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张爱华
(安阳市辐射环境安全技术中心,河南 安阳 455000)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核技术应用发展迅速,放射源和电磁辐射设备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辐射环境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辐射安全监管的任务艰巨而繁重。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辐射技术应用日益拓展,呈现迅速扩张的态势。目前,核技术在安阳市工业、农业、医疗、科研等领域已普遍使用,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发射基站项目增长将更为迅猛,高压输变电工程也将不断发展。核与辐射技术利用范围将会得进一步拓展。
目前辐射监管工作任务重,专业性强,人员匮乏, 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辐射监管人员的辐射监管执法水平和监测能力、特别是辐射应急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地级市现有的监测设备无法满足开展土地、空气、水体等辐射环境项目监测的要求,监测能力建设亟待加强。放射性物品运输监管、放射性废物品安全处置的监管、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方面能力亟待加强。县(市、区)辐射监管能力建设薄弱,人员变动频繁,人员少、兼职多,缺少监测技术人员、车辆和设备,日常监测工作未能有效开展,现场监管能力严重缺少,监管人员防护设备亟待完备,现有监管人员管理素质亟待提高。应急监测设备配备不够完备,一旦发生辐射污染事故,难于有效处置核与辐射污染事故的应急发生,不能满足辐射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
随着辐射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辐射安全监管能力不足、人才缺少特别是专业人才不够等问题日渐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矛盾:辐射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辐射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的矛盾,辐射技术水平高、专业性强与辐射监管人员专业素质相对较低的矛盾,辐射安全监管任务日益繁重与仪器装备、人员短缺的矛盾。
辐射安全监管力量建设仍然存在监管人员不能满足要求、辐射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等问题,难以适应日益繁重的监管任务的需要。目前,地市级辐射安全监管队伍人员少,县级人员流动量大,人员不稳定。远远不能满足辐射监管工作需要。
辐射安全监管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辐射安全监管人员中,该专业技术专业出身的人员稀缺;技术人员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少,势必导致辐射安全监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缺乏辐射安全监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难以履行好监管职责。
主要表现为仪器装备严重短缺,特别是县级监管机构基本不具备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在辐射应急方面,存在核与辐射应急仪器设备严重不足,难以独立处置突发辐射应急事故。
为全面提升辐射监管工作水平,确保辐射环境安全,要以能力建设和制度建设为着力点,以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为重点,以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为抓手,全面提升辐射监管水平,确保辐射环境安全。
推动全市辐射安全监管机构队伍建设,2004年起,辐射监管工作有了专业的环境监督机构,2005年开始,一些县、区也陆续成立了辐射监督队伍。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安阳市已基本形成了一个职责明确,上下互动的市、县两级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
近几年,地市加大投入,购置了α、β表面污染监测仪、无线电干扰仪、X-γ辐射仪等一批监测仪器;配置了辐射实验室、执法设备等,强化监管机构,充实监管队伍,提升辐射环境监管水平,建立起监管机构完善、监测能力先进的监管队伍,形成责任明确,制度完善,监管有力的二级辐射安全监管体系。
根据《全国辐射环境监测与监察机构建设标准》要求,安阳市级辐射监测监察人员应不少于10人,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75%,中级以上技术人员占技术人员总数比例不低于50%;县(市)级生态局设立独立的辐射环境监管机构,辐射监管工作的人员不少于5人,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60%,中级以上技术人员占技术人员总数比例不低于50%;区级环保部门要配置专、兼职辐射监管人员不少于2人。
在仪器设备配置方面,市级监管部门新增监测仪器设备12台/套,能满足安阳市辐射监测机构标准化能力建设的要求。县级站新增监测仪器设备13 台/套;区级站新增监测仪器设备12台/套。基本形成县(市、区)级辐射监测机构监测能力。通过机构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建设和仪器设备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辐射监管能力,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完善核安全监管体系。组建一支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核安全监管和技术队伍。
4.2.1 加强现场监管和执法培训,强化安全监督能力
组织辐射安全监管人员学习辐射方面法律法规、现场监管、现场执法、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的操作原理等相关知识,系统学习辐射环保法律法规,请专家讲课,学习环境违法行为调查询问笔录及现场勘查笔录等现场执法知识,提高辐射监管人员的现场执法和业务技术水平。
4.2.2 组织应急演练,强化辐射监测、应急能力
地市和县(市、区)分别制定相应的《辐射污染应急预案》。并适时开展突发辐射事故应急演练。通过演习检验环保系统辐射事故应急响应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辐射应急队伍的应急监测、组织协调和处置的能力。
4.2.3 通过调研解难题,强化创新能力
