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北京市冬季园林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4-05-18

沈 雷

(北京顺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12)

1 引言

北京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对植物的生长不利,因此大多数地方的植物景观都很单调、乏味,而冬季作为北京地区一年中最漫长的季节,长达165 d,这就意味着,人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能欣赏到单调乏味、缺少生机的植物景观[1]。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现对北京市的冬季植物景观进行调研,在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期找出改善城市绿地冬季景观的方法,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

2 北京市冬季景观植物及其应用分析

通过对北京市公园绿地、街旁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大学校园及居住区绿地等的调查发现,北京市冬季具有景观效果的植物共有124种,隶属于29科59属。由此看来,能适应北京地区气候条件的冬季景观植物种类并不少,但调查发现,北京市公共空间绿地的植物配置存在单调重复的现象,几种常规树种出现率很高,而另外一些在北京地区也可以生长良好的树种却仅仅在个别地方栽植,没有得到普遍推广应用。

冬季景观植物按其观赏特性可分为观叶植物、观花植物、观芽植物、观果植物、观枝干植物、观树形植物等,其中观叶植物又包括常绿针叶树、常绿阔叶树、常绿地被植物、竹类植物等几个类别,以下将按观赏特性类别对本次调查的冬季景观植物分别进行分析。

2.1 常绿针叶树

在寒冷的北方,冬季的主角自然是那些苍松翠柏们。要营造冬季常绿景观,主要依靠松科、柏科植物,北京地区常用的常绿针叶树种主要有:雪松、油松、白皮松、青扦、白扦、圆柏、侧柏、龙柏、沙地柏等,但这些常绿针叶树色彩比较单调,再加上冬季降雨少,灰尘沉积,往往表现出的色调比较暗淡,不够亮,无法改变冬季灰蒙蒙的印象,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为解决这一问题,引进和培育彩色针叶树品种无疑是一条有效途径。在本次调查中发现的在北京地区生长良好的彩色针叶树品种有:部分针叶呈金黄色的金叶桧、“酷金”圆柏、“金岸”刺柏等,针叶呈淡粉蓝色的蓝冰柏、火箭柏、“灰枭”北美圆柏、“蓝粉”云杉、“蓝球”云杉等。其中,除金叶桧在公园和居住区有少量应用外,其它几个彩色针叶树品种均为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在本调查范围内仅在北京植物园有展示应用。

彩色针叶树是丰富冬季景观的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在营造冬季景观多样性方面,除了增加色彩的变化,还可以从增加植物种类上做文章,下面介绍几个在北京生长良好但未被充分利用的树种,以期打破种植过于单一的现状:①美人松:树形美观,婀娜多姿似美女,因而得名“美人松”,干皮橙黄色,可打破冬季的灰色调;②乔松:针叶长而下垂,给人一种柔美之感,且冬季颜色较为翠绿;③西黄松:针叶长而粗硬,有一种别样的粗犷之美。④矮紫杉:半球状密纵灌木,树形矮小,树姿秀美,终年常绿;⑤粗榧:叶片翠绿,是丰富常绿灌木的良好树种。另外,还有辽东冷杉、杜松等针叶树也在北京地区生长良好,但未见广泛应用。

2.2 常绿阔叶树

一直以来,北京地区能露地越冬的常绿阔叶树种是比较稀缺的,常见种类主要有大叶黄杨、小叶黄杨、凤尾兰等,其中,大叶黄杨和小叶黄杨的应用形式又比较单调,多修剪为规则式的绿篱或球状。另外,还有做高篱用的北海道黄杨,其适应性比大叶黄杨稍差,在背风处也可以生长良好。在调查中偶尔见到的园艺栽培品种“金心”大叶黄杨具有较好的景观效果,但应用较少,可适当推广。

常绿阔叶树种比针叶树种有更明显的冬季景观效果,因此,培育能适应北京地区气候条件的常绿阔叶树种一直是行业内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之一。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北京华源发苗木花卉交易市场有限公司选育的“华源发”黄杨,为北海道黄杨无性繁育群体中的变异单株,经过12年的试验示范,表现出较强的抗寒能力和生态适应性,且不同于常见的绿篱形式,其株型为小乔木[2],弥补了北京地区常绿阔叶乔木的空白,能有效提升北京地区的冬季景观效果,应在继续观察其适应性的基础上适当推广应用。除此之外,通过嫁接方式培育的高接胶东卫矛球,是将胶东卫矛嫁接在丝棉木的树干上形成的,也可以形成常绿阔叶乔木的效果。

另外,在调查中发现,在中山公园等具有悠久历史的公园中,可见一些超大规格的大叶黄杨球,其高度可达3~4 m,冬季不仅枝叶翠绿,而且红果满枝,蔚为壮观,与常见的大叶黄杨绿篱景观效果差异较大;在北京农学院宿舍区南墙根有一些树龄较大的胶东卫矛,冬季红果累累,与白墙相映成趣,由于其攀援性,部分缀满红果的枝条从中式院墙的漏窗中伸出墙外,更是营造出一种别样的风景。

