代、消防设施、用电设施、排水设施。居民改造意愿等方面评估,分值高的小区优先纳入改造计划。

微改造注重实用功能,防止形式主义,积极运用污染治理技术等绿色技术降低老旧社区使用能耗,从节水节能、垃圾分类等方面入手,通过功能提升等手段提升住宅性能。通过太阳能光伏采集等手段提升资源利用度[9]。通过提倡公共交通优先,建立适宜居民低碳出行道路交通系统;通过公共空间塑造提高环境使用率;通过舒适光环境、保持安静环境,形成良好物理环境。把环境管理纳入社区管理,构建具有高效节能、舒适绿色的居住环境。老旧社区居住世代相传的居民,一些住宅反映时代居住生活环境特征,散落历史碎片。老旧社区更新应注重挖掘文化内涵,提高居民文化生活品质。老旧社区改造前提是保持城市固有风格,改造前列明老旧小区改造目标,文化要求,杜绝简单粗暴式改造开发。

5 结语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建设进入转型期,规划建设重点转变为存量调整,老旧社区为旧城基本单元,设施老化严重,社区环境品质低下现状与城市居民生活不匹配,存量时代下老旧社区空间优化面临多元化,对老旧社区环境更新改造研究具有重要理论现实意义。如何避免大拆大建,更新改造使老旧小区适用于现代生活方式,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是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西安市老旧社区环境模式微更新改造进行研究,论述老旧社区改造的意义,阐述微更新改造理念,结合西安市老旧社区特点,提出了微更新改造策略,对同类城市老旧社区改造具有借鉴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