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8
吴 尧
(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 200072)
乡镇林业工作站是最基层的林业综合管理机构,是生态建设的基石,是党和政府联系林农的桥梁与纽带,是农民兴林致富的好帮手,肩负“上面千条线,下穿一根针”[1]的重要职能,在农村林业发展、政策宣传、资源管理、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提供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承担着重大的基础保障作用[2]。但自2006年乡镇机构改革至今,上海市大多数乡镇林业站并入了农服中心,余下独立的林业站也存在管理体制不顺、机构队伍不稳、设施设备落后、服务能力偏弱等问题,与承担的繁重任务和要求不适应,难以满足新时期林业改革发展和广大林农的现实需求,因此加强基层林业站建设刻不容缓。
截至2020年10月,上海市共有乡镇林业站106个,全市在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挂林业站站数为38家,市政市容环境事务所9家,绿化市容管理所13家,集体资产管理中心15家,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3家,归属规划和建设管理中心4家,规保办、社区办、发展办等乡镇综合部门等14家,镇属企业10家。
106个乡镇林业站共有381人,较2019年度减少39人。受基层机构体质改革影响,人员流动较大。年龄结构方面,35岁以下145人,36至50岁148人,51岁以上88人。文化程度方面,大专及以上320人,中专25人,高中22人,初中及以下14人,其中毕业于涉林专业人数18人。专业技术方面,高级技术人员18人,中级52人,初级77人,专业人员占比38.6%。数据表明:大专以上人员占比达到87.4%,说明基层林业队伍人员学历水平较高,但涉林专业人数较低,仅占比4.7%,中级以上技术人员占比18.4%,技术短板普遍存在,要从事专业林业工作还需要进行针对性岗位培训。
2020年度全市共完成投资14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0万元,为浦东新区合庆镇林业站国家站标准化林业站建设资金。地方投资128余万元,包括市级投资60万元用于该年度6家市级标准化林业站建设、浦东区万祥镇、合庆镇标准站建设地方配套资金68.135万元。通过推进国家级和市级标准站建设项目5年来的经验积累,基层林业站不仅设施条件有了显著提高,更使基层林业站地位得到一定提升。
全市全年造林面积2945 hm2,森林抚育面积1502.4 hm2,育苗面积896 hm2,四旁植树652.3万株,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38628.2 hm2。全市乡镇林业站协助办理林政案件21个,直接办理林政案件1个,政策宣传1047人/天,参与林业保险工作的站数106个,占比提升至100%。全市指导、扶植的林业经济合作组织237个,带动农户1549户,培训林农3322人次。
近年来由于街镇机构调整,部分街镇林业部门归属管理也正在变革中,归属尚不明晰,基层林业人员工作内容交叉、权责不清、一职多能等矛盾日益明显。工作量大导致基层人员工作压力徒增、积极性降低。同时,基层林业队伍归属感差、人员流动频繁,导致工作衔接不畅、职则范围不明等情况出现,均影响林业工作的开展效率。
调查结果显示,乡镇林业站涉林专业人员比例不足5%,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足30%。受编制、收入等因素限制,难以吸引林科专业的人员到乡镇从事林业工作,在岗技术人员晋升也存在难度。岗位专业技能的缺失不能满足日益繁重的林业工作要求,部分新进人员仅局限于从事一些事务性工作。
随着城市生态建设推进,林业养护职能除了林地的日常养护外,还肩负应急处置(包括突发性病虫害除治、防台防汛等应急处置)、森林防火等工作。由于林业行业长期缺乏必要政策、资金支持,人员、设备经费长期不足,政府配备的养护设施受经费影响使用、运行、维护工作也难以进行,加之养护人员虽然老龄化结构有所缓解,但工作强度大、收入水平低导致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目前状况难以满足精细化养护要求。
持续关注上海市机构改革动态,科学研判形式,进一步加强对林业站工作的研究。继续推进《上海市乡镇林业工作站配置建议》编制工作,整合资源、稳定机构,明确职能,保证市区镇林业体系内工作流程顺畅。在林业六大职能(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社会化服务)基础上,结合工作内容与地方特色制定基层林业工作岗位职能与考核机制,努力打造一支高标准的上海林业服务队伍。
一是充分利用国家资金,办好乡镇林业站站长能力培训、能力提升培训等,培养基层林业站主要责任人综合素质;二是合理利用专项资金组织针对性业务与技能的培训,紧紧围绕林业工作站核心任务,制定实用性、专业性、地方性强的培训计划,全面提高基层林业人员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三是指导基层林业站用好“林业站学习”平台,增加在线学习时间,树立常态化学习模式,补充技术短板,实现全市林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一是保障工作条件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水平,研究制定林业职工薪酬待遇增长机制,积极争取享受相关优惠政策补贴;二是探索养护市场化运作模式,拓宽用工思路,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招募养护人员,研究制定人员配置、管理模式、资金支持、考核办法,避免人才断档[3,4],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建立行业人才库,建立“一对一”、个性化服务机制,妥善解决基层林业人员在科研条件、成果转化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需求,为人才及其团队潜心研究创造宽松环境,切实提高林业从业队伍综合素质[5]。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林业行业地位。探索行业职工资格认定,在上海环境学校等大专院校开设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相关林业产业专业,为基层林业人员提供更多机会,拓展科研渠道,同时努力为基层科研人员减负。争取行业特殊政策,包括行业特殊津贴、行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6]。
国家级与市级标准化林业站建设品牌效应已初具规模,该市将继续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推进标准化林业站建设。继续加大标准站宣传力度,分利用各类传播媒介,尤其是网络、手机、短视频等受众度高的新媒介,通过新闻宣传、媒体报道、主题活动等形式,展示行业形象、扩大社会影响[4]。以标准站建设为契机,调动基层林业人员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基层林业站在机制体制改革中增加“职能砝码”,确保基层林业队伍稳定,继续加强生态建设,继续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7]。
“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上海全面迈入全球城市行列的迫切节点,更是续写上海林业新华章,提升乡镇林业站地位的重要时刻。为此,应围绕“长江大保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全面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紧扣全市森林覆盖率指标以及国际湿地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立足于林业行业在全市“五个中心”战略布局中所处的主体功能定位,不断建设并做强乡镇林业站队伍,提高乡镇林业站的管理和服务能力,从而促进乡镇林业站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