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霍山县毛竹丰产培育技术

时间:2024-05-18

胡晓兰

(安徽省霍山县林业局,安徽 六安 237200)

1 引言

毛竹为禾本科-刚竹属,是近年来国内运用最多的笋、材两用竹。实施毛竹丰产技术措施,较大程度地提高林地的利用率,使林分蓄积量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提高;能充分利用竹林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林地土壤肥力,并能确保水利设施的完善;也能优化环境,改善区域小气候,提高空气质量指标,并改善水环境,提高用水质量。与此同时,通过竹林的蓄水、保土、保肥等功能作用,调节和改善农田小气候,对区域内粮食及其他农作物增产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2 霍山县域及毛竹产业发展概况

霍山县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淮河一级支流淠河上游,东经115°52′~116°32′,北纬31°03′~31°33′之间,县域面积2043 km2,地貌特征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该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全县有林地面积达237.26万亩。

霍山县是全省林业重点县之一,林业是山区人民生存和发展之本。由于霍山县特有的区域地理环境非常适合毛竹生长,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了竹业致富工程、千万亩增长工程、退化林修复、长防林等重要工程。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态立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战略,将毛竹产业作为农业支柱产业来抓,积极发展毛竹造林基地及加工产业,全县现有毛竹林面积46万亩,素有“江北毛竹第一县”,“中国竹子之乡”的称号。毛竹加工企业共计200余家,年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根。2017~2018年度全县林业总产值突破一百亿元,林业经济已占农民总收入的68%,其中毛竹产业贡献率达到50%以上,且对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贡献越来越大。

霍山县是安徽毛竹产区的基地之一,这些年更是加大了对毛竹的投入,且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并成为了该地区农民致富的重要来源。但是,当前毛竹的种植面积已达到了相对饱和的状态,故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利用有限种植面积采用丰产技术,提升毛竹产量和利用效率,发挥其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 毛竹造林技术

毛竹造林通常采用母竹栽植造林和实生苗造林两种方式。

3.1 母竹栽植造林

3.1.1 母竹的选择

竹林栽培有别于其它林木,其培养主要是依靠母竹发展,通过竹鞭生成竹笋,并进一步发展成林,故母竹的选择是一大重点。

选择标准:竹鞭发达、枝叶茂盛、分枝低、无虫害。

3.1.2 起苗

在起苗时为了不对竹鞭造成伤害,挖鞭时需在离母竹的30 cm处,尽可能带多些土,来鞭0.7 m,去鞭0.4 m的截断。

注意毛竹的竹鞭再生能力比较弱,如果萎缩难以成活,故需做好鞭芽的保护工作,不可过力摇晃竹干,提升成活率。

挖出母竹后,先将竹梢削去,留3~5盘枝,以就近栽培为佳。如果要长时间运输的情况下,保护好竹鞭,适当浇水,保持竹鞭的湿润。

3.1.3 栽培

根据霍山县的地理、气候条件,应选择在冬至到第二年立春栽培。在移载之前,先准备好种植穴(0.5 m×0.7 m×1.0 m),密度=450~525株/hm2,选择的地点应该是土层厚、坡度小的地方。

种植过程:穴底铺薄土→压实→放入母竹→自然舒开竹鞭→竹兜、土壤紧紧结合→竹兜旁放20 kg左右农家肥(熟)→覆土(堆成馒头状,高于地表15cm左右)→放支架(大风天需要)→浇足水。

3.2 实生苗造林

3.2.1 林地选择

采用实生苗造林先要对林地进行选择。毛竹喜爱温暖、湿润之地,选择的土层要肥、厚,且排水良好,酸性或沙壤土均可。因此选择林地时要尽量选择以上条件合适的平地或山地。

3.2.2 栽植

栽植前对林地进行整理,采用全砍加大穴方法,每一亩栽56~90株左右。时间选择在春季、秋末、冬初均可。

3.2.3 起苗与幼苗保护

在起苗时要带好宿土,去除疏枝。起苗后做好幼竹的管理,包括笋林养护、虫害防治等。

4 竹林培育技术

为了进一步提高毛竹的丰产技术,通过在对我县佛子岭镇和落儿岭镇的两个毛竹科技示范园项目实验、研究的结果,参考相关理论数据,深入分析、对比,得出毛竹林丰产技术。主要措施如下。

4.1 劈山

砍除竹园内杂草灌木,散布于竹园内,腐烂为肥料。劈山可防止杂草消耗竹林的水分和养分,杂草灌木腐烂后,增加竹林的肥力,同时减少竹林病虫害发生,也有利于采伐和搬运竹子。每年7~8月劈山效果最佳,这时气温高、湿度大、杂草嫩、易腐烂、肥效高且省工省力。