除了以上在北京地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常绿阔叶植物外,还有一些偶见的种类,如石楠(宏福苑小区)、广玉兰(清华大学校园内)、南天竹(中山公园)、大叶女贞(北京科学中心院内)、‘银姬’小蜡(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院内)、火棘(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内)、豪猪刺(北京植物园)等边缘树种在小环境良好处经过多年的适应,也能生长良好。这些植物种类固然不宜盲目大量应用,但在小环境良好处适当应用,并注意前期的越冬防护,待其在当地经过1~3年的驯化后,能逐渐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并形成不错的景观效果。

为弥补北京地区缺少常绿阔叶植物的遗憾,多应用一些落叶期晚、绿期较长的植物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如:‘京绿’绒毛白蜡、盘叶忍冬、枇杷叶荚蒾、郁香忍冬、小叶女贞、鸡爪槭等植物落叶期较晚,直到12月甚至1月份,还可以观叶,是很好的延长绿期的植物,在植物景观营造时应适当给予重视。

2.3 常绿或半常绿地被植物

北京地区常绿地被植物品种极少,常见的只有一些冷季型草坪草和山麦冬,偶尔见到的还有顶花板凳果、洋常春藤等,且除洋常春藤外,多表现为半常绿的状态,即在深冬至早春的季节变换期会出现枯黄期。洋常春藤除了做地被植物之外,还可以作为立体绿化植物,使其攀附墙壁生长,冬季效果也很好。近年来,科研人员更注重从本地乡土植物中筛选绿期更长、适应性更强的地被植物来替代生态效益较差的冷季型草坪,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选育出的“秀绿”脚苔草、“园科”涝峪苔草和“京研”青绿苔草等优良品种,不仅绿期长,而且抗逆性强、低养护,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目前已在北京市多家公园推广应用。而李贵友等人从北京本地的乡土植物中筛选出的怀柔禾叶山麦冬全年无枯黄期[3],适应性强,是优良的替代山麦冬的品种。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长青石竹具有极强的抗寒性,全年常绿,冬季不退色不变黄,被称为“雪地里的绿草”,但目前在北京地区的推广应用较少。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半常绿地被植物多具有耐阴的特性,冬季在背阴处表现较好,在阳光充足处容易有更多的枯叶。

2.4 竹类植物

竹类植物用于园林造景,意境优美,别具风格,因此耐寒性强的竹类植物是营造北京地区冬季景观的良好素材,但目前北京地区常用的竹类植物种类比较单调,最常用的是早园竹和阔叶箬竹,偶见菲白竹、靓竹、铺地竹、黄槽竹、金镶玉竹等,而更多的竹类植物品种多集中在竹类植物专类园——紫竹院公园。据记载,紫竹院公园引种的竹类植物品种多达85个[4],但这些种类多集中于紫竹院公园内,在北京市其它绿地中鲜有分布。除了以上的几种外,北京地区可露地栽培的竹类植物品种还有:斑竹、巴山木竹、黄苦竹、淡竹、紫竹、筠竹、甜竹、锦竹、人面竹、茶竿竹、大明竹、花叶苦竹、黄秆京竹、鹅毛竹等[5]。可见,利用竹类植物进行冬季植物景观营造还具有很大的潜力,应加强对竹类植物培育及应用方面的研究。

2.5 观花、芽植物

北京地区冬季观花植物极其稀缺而珍贵,仅有蜡梅的少数栽培品种,如中山公园和北京植物园卧佛寺内的少量蜡梅,而北京地区的大部分蜡梅花期其实是在春季。

观芽植物是指那些冬芽萌动较早而饱满的植物,如玉兰、银杏、紫叶桃、丁香、牡丹等[6],但这些植物观芽效果其实并不明显,本次调查中发现观赏效果较好的观芽植物是银芽柳,其芽体肥大,被银白色绒毛,成串着生于枝条上,可爱别致,可在园林中适当点缀。

2.6 观果植物

北京地区的观果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多达120余种,隶属44科80属[7],但其观赏期多集中在夏秋季节,仅有少数种类果实可以宿存到冬季,如:平枝荀子、金银木、天目琼花、红雪果、白雪果、山茱萸、紫叶小檗、火棘、蔷薇、紫珠、柿树等,但这些观果植物也往往是在初冬季节具有较好的观赏效果,而北美海棠的一些品种果实靓丽、挂果期长,可持续到第二年的1~2月份,如:“雪球”海棠、“草莓果冻”海棠、“亚当”海棠、“冬红”海棠、“唐纳德·瓦萌”海棠、“宝石”海棠、“梨花”海棠、“高川”海棠等。北美海棠是优良的花灌木,目前在园林景观中应用较多,若在景观设计初期融入兼顾冬季景观效果的思想,则在品种选择上可选用以上冬季果实宿存的品种。

