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宿迁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策分析

时间:2024-05-18

邵丹

摘要:指出了近年来,宿迁市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立市战略,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切实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综合介绍了宿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成效,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污染防治;成效;建议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4-0199-02

1引言

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近年来,宿迁市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扎实推进绿色发展,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质量总体改善。2018年全市生态环境满意率为91.6%,排名江苏省第一。空气质量达标率64.6%,比2017年上升2.4%;PM25浓度为53ug/m3,比2017年下降3.6%。12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7个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市考以上断面全面消除劣V类,优Ⅲ比例较2017年提升11.9%。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全市污染防治工作的成效

2.1社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能源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煤炭消费量比2016年减少27.18万t;交通运输结构不断优化,累计淘汰老旧机动车8168辆,市区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98%;产业结构调不断优化,关停化工企业32家,提升35家,重组3家,化工生产企业人园进区率达76.6%以上。

2.2区域重点环境问题有效解决

对中央环保督察配合有力,2018年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江苏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期间,交办宿迁市75件属实信访件,目前已完成整改71件。上级交办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38个环境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开展京杭运河宿迁城区段沿线及骆马湖东岸交通环境集中整治,拆除非法码头20座,清理砂石堆场56处,清理水上船舶维修设施23个,清理浮吊船28艘,拆解和驱离各类船舶399艘,拆除违章建筑1194处,拆除和关停船舶修造厂24座,拆除搅拌站5个。

2.3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完善

围绕增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新增危险废物处置能力7万t/年,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18个、城镇污水收集管网634km,完成10个乡镇垃圾分类运输体系建设,新增生活垃圾分类小区247个,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理率分别达50%、85%

2.4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整治嘿臭水体30条;拆除河湖养殖围网10.38万亩,洪泽湖、骆马湖水质保持稳定,宿豫区程道渡槽断面水质明显改善,2018年9月、11月和12月已实现达标。完成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整治项目53台,219家工业企业开展VOC综合治理。新建成投运2座垃圾焚烧处理厂,新增处理能力900t,新增垃圾分类小区247个。5883家规模畜禽养殖场通过污染治理檢查认定,治理率达85.8%。

2.5生态保护修复得到提升

持续推进百万亩生态林建设,新造生态成片林10.7万亩,实施杨树更新改造26.9万亩,其中五大生态廊道范围造林1.33万亩,全市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8.45%;修复湿地约1.5万亩,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至49.1%,生态保护T作取得积极进展。

3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3.1转型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矛盾比较突出

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特别是产业集聚度还不高,重点企业带动力还不强,中高端产业比重还较低,转型发展的压力仍然较大。从产业结构来看,历史形成的空间布局不合理还没有调整到位,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低于全国、江苏省省平均水平,在2017年省生态环境厅对各设区市绿色发展评估报告中,宿迁市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排名靠后。

3.2环境质量改善压力较大

大气方面。2018年,全市空气质量达标率和PM25浓度改善幅度很大,但绝对值排名在全省仍靠后;PM25浓度除湖滨新区,优良天数比例除泗洪、洋河新区完成市考核目标外,其他县区均没有完成任务。

水体方面,2018年省考六塘河的程道渡槽断面超标。虽然国省考断面达标率较高,但部分断面水质波动较大,超标风险极大。

环保设施配套方面,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管网密度仅为2.1km/km2,与10km/km2的合理密度仍有较大差距;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仅为51.28%,与省里要求2020年达到90%目标差距较大。

3.3环境问题整改进展还需加快

中央环保督察和“回头看”期间交办的信访件中,还有6件没有整改完成。省污染防治指挥部下达的2018~2020年省重点突出环境问题整治清单中,散乱污企业整治被重点挂牌督办,目前全市共有“散乱污”企业2593家,已完成整治2068家,完成率仅为79.75%,部分乡镇和片区完成率较低。

3.4环境风险隐患与矛盾纠纷形势严峻

一些企业思想上都能够充分认识污染治理的重要性,但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时,往往又改变态度,有的甚至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有的地区对企业开展污染整治重视不够、排查不彻底,没有将木材加工、生物质造粒、餐具清洗等行业纳入排查整治范围。环境矛盾纠纷仍然多发。群众环境诉求的解决手段不够,导致部分群众通过成本较低的重复信访来实现自身利益诉求。近三年来全市受理的环境信访总量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平均每年4100件左右,集中反映在影响群众生活的气味、噪声等环境信访问题。亟待加以解决。

4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建议

4.1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担当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需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为此,要建立健全职责明晰、分工合理的环境保护责任体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切实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工作局面,真正做到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同时,要加大对污染防治工作督查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交办、巡查、约谈、销号等督查机制和问责程序,严格兑现奖惩,强化结果运用,切实推动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4.2从严从快,狠抓任务落实

抓好上级交办督察问题整改。要以省第四环境保护督察工作为契机,对照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饮用水水源地整改问题、“绿盾”整改清单,聚焦大气环境治理、面源污染、固废处置等重点领域和环节,举一反三,深入查摆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发现并依法查处。同时,做好长效管理,严防各类问题“死灰复燃”。

推进布局结构调整和绿色发展。要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狠抓工业污染治理、狠抓扬尘污染治理、狠抓臭氧污染治理、狠抓重污染天气应对,确保完成约束性考核指标。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抓好“两湖”水污染环境整治,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要严格抓好固废危废管控,扎实推进光大固废处置二期等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固废、危废安全处置能力。

4.3健全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强化队伍能力建设。要综合考虑各县区、乡镇所辖面积、人口、监管企业数量等因素,加强各县区、乡镇环保人员力量,强化教育培训。着力提升环保人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切实建设一支与新时代生态环保工作相适应的环保铁军。要提高监管能力,着力推进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和环境监测机构标准化建设,配备调查取证等监管执法装备,结合标准化建设要求和当地污染源情况,配齐环境监测仪器设备。要强化环境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处置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