4.2 垦复

林地垦复主要集中在小于25°的缓坡竹林。一般在大年新竹展枝放叶后的盛夏7~8月或冬季11~12月进行,易于竹鞭更新和恢复;垦挖深度以不伤及竹鞭为准,可采用“两锄法”(先试探性浅挖一锄,无鞭则再深挖一锄),有鞭处垦挖深度略小于鞭的分布深度,无鞭处垦挖深度30~35 cm,重点是挖除“三头”(即老竹蔸、树蔸、石块),并培埋浮鞭、跳鞭。

4.3 测土配方施肥

采用毛竹笋竹林平衡施肥技术模式,根据毛竹生长特性结合土壤养分测定结果构建施肥配方,进行施肥指导。

施肥方法:分别为沟施、根施、穴施、撒施。

根施法:在毛竹立竹竹蔸上坡,沿竹蔸30 cm左右开沟,沟深15~20 cm,沟宽10~15 cm,沟长以半圆为最佳。将肥料施于沟中,并加土覆盖。

沟施法:沿水平带方向开沟,水平带间距2~3 m,沟深大于20 cm,沟宽20 cm,将肥料施于沟中,用土覆盖。分两次进行,分别为4~6月发鞭长竹肥,每亩施复合肥50 kg;8~9月发芽孕笋肥,每亩施饼肥150 kg。

4.4 调整竹林结构

笋用竹林密度140~160株/亩、笋竹两用林密度以160~180株/亩为宜,平均胸径9 cm以上,年龄结构一般为1度∶2度∶3度=1∶1∶1较佳,保留少量4度竹,主要用于填补竹林中的林窗。立竹结构的形成是通过留笋成竹和合理采伐完成的。留笋成竹主要技术为:①保留适当的密度。一般较上一大年留养新竹数量增加30%,最大数量不超过65株/亩。②留养的时间。在发笋盛期留养。把做好的竹签或标记物带到竹林,在要留的笋旁边插一根竹签作标志,留足够的数量后,其余的笋全部采收。③留养粗壮竹笋,分布要均匀,空地里要早留,多留。

砍竹最好在白露以后进行,严禁笋期伐竹。按合理立竹密度和龄级结构比例,砍除老竹、雪压竹、翻蔸竹、病虫竹,注意保持立竹分布均匀。一般控制每年砍伐的数量与当年留养新竹的数量相当。

4.5 林地水分定量管理

在以冬笋、鞭笋、春笋为主要经济目标经营的笋竹林中,遇干旱气候条件,不仅在笋芽分化期,同时在孕笋期也应加强林地的水分管理。其中笋芽分化期(8~9月)和孕笋期(10~次年2月)在连续干旱25~30 d,进行1次灌溉。灌溉技术依据山区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灌溉;高效笋竹林必须修建水塔及灌溉设施。灌溉方法可采用浇灌或喷灌,用水量为8~12 t/亩。

4.6 竹林钩梢技术

钩梢强度要适中,采用专业毛竹钩梢工具,11月份时,在雨雪冰冻天气来临之前对毛竹逐株钩梢,钩梢后的立竹一般应保留15盘以上竹丫。

5 竹林病虫害防治技术

毛竹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包括毛竹病害和虫害两个方面。

5.1 主要病害监测防治技术

危害毛竹最主要的病害是毛竹桔梢病。此病为毛竹产区的检疫病害。危害发生于新生枝中,如果连续发生病害可能会造成林地绝收。

防治方法: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对新生的枝叶喷洒50%的多菌灵。10 d 1次,连续3次即可预防。

5.2 主要虫害监测防治技术

毛竹的主要虫害包括竹青虫、黄脊竹蝗等。如黄脊竹蝗一般发生在5、6月,其虫通过聚集竹叶,让毛竹只剩下了光枝并死亡。而竹青虫有吐丝下垂的习性。

霍山县主要的毛竹虫害为黄脊竹蝗。在对黄脊竹蝗防治时,主要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黄脊竹蝗卵可越冬。因此可加强毛竹的垦复工作,这样可以提升越冬虫卵的死亡率。让害虫成长之前先进行处理。

第二阶段,黄脊竹蝗在幼虫发生后采用人工灯光诱杀。

第三阶段,如果病虫害较为严重的爆发区域,及时采用微胶囊缓释剂烟碱·苦参碱作为化学防治药物,用超低容量喷雾进行了防治,控制了发生规模,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控制灾情。

6 结语

毛竹是非常适合在大别山区大力发展的优良树种,也一直为当地群众所青睐。针对毛竹林生理生活习性,因地制宜,在造林地选择、母竹选择、栽培及水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予以人为影响,合理规划,科学施策,综合实施毛竹丰产技术措施,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林地利用率,促其优质高产,达到生态功能最优化,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