2.7 观枝干植物

在以落叶树种为主的北京地区,冬季绿叶褪去,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此时,若搭配得当,颜色鲜艳的枝干也能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北京地区可观赏枝干的植物种类不多,但颜色比较丰富,有红色系的“主教”红瑞木、山桃、黄刺玫、血皮槭、红椋子等,黄色系的“芽黄”红瑞木、“金枝”国槐、“金枝”偃伏梾木等,绿色系的青桐、青榨槭、棣棠等,以及白色系的白桦、河北杨、新疆杨等。合理运用观枝干植物,可营造具有北方地域特色的景观,能体现出南方地区所缺乏的季相变换之美。为突出植物的枝干色彩,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对比色的运用,如以常绿针叶树为背景配植的红色系和黄色系观枝干植物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而以落叶树为背景配植的单一色系观枝干植物则效果不突出。

2.8 观树形植物

树形是植物的骨架,良好的树形在一年四季都具有观赏价值,尤其在万物凋零、缺乏其它观赏要素的冬季,具有特殊形态树形的植物就成为营造园林意境的主角。树木的姿态按整体形态可以被分为尖塔形、圆柱形、圆锥形、圆球形、扁球形、广卵形、卵形、平顶形、伞形和钟形等多种形态[8],但经笔者调查认为,在北京地区的落叶树种中,树形观赏价值较高、比较容易引人注意的的主要是垂枝型、龙游型、半圆形、圆柱形等几种形态的植物。其中,垂枝型的代表植物有垂枝榆、垂枝型北美海棠品种(“路易莎”海棠、“红玉”海棠)、垂枝碧桃、垂枝樱、龙爪槐等;龙游型的植物有龙桑、龙柳、龙游桃、美国怪柳等,因枝条形态奇特而引人注目,可适当配置以增加趣味性;半圆形的代表植物是馒头柳,其树形饱满圆润,极具观赏价值;圆柱形的代表植物是新疆杨、钻天杨等,其树形笔直而挺拔,高耸入云,群植或片植很壮观。

3 冬季园林植物景观营建策略

3.1 植物选择策略

在园林景观营建中,植物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因此要营建良好的冬季景观,首先在植物种植设计时就要考虑到冬季的效果,从而适当搭配冬季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在进行植物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植物多样性原则:植物种类要尽量丰富,结合其它景观要素选用各种观赏特征的植物,增加植物多样性,以打破几种常规植物反复使用、各处景观千篇一律、单调重复的现状;②适地适树原则:尽量多选用适应性强、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植物进行景观营建,在小气候良好处适当选用外来植物,在外来植物的选用上,要尽量选用距离北京较近的苗圃基地的苗源,气候越接近,植物移植时的适应性越好。

3.2 色彩搭配策略

色彩是对人的视觉影响最重要的景观元素之一,冬季景观的营造要特别注意对比色的运用,因为冬季整体色调偏灰暗,单一一种颜色不容易表现出效果。 同样是“金枝”国槐,在常绿树的映衬下明艳动人,而在没有背景对比色的情况下则不太引人注意。在对比色的运用方面,可充分利用常绿树作为冬季具有一定色彩的观枝干或者观果植物的背景,也可以将几种具有不同枝条颜色的植物组合片植,形成鲜明对比,还可以利用建筑的颜色做背景,在红色建筑物旁边配置常绿植物效果更佳。

3.3 合理利用树形策略

冬季常绿植物种类有限,但若能充分利用树形的不同姿态,亦能营造出错落有致的景观。目前的植物景观设计中多效仿西方的规则式设计,常见的常绿阔叶植物大叶黄杨都是以规则式绿篱或球形出现的,北京的常绿阔叶植物本来就种类单一,再加上应用方式的单一,造成景观的单调重复,若培育一些自然丛生型的大灌木状的大叶黄杨,再加上已培育成功的小乔木型的‘华源发’黄杨,则能营造出层次更丰富的常绿植物景观。

4 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与分析,可以看出,北京市的冬季景观效果提升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北京地区并不缺少冬季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但得以广泛应用的种类却很有限,还需加强对特色苗木的培育和宣传推广。要提升北京市冬季植物景观效果,首先,要改变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从根源上杜绝只注重春、夏、秋三季景观,不关心冬季景观效果的现象;其次,应加强行业内上下游的联系与衔接,从苗木繁育到设计、施工,形成良性互动,以避免苗圃培育的新型苗木因少有人知道而销售不出去,或者设计师设计的植物种类找不到合适的苗源,只能用其它常规品种的植物替代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