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开展调查研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开展专门调研,对问题较多、情况复杂的基层单位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摸清情况、理顺关系,创新监管模式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辐射安全监管新机制,经过充分酝酿,对的全年辐射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实行百分考核制度,确保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2.4 组织形式多样的培训,强化安全审评能力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以会代训、组织培训班等形式,组织县(市、区)开展辐射相关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验收相关知识、标准的学习活动;组织各县(市、区)辐射监管人员参加环保部的培训、省厅的培训。提升了监管队伍的专业化技术水平。
4.2.5 建立日常业务学习工作制度,强化人才培养、培训能力
针对近几年辐射安全监管队伍不断充实、不断变化的现状,制定了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训的方法,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此外,各个县(市、区)也制定了有益于人才健康成长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现有人员的积极性,并鼓励辐射工作人员参加核安全工程师、环评工程师考试,提升了辐射安全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在能力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明确市和县(市、区)两级监管职责,理顺工作程序,进一步增强两级监管人员责任感,严格监管,做到监督检查不走过场,督促企业整改不留后患。
4.3.1 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实现辐射事故零发生率目标
不发生辐射事故或事件,辐射工作单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开展辐射工作是关键。针对企业重生产效益、轻安全生产的现象,监管部门要把辐射安全监管放在工作第一位,落实好“周问询、分级检查、年考核”的工作机制,实现辐射事故零发生率,确保辐射环境安全。
4.3.2 不断完善辐射事故应急体系
为进一步提高地市和县(市、区)辐射安全监管机构应急处置能力,具备独立处置突发辐射事故的能力,制定《安阳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安阳市辐射事故应急管理体系。
4.3.3 强化建设项目源头管理,杜绝“未批先建”现象
在项目审批环节,针对个别辐射建设项目“未批先建”现象,建立合适形式的辐射项目与非辐射项目的联合审批制度,多一道关口,杜绝“未批先建”的现象。
4.3.4 健全辐射安全制度,增强企业自我管理能力
严格执行辐射工作单位安全和防护年度评估报告制度。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建立合理、有效的企业自我评估制度,增强企业自身责任感,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自觉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辐射工作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使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执行放射源转移、转让、退役制度。按照安全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关键作业、关键环节、关键时段、关键处所“六个关键”,研判分析安全风险点,要求辐射工作单位针对实际情况建立适当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做到简单易行,有章可循,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的最新要求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促进自我管理水平提高。
加强对辐射工作人员特别是对法人和管理人员的宣传,促起他们对辐射监管工作高度重视,时刻把安全置于工作之首,提高辐射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能力和操作水平。自觉抵制违规操作行为。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辐射工作单位定期开展辐射事故应急演练,基本熟悉辐射事故应急流程,防止非工作人员受到误照射。
在辐射工作单位针对企业领导层和职工加强辐射安全法律法规宣传,建立辐射安全文化。提高企业领导层对辐射工作的重视程度,服从监管,手续完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购买、使用、保存、处置放射源。增强企业职工安全防护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科学使用放射源,不发生辐射事故或事件。
针对电磁辐射纠纷投诉, 调动各类资源, 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定期开展辐射安全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形成长效的宣传教育机制, 向公众宣传、解释相关法规和标准, 消除群众因缺乏专业知识而产生的恐惧心理。
开展有关辐射环境监管、监测和污染防治方面的科学研究,为保护公众、社会和辐射环境安全,开展辐射安全及放射性污染防治提供技术等方面的基础工作。
4.5.1 开展先进的放射源管理模式研究
以提高放射源管理水平为目标,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先进的放射源管理模式。主要应实现下述2个目标。
(1)在对当今国内外放射源管理模式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为确保不发生辐射事故,探索先进的放射源管理模式。
(2) 在对放射源工作单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建先进的、管理高效的安阳市放射源管理模式。
4.5.2 开展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研究
在放射源处于安全状态时,辐射环境质量主要表现为电磁辐射环境质量。随着高压输变电项目和通讯基站建设项目的快速发展,电磁辐射覆盖的范围和强度均会发生明显改变。为掌握辐射环境质量,确保安阳市辐射环境安全,应开展辐射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的研究,为提高安阳市辐射环境质量,确定辐射环境功能区划,加强辐射环境管理提供技术基础。
在放射源自动监控系统技术成熟条件下,为保证在用放射源的绝对安全,防止辐射事故发生,及时发现放射源的非正常移动并能做出快速反应,对全市重点部位放射源选配GPS卫星定位、剂量自动检测报警探头、视频监控或门禁系统,使放射源处于有效监控之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